关灯
护眼
字体:

克妻狱头的填房妻(12)

作者: 大雨倾盆 阅读记录

“去串了门儿!”李母笑呵呵地回答。

“婶子。”

“嗯,李大嫂子,我正好想要去你家了,在这碰见你,正好省的我跑一趟了,我昨天说的事情,你家考虑的怎么样啊?”大柱子娘悄声问道。现在四周是没有其他人的,但是她也担心万一有人恰好经过这里,不小心听见了只言片语,传出闲话对元月影响不好。

李母仍旧笑呵呵的,也是小声地说:“我和她(元月)爹说了,这件事,他爹不同意。虽然说我是她奶奶,可是这成亲自古以来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她爹不同意,我这做奶奶的同意也白搭啊!”

三娘也插话:“婶子,我知道你是对我家孩子好,这我家得谢谢您。你也知道我家那口子的脾气,他说不同意,我娘也没办法。婶子,你也是看着我家元月长大的,如果之后有合适,你也可别忘记我家孩子,拜托了。”她见过的场面也不少,虽说说亲这样的事情是第一次遇见,可是她知道,人家给你家孩子说媒,这是人家给你抬轿。自家拒绝了,总要说好话的,这媒婆得罪不得,她说句不好的,人言可畏,甚至可以影响元月的一辈子。

大柱子娘被三娘一口一个婶子叫着,心里很舒坦,没有一点儿被拒绝后没有挣到谢媒钱的惋惜,她说:“什么谢不谢的,我就是吃行饭的,你家觉得不行,我就去回绝了,你放心,肯定不走漏一点儿风声。有时间去我家玩儿啊,我儿媳妇和你差不多大,你们在一起有话说。”

大柱子娘越看三娘越是稀罕,想着自己家儿媳妇也这么会说话就好了,她想着不管是不是买来的小媳妇,叫她自己儿媳妇跟着学学这说活的利索劲儿,肯定错不了,说不定自己做不动了,还可以叫自己的儿媳妇接着干。

大柱子娘瞬间想好了,自己从明天说媒就带着自己家儿媳妇,并且等冬天农闲的时候,叫她俩多接触。至于为什么冬天,这是因为一时半刻的不知道三娘的出身,万一不是从正经地方出来的呢?

大柱子娘又对李母说:“李大嫂子,你真有福气,你看你这儿媳妇多好,我可真羡慕。”话锋一转又说:“我还有别的事,下次见面,咱俩再好好的唠唠嗑。”

李母见大柱子娘风风火火地走了,在后面喊道:“你也慢着点儿,岁数也不小了,走这么快干嘛?”

“这不是不服老吗?”大柱子娘说完,她自己还

哈哈的笑。

“咱回家。”李母对三娘讲。

第15章

李耀祖在出门的时候,就说了中午不回家吃饭。中午饭自然没有人会等他,可是太阳都落山一段时间了,家家户户几乎已经点上烛火了,他还是没有回家。

李母就对着三娘唠叨,大体意思就是,李耀祖都是这么大的人了,你晚上不回家吃饭,出去的时候,也不说声,不知道家里有人等着你啊?你这样干,是等着你吃饭啊?还是不等。再有就是家里孩子小,饿不得,之前不回家吃饭都是提前说一声的,今天只说中午在外面吃,看来晚上还是要回家吃饭的,再等等。

李母倒是不担心他会出事,在外面回不来了。他是狱头,认识不少三教九流的人。虽说,在李母眼中,他的不少朋友都是狐朋狗友,但李母相信如果李耀祖出事,肯定会有人来通风报信的。

这和三娘想的又不一样,也不是说三娘悲观,遇事喜欢往坏处想,天色这么晚了,李耀祖还不会回来家,甚至晚上会不会也不回来了。三娘担心李耀祖去他相好的家里了,晚上就直接住下了!李耀祖在南边的时候就逛yao子,这些天他一直在家,今天李耀祖很可能去逛yao子了。她有心想说,咱先吃,不用等了。但是见李母明显不是这样想的,她也就没提,万一是路上有事耽搁了,她误会李耀祖了,提了就不好了,只是建议李母:“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回来,咱先喂思月吧!我看思月饿了。”

随即又对元月她们说:“你们要是饿了,先吃点东西垫垫肚子。”

还别说李耀祖还真去相好的那里喝酒了,而且喝的大醉,不过在三娘猜错的地方的是,这个相好的是男的,用李母的话来讲就是狐朋狗友。

又过了一段时间,院子外面传来“嗒嗒”地声音,同时也有车轮滚动的声音。

这时李母刚刚喂完思月,准备边乘凉边等李耀祖回来,刚搬来一个椅子放在院子里,就听见这声音了,她马上站起来,拍了下双腿,心里想到这准是又喝醉了,被人送回来了,三十多岁的人了,怎么就见了酒没命呢?怎么就不想着这酒是别人的,肚子是自己的,喝醉了,这难受还不是自己,嘱咐道:“元月,你看着思月点儿。”

“大娘,大哥喝醉了。”李石头在外面喊道。

李石头的声音出乎李母的意料,“怎么和你在一起啊?”

等车夫将马车停稳了,李石头先从马车上跳下来,将烂醉如泥的李耀祖架下来,“我搭大哥的车回来了。”

这时李母才看见马车后面还跟着一个人,这个人骑着的正是李耀祖的小毛驴。心里纳闷,这马车多舒服,把驴拴在马车上,自己坐马车里面多好,可见这人脑子也是不转弯儿的。

这人是闫利,第一来李耀祖家里,他听见李耀祖的同族兄弟喊大娘,明白眼前这老妇人是李耀祖的母亲,他从小毛驴上跳下来,和李石头架着李耀祖往院子里去,“大娘,真不好意思,都怪我,劝酒的时候没把持住,让李兄弟喝多了。”

上一篇:山间四季,依时而生 下一篇:媚香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