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妻狱头的填房妻(133)
三娘其实看见李母往外留菜了,但是当时三娘以为是为李耀祖留的,毕竟李耀祖今晚也没在家过除夕,去上差了。三娘现在也不知道明天大年初一,李耀祖会不会回村里拜年。年夜饭之前,相互拜年的时候。好多人就问三娘,怎么李耀祖没来或者是李耀祖为什么没在家。
三娘确实是打算去徐大娘家里再做菜的。李母这样准备了,三娘就不用再做饭了,省事不少。
三娘知道李母是真心想要自己将菜带给徐大娘的,也没说推让的话,见元月领着尔月、珊月去端菜,叮嘱元月,“珊月还小,这晚上去姑姥姥家,别让珊月端菜了,你和尔月一人端两碗,我再端两碗。”
这时候元月和尔月已经走进厨房,一人各端了两碗,珊月正想帮忙也端两碗呢。她们听见三娘的话,珊月也就没再动手端碗。
珊月跟在元月和尔月的身后走厨房,也觉得自己手中没有东西,有些不好意思,于是珊月对在院子里等着她们的思月说道,“现在晚上了,不容易看清路,去姑姥姥家里的路上,我牵着思月。”说着伸出右手去牵思月的左手。
思月也是每天去徐大娘院子里,来回好几次,说句夸张的话,思月就是闭着眼睛也能走到徐大娘的院子里,所以晚上,珊月牵着思月,也是多此一举的事情。
但是思月喜欢有人牵着自己或者是抱着自己的,她看看自己的身高,再瞅瞅三姐姐珊月的身高,三姐姐珊月肯定是抱不动自己的,那退而求其次,就答应三姐姐牵着自己去姑姥姥家里吧。当然思月虽然自己觉得自己退而求其次,实际上她也是美滋滋地伸出左手,和珊月手牵着手出院子。
元月和尔月端着碗并排走在前面,珊月和思月手牵手走在后面,三娘再次提醒她们,“你们走的慢点儿,路上黑,容易看不清路。”
三娘叮嘱元月她们一句,也转身走进厨房,去端剩余的两个碗。
因为这个时间点,拜年已经过去了,三娘五个人在去徐大娘的路上一个人也没遇见。距离短,中间也没停下来说话,她们很快就到了徐大娘家里。
“姑姥姥。”元月姐们四个见徐大娘的房间里点着火烛,透过窗户中看见徐大娘的身影,就知道徐大娘是在家里的,一进院子门就开始大声喊。
徐大娘听见外面有动静,一听喊声,就知道是元月姐妹四个人来了。
徐大娘出屋子一看,竟然发现三娘也跟在元月姐妹四个身后,而且还是三娘她们还是端着碗过来了,想着应是给自己送吃的过来了。徐大娘已经吃饭了,正如李母她们猜测的,徐大娘没准备菜,只是简单地煮了饺子吃。
徐大娘能猜到元月姐妹四个会过来的,但是没想到三娘也会过来。要知道三娘是李耀祖的妻子,今天李耀祖也不在家,三娘怎么也要陪着李母过除夕的。徐大娘转而一想,端着碗过来的,应该只是给自己送菜过来,一会子就回去。
徐大娘见三娘她们已经端来菜,也就不再说虚假的客气话,而是让直接让元月她们将菜放到桌子上。
三娘没将菜放到桌子上,准备去厨房,她问徐大娘,“姑妈,你吃年夜饭了吗?我去给你热热菜。”
徐大娘已经准备好压岁钱给元月她们,压岁钱也不多,就是讨个吉利,一个孩子两文钱,包括武月也是两文钱。
徐大娘这时已经掏出压岁钱,正要给孩子们分压岁钱,听见三娘的问话,于是先是对三娘讲,“我已经吃过饭了,你去厨房,把这些菜倒到碗里就行,不用热了。”
三娘拿着碗去厨房,元月和尔月又重新端起碗,准备跟着三娘去厨房。
徐大娘拦下元月和尔月,“元月、尔月,你俩别去厨房了,放下碗,姑姥姥先给你们发压岁钱。”
元月姐妹四个听到自己是有压岁钱的,很高兴,异口同声地讲,“谢谢姑姥姥,给姑姥姥拜年了。”然后元月和尔月很听话的将碗放回到桌子上,准备收到压岁钱后,再将碗端到厨房。
徐大娘给每人两文钱,“你们不愧是亲姐们,说的话竟然一模一样,拿着买糖吃。”
最后徐大娘手中还剩下两文钱,她将这两文钱放到思月手里。
思月见姐姐们手中有两个,自己手中也有两个了。于是思月摇摇小脑袋,想要把后面给的这
两个铜钱还给徐大娘,奶声奶气地拒绝道,“姑姥姥,我不能再要了,你已经给了我两个了。”
徐大娘轻轻地摸摸思月的头顶,没接思月递过来的两文钱,徐大娘讲,“思月,这两文不是给你的。”
思月瞪大眼睛,仍然维持着将铜钱递给徐大娘的姿势,有些不能理解,不是给自己的,怎么自己还回去,姑姥姥还不接呢?
思月,“姑姥姥,那你为什么还要给我呢?”
徐大娘解释给思月,“姑姥姥呢,是想要你帮姑姥姥你一个忙,把这两文钱给武月,这是武月的压岁钱。”
思月听明白了,她用力点点头,保证道,“好的,我会带给武月的。”然后又说,“明年武月长大了,要武月自己来给姑姥姥拜年,姑姥姥再亲自给武月。”
徐大娘点点头,“就是这样的。”
元月、尔月谢过徐大娘后,才去帮着把碗端到厨房里。徐大娘因为尔月跟着自己学医术,支使尔月干活的时候,一点儿也不客气,就像是支使自己家的孩子一样。见尔月和元月端着碗去厨房,徐大娘也不阻拦。
徐大娘又转身拿出家里的炒熟的花生、葵花籽,“吃点花生和葵花籽,可香了,这是人家送的,送的少,也就没给你们拿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