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晴也道:“我还想着,将军要是以后不听话,或是跟你吵架了,你就可以吹他一口,拖到房里。第二天,他也就听话了。”
姚蜜再次瞪大了眼睛,看着范晴道:“小晴,我发现三将军跟你求了亲后,你就跟变了一个人似的,什么话都敢说了。”
“哪有?”范晴暗笑,嘴上却是不肯承认自已已把谢腩当了靠山,心中安定,胆子便大了,话也敢说了。
她们这里说话,谢家兄弟却辗转反侧,不能入眠。入住姚府这么长时间,就没怎么亲近过自已的媳妇。好容易今儿求亲成功,以为能一亲芳泽了,谁知道她们转个头就凑一堆去一个房里睡觉,完全忽视他们了!不行,得快点成亲才是,以免夜长梦多,这三个丫头又搞出什么花招来。
谢夺石却不顾夜深,继续和姚老爷、史老爷和范老爷商议婚事,务必要尽快给谢腾他们完婚。姚老爷等人去年底上了京城,直耽搁到现在还没回乡,家乡那头早已连连来信催问。他们也想赶紧让女儿成亲,好赶回去。双方一拍即合,都认为婚事越快越好。
顾夫人等人也心急,就怕姚蜜又生出不嫁的念头。而最着急的莫过于谢家兄弟,第二日就急忙去请媒婆,亲自押着媒婆上门提亲,把礼数做了一个足。
两天后,姚蜜等人发现小日子来了,不由得尖叫道:“啊,天哪,我的孩子又没了。”
三人都有些沮丧,想要个孩子怎么就这么难啊?
姚蜜见了她们的神情,赶紧安慰道:“咱们这不是次数少嘛,婚后次数多点,很快就会有的。”
史绣儿和范晴不由得羞红了脸,推推姚蜜道:“口无遮拦的,亏你说得出。”三人一时打闹起来。
那一头,谢夺石很快让钦天监择了一个吉日,定在八月初八迎娶。
日期一定下来,顾夫人便赶谢腾等人回府,不再让他们住在姚府了。
谢腾等人这阵子住在姚府,凡事有人打理得妥妥帖帖,却有些不舍得走了。顾夫人笑道:“这就要迎娶了,你们再住着,总会引人闲话。”
谢腾等人没奈何,这才搬回了将军府。
顾夫人因姚蜜等人的嫁妆是一早就备下的,只等着谢腾等人迎娶而已,所以,这时候并没有什么可忙的。反而担忧将军府没有女眷,无人操持婚事,又不放心孟婉琴和顾美雪,怕她们不尽心,于是便和谢夺石提及,希望他能请了自家两位嫂嫂去操持婚事。
谢夺石自然不反对,顾夫人的这两位嫂嫂,既是姚蜜的舅母,又是史绣儿和范晴的姨母,让她们来操劳自然再放心不过。且她们在将军府操持,凡事先和顾夫人等人商议,再来问自已的意见,确实比孟婉琴稳靠得多。
姚蜜等人和谢家兄弟的婚事,之前一直悬着,众人也一直担心着,现下听得择了吉日,便立刻风风火火地行动起来。
到了添妆这一天,顾府、宣王府和罗府的女眷全部来给姚蜜等人添妆。张大人也让他的夫人来给姚蜜等人添妆,顺便催书,道她们写了几个月,还没写完情语录一,外间却已经催着要情语录二了,就是那本传奇,也要赶紧写出来。若等她们成了亲,必然要相夫教子,哪儿还有空写书?
姚蜜正要应张夫人,却有管家娘子来禀,道张皇后派人来添妆,一时急忙迎了出去。
姚蜜等人原先的嫁妆虽薄些,但是这些日子写书,赚了不少银子,于是便添了一些新首饰,再加上各府添妆的物件以及宫里赐下来的首饰,嫁妆方面却是拿得出手了。
顾夫人等人暗自盘算一番,终于松了一口气。这一回,女儿也能风光大嫁,不落人口实了。
到得七月二十八日发奁的日子,顾东瑜和顾东瑾亲自把嫁妆送到将军府,一路引来许多人围观,都啧啧道:“谁说姚氏没有嫁妆?这一大箱一大箱的是什么?我就说嘛,有皇后和宣王妃撑腰,又能写书卖银子,哪儿还愁没有嫁妆?”
又有许多人羡慕道:“她们真是好运气,不过一个外地小官儿的女儿,居然能嫁给三位将军。”
眼看着将要嫁人,姚蜜等人反而紧张起来。转而又暗笑自已,都到这一步了,还紧张什么呢?
到得八月初八,德兴郡主、罗润以及顾府的几位表妹来送嫁,又有小礼物相赠,私下又说了些梯已话。
姚蜜虽然紧张,却不忘打量德兴郡主,待要问些话,又不好问。转个头见德兴郡主去瞧嫁衣,这才悄悄拉了罗润,问道:“我听说你们府让人去王府给你二哥提亲,可是真的?”
罗润笑得眉眼弯弯,悄悄地道:“自是真的。那头虽没有马上应承,却留下了庚帖,说要合一合八字再论,这不是已经成了七八成了吗?”
“待你二哥成了亲,就该轮到你了,到时候得好好挑一个才是。”姚蜜见罗润温柔和顺,却是喜欢她,不由得笑着打趣几句。
说着话,又有几位和姚蜜有些交情的小姐进来,相互赠了礼物,又说了些祝福的话,倒缓解了姚蜜的紧张。
看看时辰差不多了,顾夫人便领了婆子进来,让姚蜜去沐浴梳妆。正在收拾着,只见史绣儿和范晴跑了进来,挤在姚蜜旁边坐下了。
史绣儿哼哼道:“这不是一道嫁进将军府吗?自然是一道梳妆打扮,一道待嫁了。还这样分开我们做什么?”
范晴也怕落了单,死活不肯出去,非要和姚蜜及史绣儿待在一起不可。
顾夫人等人无奈,只得道:“她们想在一处就在一处吧!只是待会儿穿嫁衣时,不要拿错了东西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