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抛弃疯批帝王后(173)

作者: 未蓝澜 阅读记录

“我自己有银两傍身,我可是…江南富商!”她哼了一声,“……不需要你的。”

季砚一怔,却是哑然失笑。

不远处是东风夜放,铁树银花,近处是小娘子明媚柔软的娇哼,他不由凝视着晏乐萦那张极具生气的貌美脸庞,杏眼桃腮,清眸妙丽,美得叫人痴醉。

多久了。

他盼着能看见她如此娇憨动人的模样,盼了多久了?

季砚也很难说清楚,那个生机勃勃的小姑娘曾消失在十二年前的青梅树下,哪怕后来他重新将她寻回来,也难以在那年的她脸上看到这样的神态。

许多的顾虑,忧愁,或许还有他对她的施压,让她变成了另一幅模样……

“先将糖葫芦吃了吧。”他未置可否,只如此道。

人群都往前面打铁花的高台涌去,季砚抬手将妻儿一并揽入怀中,带着她们往城中河岸走去。

这条河叫苏塘河,贯穿此地南北。上元时节,不少人沿着河岸放下各色各态的斑斓花灯。

季砚方才也买了几盏花灯,陪着长宁长安将花灯放了,又送了他们俩一人一个长命锁。

旋即,他又趁晏乐萦不注意,攥住她手心。

一盏花灯递去晏乐萦手中,也不知他是不是故意的,等晏乐萦反应过来,已经被她托着手心,两人一同将那盏花灯送入苏塘河中。

“雁雁。”

水面倒映着岸上光华流转的华灯闪烁,水中又有更多五光十色的花灯浮沉,水光波澜映衬在季砚的脸庞上,他含笑对她道:“生辰快乐。”

第74章 长乐未央雁雁站在我眼前,便是我所求……

“这枚长命锁,是给你的。”

已经被季砚手心捂得温热的另一枚长命锁,落入晏乐萦手中。

晏乐萦下意识低头,在光波流转间看清了上面镌刻的字。

[惟愿雁雁长命百岁,四时嘉应,长乐未央。]

这下,晏乐萦有些愣住了。

她有一会儿没说话,光影浮动之中,季砚便静静凝视着这个一身锦红绣牡丹裙的小娘子,目色染上痴恋,似乎想将她永永远远看进心底。

遗失的许多年岁,他从未忘记过她,世事弄人,兜兜转转,就算再偏执再扭曲,好在他足够执着,至今依旧能与她重逢,再次将她看进眼里。

“我…我不……”晏乐萦随口喃着。

季砚心中一紧,唯恐她又说出拒绝的话,却没再强硬她收下,而是好好与她解释着:“这是我在太素观特地为你和长安长宁求的,雁雁……这不是逼你要接受我,只是愿你,求你,不要再做傻事。”

太素观是京中极负盛名的道观,也是皇家御用道观,皇亲国戚大都在那里祈福。

少时她也曾说过,有机会要和他一起那儿去求姻缘。

彼时情深,自然许下过许多承诺,可事至如今呢?晏乐萦抿唇,轻眨了眼眸,并没有说话。

“无论往后如何,是还能陪你一程,亦或天各一方。我只愿雁雁妹妹,一生平安康健,年年岁岁无虞。”

“阿娘,你怎么不吃糖葫芦呀!”长宁清脆的声音,乍然打断了此刻的氛围。

晏乐萦慌乱垂眸,蹲下身去看孩子,“这就吃呢。”

她知道季砚此刻定然还在看她,她不敢再与他对视,只是紧紧搂着长宁,目光顺势投向依然灯火盈盈的苏塘河中。

波光潋滟,水中波纹一重又一重,托着花灯缓缓流淌向远方,那水光微澜,倏地好像也在她心中泛起了涟漪。

晏乐萦望着水中的花灯,思绪不由得也飘向远方。

及笄那一年的元夜,天寒,微雨。

她也是伫立在苏塘河边,看过这么一场花灯。

只是彼时才与晏家决裂,她开始学着经营画舫,操持生计,忙前忙后,妙芙也帮着她四处打点,好容易到了生辰,妙芙好说歹说让她出门喘口气,疲于奔波之时,连妙芙都没空陪在她身边。

那日,唯有她孤身一人。

如今却不是了。

失去的亲朋好友尽数回到了她身边……甚至,连季砚也在她身边。

尽是遗憾的及笄生辰,她甚至曾以为会成为终生的遗憾,可如今回想起来,好似也不再觉得那般孤单寂寥了。

一切如柳暗花明,再逢山水。

晏乐萦无意识紧攥着那枚长命锁,最后,却又松开。

“你呢?”她问季砚,“你没给自己求?”

季砚回道:“雁雁站在我眼前,便是我所求。”

良久之后,就在季砚以为不会再得到她的回应时,晏乐萦却忽地轻声道:“……谢谢。”

或许不是释然,不是原谅。

可这一刻,晏乐萦好像真的明白了一些曾经看不清,悟不透的事。

关于爱应是如何模样的答案,忽地,逐渐清晰起来。

她曾见母亲满头华贵的珠翠,将那个倾国倾城的美人映衬得更为美艳,也叫她被深深吸引,觉得那一切是那般璀璨夺目,美好至极。

却从而忽略了,父亲从未给母亲什么真正的期许与珍视,他不曾给母亲求过长命锁,更没有祝母亲岁岁平安过。

自然,母亲也不爱父亲,不曾衷心祝愿过父亲。

珠翠到底是冰凉的死物,如今再看,竟不如满街花灯流彩。

晏乐萦眨了眨眼,虽没看季砚,却总觉得有炽热的视线落在自己身上,她依旧想要避开,随口转移他的注意力,“看着两个小的,别叫他们跑远了。”

季砚沉默一刻,失笑道:“好。”

晏乐萦便望着他转过身去的背影,她看了好一会儿,在心里想着……

上一篇: 含芷念 下一篇: 太子每天想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