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店内烧了足够的碳盆,店内的的食客也多,倒是不觉寒冷、甚至还多了几分闷热。
“话说!那姜寰清骑着白毛神驴在混战之中一跃而出,混战双方见那一人一驴突如其来很是不屑。
先是刘阔对姜寰清道:‘小小文士也敢闯入我大军之中?’
而后孙大海也大声嘲笑:‘任你是天下第一谋士又如何?今日你便会殒命于此!’”
姜山听着耳边说书先生的胡说八道,面无表情只一味嗦面。
“哇,他们竟这样看不起小先生!那接下来呢?接下来呢!小先生是不是要使用神通召唤地龙了?!”
姜山没抬头没说话,他旁边桌上的一个小男孩却听得津津有味、心驰神往。
那说书先生看了这捧场的小男孩一眼,摸了摸胡须开始起范儿:
“姜寰清见这两人如此出言不逊,却只淡笑不语。
而后,他抬头看天、长袖一挥便招来狂风,再一挥袖雷霆便落下!
在刘阔与孙大海惊骇震撼的目光之中,他再一拍胯下神驴、那白毛神驴仰天长鸣前蹄高高扬起落下!
轰然之间,地龙便听他号令而来!”
“咳、咳咳唔。”
姜山听得龇牙咧嘴、刚入口的肉夹馍差点噎死他。
然后旁边的小男孩不满地看了他一眼,让他不要打断说书先生的节奏。
姜山:“……”
迅速干掉汤面,把吃了一半的肉夹馍揣到怀里。
姜山决定赶紧离开这个已经说到“姜寰清冷笑一声、长袖一挥,一道地裂龙吟便吞噬了对他出言不逊的钱将军……”的饭馆,他还是出去遛一遛白聪明,看看它在驴棚子里暖不暖和舒不舒服吧。
刚走出饭馆,姜山就被干冷的狂风吹了个趔趄。
他抬手挡风、向天空远眺,轻啧了一声。
胡天八月即飞雪,真是诚不欺我。
不过是刚到九月,这凉州就要下雪了。
“也好。”
“这里地广人稀,虽然山不多,但人也不多。”
只要他随便找一个小村落住下,就会像是一滴水融入了大海。
这次一定谁也找不到他!
作者有话说:
姜姜:大隐隐于市!我看谁还能找到我?!
白聪明:。(被迫染黑,暴躁中,见谁都踢。)
宋通达:这次一定不会再碰上前同事!
三老板:我好像嗅到了……泼天富贵的味道!
第46章 三顾茅庐
天光微亮。
姜山就被身边的一只小手给推醒。
“先生!先生不要睡了,再睡下去山大王们又要来打我们了。”
“我们要赶紧去捡黑炭火呢。”
姜山猛然睁开双眼,而后感受到浑身的酸痛与疲惫。
他没忍住呻吟一声,伸手按了按眉心,快速从干草堆里爬了起来。
没错。
干草堆。
他现在已经落魄到连床都睡不了的地步了。
如果这个时候有人再问姜山对于隐居的想法的话,那么他一定会特别认真的告诉那个人:偏僻小村庄里隐不得!
一个月前他从益州跋山涉水骑驴来到了凉州。
这是一个在冬天里狗都不愿意来的颇为寒冷的地方。
所以姜山来了。
姜小先生认为大冷天里那些探子、大王们肯定都懒得行动、不愿意到处乱跑,所以这个时候在凉州呆着一定最为安全。
然后他就选择了兰州和银川之间的靖远县、旁边的一个临着黄河的小村落脚。
虽然这个小村庄总共只有几十户、二百多来人,但村庄临河、相对处于平坦的平地区、周围开垦出的田地虽然土壤不够肥沃但也能种植收获。
总体来说是一个相对安宁的村子。
又因为这个村子的村长很有远见,送村子里身体不错的儿郎去参了军、还有学习狩猎的、做皮毛生意的。
这个村子除了安宁之外还相对富庶。
姜山带着白聪明考察了一番之后很愉快的决定未来三个月就在这里待着了。
如果可以在这里待个一年半载的也别有一番滋味。
所以他就牵着驴去找了村长想要暂时借住,巧的是村子里刚好有一户人家去南方投亲了、因为家中小儿体弱不能适应北方的严寒,所以只能离开故土。
姜山就自然而然的可以成为那座屋子的新户主了。
此时的小先生心情还是很好的——连茅庐都是现成的,这说明什么?这说明老天都觉得他的选择是正确的!
然后小先生买下了那屋子、又掏钱请村民们帮忙修缮加固了一下。主要是加固了一下睡觉的火炕,不然大冬天的真的熬不住嘛。
三天之后,名震天下的姜小先生,就在这个河平村住下了。
一住就是十几天,快乐悠闲似神仙。
每天他和白聪明都会睡到自然醒、然后在炕上热一热羊奶个肉饼吃个早饭。
之后再骑着白聪明在村子周围溜达溜达、偶尔去镇子里溜达溜达,晚上趁着温度降下来之前继续躺回炕里。
在温暖的被窝里睡觉的时候,姜山都忍不住感叹,他有多久都没如此享受过生活了?
果然来凉州是对的!
当然,住在小村子里就自然而然的会和村子里的人有接触。
平常村子里对外来的人是很警惕排外的,但小先生有特殊的快速熟悉大法——教书。
原本村子里的人对新来的这个看起来病弱的年轻人评价不高,毕竟每天就见他吃了睡睡了吃、醒来就起来溜达驴,怎么看都像是个四体不勤的没本事闲汉!
村民们几乎家家户户都对自己的孩子们说离那个没事就溜驴的病秧子远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