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食肆经营日常(14)
但令段知微始料未及的是,作为荷花池事件最后的受害者,来听故事的坊间邻居们不少。
段知微站在炉子旁一边烤着胡饼一边绘声绘色讲着自己在南严寺面对蛙僧的遭遇,前来倾听的人时不时站得渴了,就会买上一杯清凉紫苏饮或者雪泡缩脾饮。
等把故事听全了,就心满意足地买些肉胡饼或者炸酥肉拎走,生意一下子好了许多。
更有文人将这故事写做了变文,蛙僧的故事一下子全长安大噪了起来。虽然南严寺后院仍旧封禁着,但是抵挡不住长安仕女郎君的热情,一窝蜂跑南严寺礼佛去了。
段知微趁机又雇了驴车去南严寺门口卖起了玄阴池同款荷花糕,那粉色娇艳可爱的荷花糕平铺在了大片荷叶上,吸引了不少长安仕女采购,每天一个时辰便卖尽了。
这日段知微照常拖了一大盒荷花糕到了南严寺,还没来得及把东西从驴车上扛下来便被两个灰衣僧人围住。
段知微差点以为又是哪里冒出来的妖怪,赶紧张开双臂护住自家老驴,老驴慢悠悠吃了口草。
灰衣僧人却很是守礼地道一句“阿弥陀佛”,说明来意,竟是南严寺的监院有请。
段知微只好把自家老驴交给了其中一位僧人,在另一位僧人的指引下进了南严寺。
监院是负责寺庙日常工作包括财务、人事等工作的和尚,在寺庙地位不低,仅次于堂主了,段知微不懂这样的人为何要见自己。
监院是位面容清瘦的中年和尚,
他手持念珠,很是上道的跟段知微打招呼,为她倒上一壶茶。
在本朝,平民多饮奶酪或米酒,只有南方一些地方喝茶,剩下的便是寺庙了,据说茶水能提神醒脑。
段大娘平日多饮酪浆,段知微则直接喝烧透的井水,眼下难得见到汤色浓绿的茶饮,加之确实口渴,因此她很是开心的将茶一饮而尽。
然后脸色就跟汤色一眼绿了。无他,想是为了让和尚们保持头脑清醒多念两本经,这茶苦到令人舌尖发颤,要说还有什么更糟糕的,就是茶里加了粗盐,大枣,苏桂,想是为了体现寺庙气派,还放了价比黄金的胡椒。
这麻、甜、苦、涩、辣混在一起,咽又咽不下,吐又吐不出,段知微挣扎良久,终是将那口古怪的茶咽了下去。
监院见她脸色不好,似乎明白了几分,命人再送上一份寻常的酪浆,自己则淡然饮下茶汤,周身散发着宁静祥和的气息。
段知微很是佩服地看他,要不说人家能当监院呢,喝这样的茶汤都能面不改色。
监院饮完茶汤,终于进入了正题,“前几日本寺中发生了蛙僧的事件,女施主可有受伤?”
段知微知道人监院是有事求自己的,开个话题酝酿一下,于是直接说:“多谢监院挂念,妾毫发无损,只是这几日在寺门口贩售荷花糕,不知是否碍到了南严寺的名声?”
监院知道遇见了个聪明人,不由赞许的点点头道“那倒是无碍,前日袁都尉前来,贫僧与袁都尉闲聊几句,知道女施主竟是厉害的厨娘。”监院停顿两下“不知女施主是否能将荷花糕的配方卖与本寺。”
原来长安多珈蓝,南严寺地方较小,香火不盛。前几日倒是因为蛙僧小妖而多了些香客,只是好景也不会太长,见段知微在寺门口卖着玄阴池同款荷花糕,监院便想到令素斋堂也贩卖这款荷花糕。
段知微没有多想就应和了下来。其一,这本是打着南严寺的名声才卖出去的荷花糕,若单论滋味,也就那么回事,没好吃到哪儿去。其二,荷花糕制作简单,只需稍微留心,想必别人也能做出来。
于是段知微很是愉快的和南严寺达成了荷花糕配方的协议。
第8章 第八章承办全素斋白玉翡翠盅、子母……
段知微本想结束跟监院的交易就回家,结果一看已经晌午,便琢磨着就在南严寺的素斋堂吃个午饭。素斋堂坐落在竹林前,一片碧色,很是幽静。
只是南严寺近日香火旺盛,门口宝马香车络绎不绝,供应午食的素斋堂,不应该空无一人啊。
段知微隐约升起不详的预感。她正自犹豫要不要起身离开,一位小沙弥送来了一份素食香菇馎饦。
馎饦的汤底是半黑不黄的豆豉汁,上面零散的飘着几块香菇。段知微犹豫了片刻,拿起筷子咬了一口香菇。
香菇没能泡发完全,吃起来像是泡在咸水里半软不硬的木头,面片煮的又软又烂,筷子都夹不起来。
难怪没有一丁点生意,也难怪要买荷花糕的方子,段知微想。
本着不能浪费粮食的精神,段知微咬牙把这碗齁咸的面皮汤吃完,起身欲走,却在经过院堂时见一位妇人穿一身黑麻衣裳,弯腰麻利地削山药,手上的刀刷刷几下,一盆子洁白的山药就削好了。
看上去比开店多年的段大娘还要稳妥。段知微正自好奇,素斋堂的小沙弥们却突然乱作一团。
段知微在一旁听了一嘴,原来是几位高门的娘子想在这用午膳,然而负责厨房的师傅外出游历去了,三月方归,厨房里只剩几个帮厨的小沙弥。
难怪东西那么难吃,段知微心想。
只见监院匆匆进来嘱咐了小沙弥几句,正欲出门,却被段知微喊住。
段知微望一眼小沙弥炒出来的乌黑的青菜,又望一眼满脸难色的监院道“妾听闻有几位高门娘子前来用午膳,监院不妨试试妾的手艺。”
见其犹豫,段知微趁热打铁:“妾也擅治几道好素菜。瓜蓉白菜,色泽乳白,口感软嫩清淡;翠盅金茸,颜色鲜艳,咸香扑鼻;香菇扒菜心,油润可口。包管让几位夫人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