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食肆经营日常(28)
刘真中惊恐看她,像一只被勒住喉咙的公鸡。
连翘道:“妾在悬崖下被狐精所救,你已与高门娘子缔结姻亲,恐事情败露,来杀我灭口的对吧?”
两个下人走了过来,压住他从他怀里拿出一把匕首。
四周的宾客又在大喊:“此等秽物,不如妖怪,不妨吃了他吧!”
袁慎己沉默半日站了出来,厅堂一片寂静,他向连翘行了个礼:“在下汝南袁氏袁慎己,于金吾卫任职,此人违反宵禁、杀死韦氏,按律例,当判绞刑,请娘子将此人交给我,我要将其带去大理寺。”
连翘犹豫了一下,段知微忙劝道:“将他带走,全长安都会知道风流缠绵的《任氏传》是个巨大的谎言,此人自此将身败名裂。”
刘真中愤怒大叫:“不!”
“这样也好”连翘见他如此反应,满意点点头:“那便劳烦两位了。”而后再次将盖头拉下。
段知微只觉刮起一阵迷乱的风让人睁不开眼睛,婚宴上的新娘新郎并各色宾客全都化成了泡影急速消散。
待她再睁开眼睛,森林间的大雾业已消散,雨云也飘散,一道飞虹架空在了远处茂盛山群之上。
段知微深吸一口气,空气带着泥土的芬芳和草木的芬芳,她低头一看,落叶和枯枝间竟然有一个绘着黄色连翘花的荷包。
“好漂亮的手镯”她惊叹道。袁慎己将已经晕过去的刘真中捆好,而后也看向那个荷包:“应当是任氏的谢礼,你收着吧。”
“回头路过东市把这个当掉,下月就有钱搬到宣阳坊了。”她的嗓音透着活力和无限希望,逐渐消失在了山峦间。
第16章 第十六章食肆搬迁升级水粉汤团、红……
“能不能再稍稍便宜一点?”段知微颇为小心地看向牙人。
“哎呦段娘子,马上就是三年一次的科考,整个大唐的考生都挤在这宣阳坊,房租是蹭蹭蹭地涨啊,实在是降不了。”牙人赔笑道。
段知微又在这间商肆看了两圈,后院宽绰,有井水可取用,院中央一棵金桂树。
若是金秋十月,桂花纷扬飘落,段大娘可以铺个茵褥躺在那饮桂花酒,小蒲桃可以坐那吃糖糕,阿盘可以静静欣赏桂花飘落。
而且还能做桂花酒酿软酪、桂花糖糕、桂花红豆元宵......思及此,段知微咬咬牙道:“就这处吧。”
十贯钱付一年的房租,段知微显然没攒到那么多,只有去找寺庙借长生钱。许多寺庙获得了大量资金,为了能“以钱生钱”,就琢磨了这么个借钱方式,相当于现在的银行。
不过段知微拿了这个长生钱不仅不能长生,每个月还要按时给利息,牙都咬碎了,狠狠一跺脚,从袖子里掏出招福寺的长生库贴拿给了牙人。
牙人接过,拉了一拉讪笑着说:“段娘子,您倒是放手啊。”
段知微悻悻放了手,牙人当即落了契一溜烟的跑了。
段知微拿到了租契,扭头回了原来的房子。虽然通义坊的那一套又小又破、没有太阳、需要两个人挤一间,但是承载了许多温暖的回忆,大家一定都有些不舍......
才怪!
段知微回了通义坊,发现所以东西全被打包好了,段大娘换了最贵的一套绯红花树对羊半臂襦裙,头上顶着巨大一朵粗纱牡丹,逢人就逮着人聊天,再三句话引导到:“是啊,今儿日头是不错,对了,你怎么知道妾马上要搬到宣阳坊了。”
永远淡然的阿盘脸上也带了些许微笑,似乎很庆幸不用再忍受段大娘的打呼声。蒲桃更是眨巴大眼睛扑过来环住段知微的腰:“娘子,我们准备好了,什么时候可以走啊。”
段知微:“......”
通义坊的铺子已经委托牙人挂了牌亟待出租,墙上用白麻纸贴上“本店搬迁至宣阳坊第二街。”
这回段知微大方地赁了两只健驴,把为数不多的行李搬上驴车,拜别了通义坊的邻居,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往宣阳坊行进了。
宣阳坊不愧是科考学子聚集的地方,街道宽广,货摊林立,市井繁华,很多书生在街边摆些家书摊子、字画摊子来弥补旅舍的花销。
“果然是个气派的坊地。”段大娘笑得嘴角都没放下来过。段知微则盯上了一处帮写家书的摊子,觉得那书生挂在竹竿上的两幅字写得甚好。
一幅是李太白的《将进酒》,另一幅则是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笔锋豪迈,字写得磅礴大气。
段知微也想在食肆的夯土墙上来一幅诗词,于是下了驴车。
与字不同,那书生长得文弱,白肤红唇,竟比女人还要秀气几分,他正低头全神贯注的给一位棕发蓝眼的胡女写家书,段知微站到后面排队。
那胡女口述了半日,竟越说越生气,嗓门也越来越大:“一次又一次,我寄信给你,却不曾从你那收到任何一封回信!我在长安不幸地过了三年,这都是因为你!”
周围人都看了过来,书生一边写着一边把头越埋越低。
段知微也尴尬的低头看自己的脚尖,她想起在玉门关曾出土过一封、来自粟特的胡女撰写的家书,被历史学家称为“一千多年前的绝望主妇。”
她还记得那里面有一句很出名的.......什么来着?
““我宁愿嫁给猪狗都不嫁给你!”那粟特胡女咆哮道。
啊对对对,就是这句。段知微疯狂点头到一半戛然而止。
胡女米薇咆哮完以后,很是爽快的给了书生五个铜子,垮上篮子走了。
段知微吃惊地盯着胡女潇洒远去的后背,这便是传说中“一千年前的绝望主妇”吗,竟然被自己给遇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