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长安食肆经营日常(52)

作者: 添蜜一匙 阅读记录

段知微决定免除袁慎己一季度在段家食肆的饭费。

这么安慰自己以后,她毫无顾忌地重新打开了菜单,刚在研究什么是单笼金乳酥,后面传来一声柔弱但是好听的女声:“原来是袁都尉,许久不见。”

二人同时望去,说话的是位蓝裙女子,头上簪一颗珍珠步摇和兰花小钗,看上去清雅漂亮。她脸红着望向袁慎己,眼眸中似乎有万千情意。

然而袁慎己很是礼貌但冷漠地问:“足下是?”

段知微倒是想起来她是谁,在南严寺、曲江池、八字娘娘庙时,她都在杜有容身边,应当是杜有容的手帕交。

那娘子脸色由红转为苍白,怔怔半日道:“妾身是卢起居郎的女儿,名唤湘兰,都尉不记得妾了吗?”

这名字当然记得,不仅记得,简直如雷贯耳。

这是另一个嫌疑人也出现了啊,段知微和袁慎己互相交换一下眼神,袁慎己僵硬改口:“原来是卢娘子,可曾用过午食,不妨坐下一起吃吧。”

那卢娘子脸上这才带了些喜色,连声说好坐了下来。

段知微从未有过观察嫌疑人的经历,她也不擅于这个,便又专心低头点菜:“御黄王母饭是什么?这名字可真气派。”

袁慎己为她倒上一碗煎茶,推到她面前:“不过是栗米蒸制的黄米饭。”

幻想被打破,她又问:“那光明虾炙呢?”

袁慎己很有耐心地回答:“是烤虾。”

“原来是烤虾啊,我喜欢吃虾,就要这个。”

“嗯。”

两人你来我往,明明是寻常聊天却莫名显出一丝亲密。

卢湘兰的眼珠在两人间来回穿梭,手指缩到袖子里,暗地里指甲抠到了肉里。

单笼金乳酥、御黄王母饭、光明虾炙、长生粥......一盘盘长安特色美味被酒博士端上了桌。

这虾被一切两半,中间涂抹着某种蛋黄酱,袁慎己递上一只给段知微:“有些烫,小心。”

这虾肉新鲜,很有弹性,而且鲜嫩多汁,段知微很喜欢,又招呼袁慎己和卢湘兰:“你们也吃啊。”

卢湘兰暗暗咬碎一口银牙,面上却只能装作温婉道:“这家酒肆是东市最出名的一家了,妾经常来吃,有些许吃腻了,你们吃就好。”

说罢又唤来酒博士点上一份光明炙虾:“这虾虽好,一盘子却只有两只,段娘子难得喜欢,妾再点一份赠与你。”

酒博士又麻利送过来一盘虾,这回卢湘兰竟然亲自站起来转身接过那一盘虾,深深的看段知微一眼,而后把盘子放到她面前道:“这盘光明炙虾请段娘子用。”

段知微也明显看出这卢娘子似乎并不是真心想请她用这份烤虾,只觉拿也不是,不拿也不是。

杜有容和清吟却突然从那个房间出来,见到卢湘兰,她却不是十分惊讶,反而热情拉着她到一旁叙旧去了。

卢湘兰没能看到段知微亲自吃下那盘虾,很是着急,只能虚与委蛇的跟着杜有容说上两句,待再回来,发现段知微面前的盘子已经空了,她暗松一口气。

“你是在找这个吗?”

袁慎己手上举着那盘光明炙虾,清吟捏出一个火诀,这盘子立刻燃起熊熊火焰,令人感到恐惧的是,火焰中竟然传出几声扭曲的尖叫,慌得整个食肆的人都往外跑。

袁慎己抽出寒刀:“下蛊虫之毒,谋害朝廷命官,意欲屠其满门,心思何其恶毒,你可知罪?”

第30章 第三十章立秋与婚礼鹤知半夜,蝉不……

卢湘兰初遇袁慎己,是在春日的桃林寺,那日春光融融,燕子盈空,桃花开得正好,几位官家娘子相约一起上香,却半路遇到一伙宵小歹徒。

她被歹人扛着在树林里头穿行,内心已然绝望万分,耳边却传来“嗖”的一声,有利箭离弦而出,如闪电般划过茂盛的树林。歹人听到声音正想逃窜,却来不及了,那箭无比精准地射到他的胸口。歹人身形一顿,随后满脸惊愕地倒了下去。

金吾卫们疾驰赶来,为首的袁慎己骑着高头大马,手握玄弓,蹙眉看一眼歹徒,又看一眼倒在地上瑟瑟发抖的她,调转方向离去了。

几个家奴丫鬟跑过来寻她,乳母一遍搀扶她一边兀自骂那金吾卫不上道,竟看了一眼就走了,也不知把自家娘子扶一下,回头定去老爷那告状,参他一本。

卢湘兰没有理她,春的情怀已然在少女心中绽放。

她很快打听到对方乃汝南袁氏子弟,还是中书侍郎的子侄。

于是卢湘兰开始跟杜有容交好,杜有容似乎也心系于这位表哥,自己跟在她旁边,总有机会与袁慎己说上话。

袁慎己对待官家娘子们向来守礼但疏远,灞桥之上,仕女们拿着柳枝翘首以盼,他目不斜视地骑着马走了,反倒对市井小民更加亲近,若有人朝他行礼,他还礼貌还礼。

世家子弟多轻浮,只有他傲然其间,不慕女色,不附权贵,卢湘兰只觉心醉。

她甚至花了大价钱前往定婚店,月老掌管天下姻缘,巫女三根香敬向幽冥,对月检书后道:“此人足上仍未缠上红线。”

卢湘兰只觉失落,又稍下心安,自己未得到的男人,旁人也得不到。

结果凉州一趟回来,巫女再次趁斜月尚明,对月检书,袁慎己却已然悬上了红绳。

贵贱悬隔,天涯丛宦,此绳一系,终不可逭。

卢湘兰心中的不甘如野草疯长,让她痛苦不堪。巫女赠了一道毒蛊、一道情蛊给她,代价是十年寿命。

杜有容即将与裴家定亲,又一边极力追求袁慎己,实在可恶,于是寺庙“偶遇”,相邀她一起去厢房坐一坐,趁她不注意,蛊虫下在了她的茶杯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