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娘子的猫(114)
马球本就是一项激烈的运动,受伤都是寻常事,那吐蕃少年击伤人后笑吟吟地致歉,圣人也不好说什么,只能做出大度的姿态。
胜利朝着吐蕃那边倒去。
好在今日的比试是长赛制,以哪队先到二十分为准,若是换成短赛制,第一个球便能定下胜负。
但饶是长赛制,场上的情形有不容乐观了,对比吐蕃的十四分,皇家球队只拿了九分,眼看着吐蕃便要赢了。
今日这场马球赛不仅仅只是一场娱乐竞赛,更是关乎国家颜面。
战场上都赢了,一场小小的马球赛若是败给了吐蕃这个手下败将,那岂不是将国家的颜面都折了?
一想到这,高台上的乾宁帝沉下了脸,气氛凝重了下来。
桑瑜看着双方差距不小的旗子数量,心里也跟油煎似的,关乎到了国家颜面,输了可就让人恼恨了。
聂桑华看着面前走来走去的妹妹,虽神色也凝重了些,但整体上仍是气定神闲,劝道:“莫急,胜负还未定,咱们又不是没出色的球手,且看着。”
说着话,聂桑华看着自己那郎婿同薛家小子往圣人身边凑,心中有数了。
桑瑜一听也是这个理,但还是感叹道:“吐蕃这球手也太厉害了吧,一个人就击了那么多球,太可怕了。”
聂桑华解释道:“听你姐夫说这是吐蕃的七王子,自小便精于此道,大概是见战场上败阵了,便想在球场上找回面子,不过确实有几分本事,但可惜咱们也不是吃素的,你瞧。”
桑瑜顺着阿姐的目光看去,圣人那里,薛怀瑾一身红袍滟滟,正拱手同圣人说些什么,神情端肃。
桑瑜当即就知他要上场了,心跳了跳,莫名亢奋。
恰好,马球赛进行了快一个时辰,双方人马都很疲惫了,尤其是球手**的骏马,早没了刚开始的神勇,身上都是闪闪发亮的汗水,甚至有的马儿累极了,直接口吐白沫。
球手也好不到哪里去,一身袍子褪下来,都能拧出水来。
马球的健儿常年运动,衣袍一脱,露出健美的肌肉,让无数娘子羞红了脸,但还是忍不住偷偷打量。
圣人处,不消他主动开口,薛怀瑾和庆王便凑上前去主动请缨了。
国朝颜面不可失,下半场必得换人,但换什么人就需要考量了。
须得球技出众,才能力挽狂澜,将局势扳回来。
显然,圣人很满意外甥和儿子的主动,当即允了。
两人又推举了驸马都尉卢凌远,长宁小侯爷魏禅,两人皆是长安儿郎中打马球的好手。
乾宁帝瞧着只有四个,跟对面的十人不匹配,便想多点几个凑足了人,但被外甥给劝住了。
“舅舅不必再凑人,人马多了反而纷乱,更何况……”
“我们四人足矣。”
其余三人附和点头,面上都扬着自信的笑,仿佛根本没将那群吐蕃人放在眼里。
乾宁帝年轻时候也是个不可多得的马球健将,也曾轻狂过,但如今老了,早已没了少年时的意气,于是再从外甥的身上感受到那股意气风发,当即被激起了血性,大手一挥应允了。
“好,不愧是我长安的健儿,便许你们四个上场,将失了的球赢回来!”
“是,定不负圣人所托!”
四人齐齐作揖,掷地有声。
除却薛怀瑾原本便穿了一身利落的窄袖红袍,只戴了条抹额,其余三人皆是去从上到下换了身行头。
众人不知内情,直至瞧见薛怀瑾和庆王几人一身红袍,手执月杖策马出场,那一瞬,原本消沉的士气立即昂扬了起来,开始振臂欢呼起来。
这边的动静引起了吐蕃人的注意,见对方只出了四人,私下用吐蕃语笑谈道:“看来
中原是无人了,换人连十人都凑不齐,而且瞧那四人一副贵公子的模样,怕是球技都是被吹起来的哈哈哈~”
吐蕃球手都这样觉得,笑语更甚,只吐蕃那位七王子钦穆不语,目光从四人身上扫过,觉得事情不是那么简单。
尤其,看到其中一人胯。下乌黑油亮的汗血马,钦穆脸色就变了。
“别小瞧了他们,那个骑黑马的便是薛家人。”
听到王子的话,吐蕃球手脸色发沉,吐蕃大败,敌方主将便是薛家父子,他们怎能不知厉害。
一听其中有薛家人,吐蕃人既惊惧又愤恨,已经想好待会在球场上教训人了。
钦穆仍打量着对方,觉得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因为注意力在薛怀瑾身上,钦穆发现薛家郎这一会功夫就朝一个方向看了三次,且那神情热切飞扬,同为男子,钦穆知道那是何种情绪,他顺着看过去,目光一凝。
不出他所料,薛家郎是在看一个姑娘,一个很可爱的姑娘。
钦穆知道中原女子同他们吐蕃姑娘不同,但没想到那么不一样。 :
就像是春日里开在枝头的一朵沾着露珠的海棠,精致脆弱,但是又极度美丽。
吐蕃没有海棠,他还是在母亲殿内一幅中原来的画上认识的,母亲说那是世上最美丽的花。
当时的钦穆嗤之以鼻,完全不认同母亲的话,他觉得格桑花才是世上最美丽的。
但此刻,他觉得母亲的话似乎有些道理。
海棠花确实很美。
目光中,少女正托着腮倚在看亭边的栏杆上,瓷白的小脸在日光下熠熠生辉,眉目流转间灵动俏丽,只眉宇间带着一丝愁绪,看得人只想将其抚平。
他脑海中想起来前父亲的话。
“此一战,我深知两国之间差距,中原富庶,地大物博,也有贤臣良将,非我等能征服之地,如此,不若选择与其交好,吸取中原长处弥补自身,壮大实力,再谋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