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娘子的猫(121)
还未到自家禅房,就看见太后身边的沈姑姑遥遥望过来,目光锁定了她。
既看到了,桑瑜也不能当作没瞧见,上前问好道:“沈姑姑好。”
桑瑜没觉得沈姑姑是在等自己,问好后就想走,不成想被沈姑姑唤住了。
“娘子且慢,也是巧了,太后心血来潮,欲去梅林瞧梅花,但祈福后太后身疲体弱,去不得,恰好看见娘子带着新鲜的梅花回来,不知可否借娘子一枝,让太后舒一舒心怀?”
桑瑜自然不敢回绝太后,何况只是一枝梅花,想着将花给了沈姑姑,但对方没有接下,只是比了个请的手势。
显然是要她亲自送进去。
这一瞬,桑瑜心中涌现无数猜想,心跟着发紧了起来。
太后因为早年亏钱了温夫人的缘故,对薛怀瑾这个外孙尤其偏疼,甚至隐隐超过了诸位皇子。
自己和薛怀瑾的事在长安闹得沸沸扬扬,想必太后也不会不知道,此次特意唤她过去,是想做什么?
利用太后的威势令她答应她的外孙,或者是给她的外孙说好话,来点软的?
桑瑜无从得知,只带着梅花到了太后处。
太后身份尊贵,但性子简朴,平日便妆点朴实,不爱奢华,如今礼佛更是素净,面相和蔼,笑容中透着长辈的慈爱。
“是聂家小丫头来了,快到老身这里来~”
刚冒个头,就听到里面老人急切的话语,听得桑瑜觉得这好像不是薛怀瑾的外祖母,而是她的。
“臣女拜见太后,太后万福。”
到了这位尊贵的老妇人面前,桑瑜规规矩矩问安,神情肃然得可爱。
赵太后招手,“来,坐到我身边来。”
桑瑜觉得这样不好,过于亲近了,但这是太后的命令,她只得老老实实在太后身边坐下,抬头看向这个面容慈和的老妇人。
只见太后拉起了她的手,笑吟吟地端详了几息,“果真是个漂亮讨喜的孩子,来,这是我宫里厨子做的蜂糖糕,是全皇宫最好吃的一道点心,聂家丫头快尝尝~”
桑瑜诧异,但依言吃了那糕点,一口下去,心道太后所言果然不假,这蜂糖糕比辅兴坊那家老字号做得还好吃。
“好吃吗?”
太后笑眯眯问道,桑瑜猛猛点头,两颊鼓起,看得赵太后心情甚好。
沈姑姑将一枝梅花插好,桑瑜就见太后从身边侍候的宫人手中接过一个长长的匣子,打开,递到还在吃糕点的小娘子跟前。
“老身拿了你一枝梅花,便还你一朵牡丹。”
桑瑜定睛一看,这哪里是什么牡丹花,而是一支凤穿牡丹金步摇,桑瑜立即为难了,起身推辞道:“太后严重了,不过一枝梅花罢了,没什么稀奇的,太后的礼物太贵重了。”
桑瑜心头古怪,知道这其中肯定有薛怀瑾的缘故,但太后不说,她也没脸将这事拿到台面上。
太后很固执,无视于她的推辞,硬是将匣子塞进了她的怀里,嗔怪道:“让你收下便收下,不贵重,拿着便是,不然老身可要不高兴了。”
既如此,桑瑜怎敢回绝,讷讷收了这份沉甸甸的善意。
出乎意料的,太后全程都没有提过她和薛怀瑾的事,只还了她一份重礼,看着她了蜂糖糕就放她走了。
见她喜欢,临走前还将另外的几盒也给了她。
回去的路上,桑瑜心中不是滋味,心上沉甸甸的。
这样的太后,让她生出了另一种压力,难以言明。
回到禅房,阿娘和阿姐看到太后赐下的金步摇,都神情复杂地好一会。
“一切随心就好。”
阿娘宽容地笑着,和从前一样温和道。
傍晚时,桑瑜听到画春欢喜顶说外面下雪了,如鹅毛一般大,纷纷扬扬的。
桑瑜被逗起了心思,从阿娘怀里爬起来,披上斗篷挑灯出去看。
“你这孩子,小心冻着,快回被窝里!”
被风风火火的桑瑜吓到,桑淑云在后面喊。
“没事的阿娘,我就看一眼,马上就回来!”
将门开了一个缝,桑瑜半张脸探出去,双眸晶亮地看着外面纷扬的雪片。
此时天还未完全黑沉下来,依稀看见雪片的模样,真就是鹅毛一样大小,轻飘飘地下来,又像是漫天飞絮。
寒气无孔不入,桑瑜自当信守诺言,只看了几眼便回来了,直哆嗦地躺回母亲的怀抱中。
“让你出去,瞧冻得,快抱紧汤婆子。”
桑淑云又气又笑,用被子将女儿裹紧笑骂道。
桑瑜欢喜道:“阿娘不曾看见,外面的雪片好大,不晓得明天会不会停,还能不能看见。”
桑淑云笑道:“近些年的雪都是又小又短,想必今年也是,也许半夜便停了,明天地上连雪都积不起来呢。”
桑瑜信了,有些失落,因为她想和五娘一起堆雪人。
夜渐渐沉了,母女两人相拥着睡下了,外头风雪声不断。
然而,这场雪并不像桑淑云说得那般又小又短,整整持续了三日未曾停歇。
地上所积之雪几乎没过了桑瑜的膝盖,使得众多女眷寸步难行,第一日差点连门都未曾推开。
这场暴雪来得猝不及防又十分的危险,赵太后预见了接下来的困难。
山道遇上雨水泥泞难行,遇上这暴风雪更是不妙。
深厚的积雪让马车难以前行不说,寒冬腊月下,融化的雪水还会被寒气冻住结成冰,那是比积雪更危险的存在,无论是马车还是人,不小心滑了,便要倾覆。
如今的情况便是,她们这些女眷下不去,外头的车马也上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