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子夫(重生)(10)+番外
……
她还未成行,便有人自长安来,携大将军的手信接她回家。
卫青与平阳公主婚约已订,婚期拟在今年九月。
卫子夫带着孩子,不急不缓地行路。某一日,这一行人经过了一座无名的小山,天高云淡,一道白色的长虹穿过了太阳。
白虹贯日。不祥之兆。在场的人们议论纷纷,有的甚至流露出了惊慌失措的情态。
人心浮动,怀中的孩儿被突如其来的动静惹哭,卫子夫熟练地稳住他的小肩膀,口中哼唱轻而缓的小调。
她似乎没有受到这不祥的天象影响。
晚间月儿弯弯,星夜静谧。那道狭长的白虹在她的脑海里怎么也不肯离去。
抵达长安城外时,姐姐卫君孺和兄长卫长君赶来迎她。晚春时候,渭水边桃红柳绿依旧,柳絮杨花齐齐飞舞。
和兄姐叙过旧,被他们神色复杂地打量过,她奇怪道:“卫青呢?”
阿兄和阿姐俱是沉默。
平阳公主执着马鞭风尘仆仆而来,打破了这层诡异的沉默。
公主泪眼朦胧地抓起她的手腕,言卫青在军中遇刺,生死未卜,她不忍见他失望,定要他见到牵挂半生的阿姐最后一面。
卫子夫觉得冥冥之中有什么东西压得她喘不过气来。她眼前一黑,紧接着便是一个趔趄。
“阿姐胡言乱语,卫青好得很,如何会是最后一面。”黑暗之中,皇帝的声音有力地传来。
他牢牢掌握住她的腰肢,不叫她跌在地上。
卫子夫却犹如接触到主心骨。天子金口玉言,君无戏言,如何会有假呢。
“谢谢陛下。”她挣扎着要行拜礼。
“朕带你去见卫青。”他说。
“好。”
他拉着她上马,向前方掠去。景物化成虚影,所有的色彩揉杂,云雾被驱散。
亲眼见到弟弟,卫子夫才肯安心。
卫青果然已经醒转,正披衣与眼圈红红的去病研究阵法。沙盘上列汉军旗,一些竹简散落在他们周围,一切还和从前一样。
“卫青!”平阳公主惊喜地看着眼前人,泪水涟涟,许久才找回几缕分寸。
“叫公主担心了。”卫青冲公主点点头,紧接着,他唤她,“姐姐!”
卫子夫快步上前,喜极而泣:“真好。”
“叫你吓唬我,叫你吓唬我!”她说着,作势要去拔他的那些青色的胡茬。
“哎哎哎!姐姐饶命,求姐姐饶过我……”卫青假装躲避,言笑晏晏,“阿姐,稳重,稳重。”
“姨母!”霍去病起身行礼,激动不已,“姨母一点都没有变!还和从前一样!”
卫子夫将他上下打量,感慨:“你的事迹姨母都知晓,真是好样的。”
……
皇帝不知往何处去了,双方没了拘束,畅所欲言。玩笑叙旧之间,大家默契地对她这些年的经历绝口不提。
往后的日子还长着呢,有的是时间理论,不急在这一时。
伤者还需静养。房中的几人先后走出。
“我近来多虑多思,定是魇着了,醒来急着见你说了胡话,子夫勿怪。”平阳公主等在这里与她解释。
卫子夫微笑着摇摇头。
她什么也没有失去。真好。
再走出一段路,她遇到了一名小黄门。小黄门殷勤道陛下有请,几步赶到前面引路。
卫子夫从容去赴。
小黄门兜兜转转,带她走进一处清净的院落。
她推开门,皇帝正抱着襁褓,龇牙咧嘴扮各种表情。小儿从没被人这样逗弄过,加之这还是个生人,立时头发竖起哇哇大哭。
【作者有话说】
奶奶你关注的作者更新啦!顺便说一句,有大纲,谜题都会解开的,莫慌(我最缺的其实是时间唉
第13章 曹襄
曹襄娶了旁人
这孩子离开母亲久了,此刻又饿又恐惧,垮着小脸手脚并用地往人胸口挤。皇帝被这番雷霆动静唬住,手足无措地站在原地。
卫子夫走近,伸手接过襁褓,解开襁褓。她轻手拭孩儿的前额与脸颊,又去探颈间和后背。
“他这是怎么了?”手上一轻,皇帝下意识地移开目光,负着手小声嘀咕。
“陛下少待。”卫子夫仓促行了一礼,带着儿子退到幕后。
帷幕后一阵窸窣,哭声戛然而止。
重新回到熟悉的怀抱,身心与胃口俱得到安慰,小家伙满意地眯起眼睛,鼓着腮帮,很快沉入黑甜乡。
乳母打了水来,赶来接替她。
卫子夫走出来,重新与天子见礼。
“睡着了?”皇帝心有余悸地望着她身后。
“睡着了。”
“他,可有名字了?”
“已有了。”卫子夫说,“叫重。重儿。”
失去即失去,得到即得到,据儿是据儿,重儿是重儿。这世间的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是不能够混为一谈的。
她这是在反驳他从前的言论。皇帝不欲再继续这个话题,转到窗前:“卫青此番军中遇刺,是淮南国的手笔。”
“妾记得,前世便是如此。”事关卫青,卫子夫不敢马虎,随着皇帝移步。
“朕定会给卫青一个交代。”刘彻看向窗外深浅不一的海棠花,海棠花在风中摇曳,他振振衣袖,“刘安那老匹夫从前敌不过朕,如今就更敌不过朕。”
“陛下说得是。”
“一路风尘又受了惊吓,好好休息。”
卫子夫如蒙大赦:“妾恭送陛下。”
皇帝的仪仗远离,卫子夫收回目光,长舒一口气。
多年夫妻,再见面,他们自然而然地建立起了一种默契。一种避而不谈的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