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卫子夫(重生)(22)+番外

作者: 筠悠 阅读记录

蝴蝶遭此不幸固然可怜,然燕鸟为子捕食,养育后代,何错之有?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这世间的万千生灵都是如此,遵循同一套法则,千年万年,繁衍生息。

人也同样遵循这套法则,还将之变得更为复杂,更为残酷。

刘彻心下有些不喜,对卫长公主道:“换一首。”

卫长公主合拢手掌,扭头与弟弟妹妹们讨论,接下来该唱什么歌呢?

“当然是要唱父皇喜欢听的!”太子刘据兴冲冲地说。

“那么,父皇最喜欢听什么歌呢?”卫长公主问。

“父皇喜欢的曲子,那可太多了。”另外两位小公主默契地张了张口,表示听凭长姐吩咐,请长姐尽管拿主意。

“唱《相和歌》吧。”她们那位一直沉默的母亲忽然发话了。

刘彻闻言,笑着摇摇头,哄孩子们退下。他说:“朕同你们母后有事商谈。”

此刻,一室之内,只有她和他。卫子夫眼中的关怀丝毫不减,她上前为他掖了掖被角,言语却称不上恭敬:“陛下想说什么?”

是了,这是那个同他互不相让隔着仇怨的真实的卫子夫。不知为何,他为这份真实感到庆幸。于是下一刻,他换上了类似闲谈的轻飘飘的语调:“子夫,你觉不觉得,眼前这一切很是奇妙?”

“是很奇妙。”卫子夫却无心与之畅谈造梦之事如何离奇玄妙,她如今只关心一件事,“陛下觉得如何?龙体可还康健?”

刘彻胸中那点子旖旎心肠瞬间一扫而空,留下的唯有冷笑:“倒叫你失望了,朕一时片刻,还死不了。”

卫子夫道:“那便好。”

刘彻盯着她的眼睛,追问好在何处。

卫子夫笑意不达眼底,道:“陛下威加海内,龙体康健,乃是万民之福。”

“卫子夫!你怎敢这样同我讲话?”

“妾之心意天地可鉴,是陛下有所误解。”

……

曾有一次,刘彻话赶话提到了前世。

“卫子夫,你可知朕前世寿数几何?”

“妾不得而知,总归是在我等之后,但距离陛下长生无极的目标还很遥远。”

刘彻立即做出一副伤重要呕血的做派。

卫子夫不慌不忙道:“妾直言不讳,勾起陛下的伤心事,妾有罪。”

刘彻捂着胸口命她速速滚出去,他要择一位真正温柔小意的妃嫔前来侍疾。但过不了多久,他就会烦躁地支使身边的内侍:“皇后在哪里?宣皇后来。”

毕竟在这繁华一梦中,她是除他以外唯一的真实。

……

这二人独处时总是一言不合就起微妙争执,但有旁人在场的时刻,他们从不吝惜营造感情和谐的帝后形象,举朝皆知,卫皇后为人贤良,盼着皇帝早日痊愈,恨不能以身相替。

明净华献上的梦境疗伤之策果有奇效。随着刘彻和卫子夫私下争吵的声音越来越响亮,他们脱离梦境的时间就在眼前了。

卫子夫永远也忘不了那一日,他们走出属于过去的梦境,转眼却见满城缟素。那些神情悲痛的将士们扶着棺椁,蜿蜿蜒蜒,向着城外进发……

一个可怕的猜测浮上心头,卫子夫和刘彻对视一眼,看到了彼此眼中的惊惶。

【作者有话说】

[1]选自两汉歌谣《蜨蝶行》

第28章 破梦

大司马骠骑将军霍去病逝世了。

人们说,皇帝为此伤心不已,下令将霍大将军的陵墓修成祁连山形状,墓前陈列马踏匈奴石刻,以此来纪念这位天才将领所创下的不世之功。

前世,霍去病死在元狩六年的秋季。重生以来,卫子夫和刘彻耿耿于怀于霍去病的早逝,他们一直想为此做些什么,却一再被玉中魂魄的事情束缚住手脚……至如今,毫无预兆的,这一刻提前来到了。

可是,怎么会呢?因为他们过度沉湎于梦境,所以现实中的时间已经悄无声息地流淌到元狩六年了吗?卫子夫难以接受这一点,强忍绝望想要寻求一个确切的答案。

刘彻回到宣室殿,第一时间命人去召明净华。

明净华应召而来,他一身素衣,神情平静得好像一汪沉寂千年的冰凉潭水。沧海桑田,海枯石烂,修行之人,生死看淡,大抵就是他这副模样。

刘彻冷声质问:“明净华,这,是怎么一回事?朕的骠骑将军……”

明净华沉默片刻,道:“臣早前提醒过陛下。梦境之中,有得有失。”

“果真如此。”刘彻喃喃,“这样的重来有何意义。”

是啊,这样的重来有什么意义呢。他身后宫人打扮的卫子夫也像被抽走了魂魄,如同断线的傀儡般重重栽倒在地。

刘彻犹不死心,他朝明净华扑过去,紧攥这人的衣襟:“此事可还有回转的余地?朕,朕既然能够在幻境中得救,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起死回生,不对,不对……”

他在脑海中翻检许久,终于找到合适的词汇来描述他想要达成的那件事:“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回溯时间。”

回溯时间,回到噩耗还没有降临之前,用尽一切力量做出补救。这些日子以来的经历让刘彻觉得,这世间应当有这样神奇的法术。

明净华无悲无喜地注视着他:“此事已成定局,臣请陛下节哀。”

此言既出,他不着痕迹地抽回衣袍,敛眸行礼:“陛下若无其他吩咐,臣这便告退。”

皇帝陷入巨大的悲痛,对他的这番动作毫无反应。

明净华即将步出殿门,不知何时恢复神智的卫子夫匆匆赶来,拦住了他的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