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他穿女装流放后,撩动了冷情太子/穿成流放太子妃(13)

作者: 顾婼婼 阅读记录

周疏宁心道,这狗皇帝还真是对自己特别关照啊!

不过问题不大,他点了点头,说道:“大人知道便好,那罪妇所讼之事,大人也定能秉公处理了。”

曲明一时间没敢搭话,心道那也得看什么事了,便开口问道:“不知殿下所讼何事?”

周疏宁中气十足道:“我状告乡绅张鑫昌强取豪夺,逼迫我嫁他为妾,还联合我二婶一同苦苦相逼。今日一队迎亲队伍联合我二婶去我家迎亲,我无奈只得使计逃离。希望曲大人可以为我做主,将乡绅张鑫昌,连同我二婶常氏一并捉拿处置!”

周疏宁每说一个字,曲明就哆嗦一下,直到前者说完,曲明整个人都要僵硬了。

以至于忽略了周疏宁说话时越来越爷们儿的语气,把注意力全都放到了他所说之事上。

没错,张鑫昌只是一介商贾,且无实权。

可是众所周知,他是骁王的人。

骁王利用他在北疆大肆购买马匹弓箭,甚至还悄悄藏了不少私兵在这边的山凹。

抓了张鑫昌,那岂不是等于打了骁王的脸?

那骁王是什么人物?

当朝格局分两派,太子一派骁王一派。

这两人表面上兄友弟恭,实际上早就明争暗斗多时。

如今太子获罪,骁王就是皇帝的专宠。

第8章 与周氏女伉俪情深?

虽然皇帝膝下还有其他儿子,尤其是继皇后赵氏有个四皇子,但都不受宠。

唯有余贵妃和骁王殿下,再加上他们背后的余氏权贵,可以说是权倾朝野。

曲明不想惹事,更不想得罪骁王,于是又拿出他多年来混迹官场的滚刀肉做派,沉吟道:“这个……不好弄啊!不如殿下先回去,等我的消息如何?”

周疏宁冷笑一声,他就知道会是这个后果,还好他早有准备。

只见周疏宁上前一步,解下背上的包裹,一脸肃穆道:“两道圣旨在此,西营县令曲明还不上前听宣!”

曲明有些迷茫,但是看到周疏宁真的拿出了圣旨,曲明也不敢含糊,立即几步上前,跪到了周疏宁的面前。

其他差役见县丞都跪了,也都面面相觑的跟着齐齐的跪了下来。

周疏宁和姜放相视一笑,姜放接过圣旨,宣读起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周氏嫡女疏窈,姿仪清婉,才华俊表……”

接下来,周疏宁接连宣读了两道圣旨。

一道是皇帝赐封周氏嫡长女周疏窈为太子嫡妃的,一道是皇帝让太子嫡妃周疏窈静思己过的。

圣旨读完,周疏宁又补充了一句:“我乃皇上亲封的太子正妃,生是皇家人,死是皇家鬼!太子有错,既已身死,一切由我这个做妻子的承担。我替太子在北疆思过,却有人想强娶皇家之人为妾,请问大人,这是不是欺君之罪?”

曲明趴跪在那里不敢说别的,只能缓缓点了点头。

周疏宁又义愤填膺道:“我与太子,虽尚未完婚,却是伉俪情深!太子犯了错,我一个内宅之人虽无权过问,却是有资格替他赎罪的。连陛下都亲自下旨,让我来北疆替太子思过,张鑫昌一个乡下土财主,有什么资格对我进行强取豪夺,违背陛下旨义,委身于他的后宅?”

曲明冷汗都流了一后背,心道不愧是能当太子妃的,这份胆识和口才着实让人佩服。

周疏宁接着道:“今日县丞大人若不给我做主,我便穿着这身陛下亲赐的囚服,爬也要爬到北疆北郡。先请郡守,再去书京城,我便是不信,一个乡绅欺压前太子嫡妃,这样的欺君之罪治不了!”

这一番话语下来,曲明要被吓瘫了。

他立即一个头磕到了地上,说道:“殿下息怒,臣这便去捉拿张鑫昌,还望殿下不要告到郡守那里。”

这件事一旦捅到郡守那里,他这县丞是别想当了。

可抓了张鑫昌,他这县丞也坐不稳,反正左右就是个死。

一时间曲明为难的跪在那里,去不是,不去也不是。

周疏宁冲姜放挤了挤眼睛,姐弟俩相视一笑,心道这事儿多半是要成。

不过做戏还要做全套,如果不是想到了两全其美的办法,周疏宁也不会走这一遭。

他缓缓叹了口气,上前扶起了曲明,哽咽道:“曲大人勿怪,若非走投无路,妇人也不会将这件事上告。那张鑫昌欺人太甚,明知我是太子遗孀,还这样对我。皇上对我网开一面,仍有舐犊之情,为何一个乡绅会欺我至此?”

曲明擦着脸上的冷汗,附和道:“殿下说的是,您说的是。”

周疏宁又道:“曲大人的顾虑我也知道,您是担心处理了张鑫昌,会被他背后之人牵怒吧?其实大人,这件事仍有两全之道。”

曲明一听,立即问道:“哦?什么两全之道?”

周疏宁低声在曲明的耳边说了几句什么,曲明的表情一开始是迷茫,后来变的佩服。

最后对周疏宁深深一揖,由衷道:“太子妃殿下真是大才,不愧为京城第一才女之名,下官佩服至极。”

东方太阳已经完全升起,张家大宅,张鑫昌一身大红喜袍,装模作样的来到了洞房。

口中念念有词道:“小美人,我来啦!”

结果一揭盖头,一张菊花老脸出现在了他的眼前。

吓的张鑫昌瞬间跌坐到了地上,后退两步颤抖着手指道:“你你你你,这这这这……这罪太子的口味为何如此这般的……让人难以捉摸?”

与此同时,十几名衙役宣读着皇帝的圣旨,飞快的跑遍了整个西营县的大街小巷,结尾都会带上一句:“县丞曲大人感念周氏忠贞,特为罪太子遗孀设立贞洁牌坊一道。望罪太子遗孀勿忘陛下旨意,替罪太子及周氏一族静思己过!感念隆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