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他穿女装流放后,撩动了冷情太子/穿成流放太子妃(175)

作者: 顾婼婼 阅读记录

那张纸不是交给长孙清明的那张,而是自己最初绘制的。

长孙清明的脸色却看不出好转来:“不论是哪里出了问题,都说明我们做的防护力度还不够。这次要多谢刘侯爷,下次,可能就没这么幸运了。”

关内侯杵在那里,有气无力的靠在长孙璟的身上说道:“树大招风,你手上这个东西,不交给真正有力量的人是护不住的。如果长孙清明还在的话,你自然不用怕什么。如今长孙清明不在了,你手上握着这么个东西,怕是不安全。”

怀璧其罪的道理周疏宁还是知道的,但他倒是不害怕。

长孙清明就在自己身边,他自然能护自己周全。

果然旁边长孙清明说道:“我自有办法能保护他,这一点不劳侯爷费心。”

关内侯倒也没有反驳长孙清明,只对周疏宁道:“如果你这里有任何需要帮助的,都可以来关内侯府找我。既然你是我的合伙人,我便不能让你出意外。”

周疏宁十分感动道:“多谢侯爷,疏窈铭感五内。”

关内侯却摆了摆手:“也别太乐观,我总觉得近日北疆聚集的人物太多了。水被他们搅的很浑,大概是要出事。”

一直未发一言的长孙璟突然开口道:“北疆要乱了,也不知道皇兄那边有没有应对策略。”

长孙清明却突然对关内侯一笑,说道:“二位,有没有兴趣合作一把?”

谁料两人却都异口同声的拒绝了:“不必。”

周疏宁:……还真是夫夫同心啊?

关内侯开口道:“你的身份太敏感,我们可以置身事外,却不能助纣为虐。”

长孙清明冷笑道:“哦?二位觉得我是那为祸天下的纣?”

关内侯道:“你的身份是烨亲王的私生子,是让这大晏内乱的因素之一。所有会让大晏乱起来的人物,我们都不会与之合作。”

长孙清明却是气势十足的说道:“如果我说,我才是这大晏唯一能稳定朝局的人呢?”

第136章 你会不会不要我了

关内侯却是满含鄙夷的说道:“你真当自己取得了太子遗妃的欢心,便能与长孙清明相媲美了吗?别做梦了,他的才能在我之上,武功在阿璟之上。你若是聪明人,就别做这种春秋大梦。”

周疏宁:……侯爷,您对前太子的评价是不是过高了?

长孙清明却是意料之中,淡淡扫了一眼关内侯道:“看来你对夏言暖的爱屋及乌已经没救了,既然有了新人,就不要一直恋着旧人了吧?”

他父皇倒也不算大猪蹄子,若不是迫于无奈,且先前的几个妃子都是他母妃亲手挑选的,夏言暖过世前长孙烨也绝无立妃的念想。

可惜母后命不好,就这么早早的过世了。

但斯人已逝,活着的人倒也不必再沉浸其中,这样对谁来说都不是好事。

关内侯却摇头否认:“若是言暖刚过世那些年,我心中确实有对她的感情因素来看待长孙清明的意思。但如今,我心中对她早已亦师亦姐亦良友。不要用狭隘的心胸来揣度我,长孙清明如果没有这么优秀,也不会在十八岁便监国理政。由他牵头创办的大昭狱,不知破获了多少冤假错案。让整个大晏的百姓求诉有门,不让朝廷成为瞎子聋子。除此之外,他还减免赋税劳役,将囤田囤兵制发扬利用,亲自带兵入北疆掣肘北辽莽骑。如果他都不能算天纵英才,那这世间便不配有人为储!”

慷慨激昂的一番话,让周疏宁怔在了当场,心道侯爷你先别激动,你眼前怼你的这个人正是你口中的天纵英才。

长孙清明听罢,眼中终于露出了不一样的神色,点头道:“看来,侯爷对长孙清明确实很看重,倒是我小人之心了。也罢,我给你看一样东西,侯爷再决定是否支持我。”

说完他掏出一个信封,随手丢给了关内侯。

关内侯皱眉,只是接过信封看了一眼,心中便是一震,随即将信封放进了怀中,又对长孙清明轻轻一揖,说道:“全凭阁下调遣。”

说完他拉起长孙璟的手,两人一起走出了长孙清明的房间。

直到那二人离开了,周疏宁才一脸好奇的看向长孙清明:“你刚刚给了他什么东西啊?为什么关内侯看了一眼就凭你调遣了?”

长孙清明如实答道:“是他写给我母亲的告白信。”

那是关内侯第一次鼓起勇气给心爱之人写信,却一直没有得到回应。

如今拿到信以后他才知道,夏言暖根本就没拆开那封信,从始至终,她只是把小刘安当成弟弟来养。

关内侯在看到信的一瞬间就彻底释怀了,夏言暖也终于成为他心里永远的过去。

马车上,长孙璟问关内侯:“你决定加入这乱局之中了吗?”

关内侯的眼神有些闪躲,随即看向了长孙璟:“若是你不希望我卷进去,我便不再理会这些琐事。”

长孙璟却摇了摇头:“你是什么样的人我还不了解吗?当年我说过很多次,让你随我而去,舍去这些纷纷扰扰,你不都我行我素的留在了朝中?后面的避世,也是太后授意的吧?你是她唯一的侄儿,太后想避锋芒,你这个亲侄儿自然也得退居。不然你们刘氏,又有功高盖主的嫌疑了。但现在的情况不同了,太后年事已高,近十年不问朝政了。你若有心出山,我全力支持你。只是我身份特殊,不宜过于出头,未来我便是你背后的男人。为你烹茶煮酒,也算夫唱夫随。”

关内侯十分意外的看向他,问道:“你……不再向往你的江湖侠客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