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穿女装流放后,撩动了冷情太子/穿成流放太子妃(18)
刚刚的一切被他听在耳中,只觉得自己对这个太子妃的了解还是太少了。
往日只知道她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是个京城远近闻名的才女。
如今看来,她对操控网络人心一道上,倒也颇有专长。
金虎这会儿也回来了,他手上捧着一块热腾腾的豆腐,一脸喜色的说道:“主子,今晚小的也给您炒一个麻婆豆腐!”
长孙清明皱眉,淡声说道:“什么麻婆豆腐?”
金虎绘声绘色道:“主子您有所不知,太子妃殿下所创的豆腐四吃,其中一道就是麻婆豆腐。味道辛香甘美,吃到嘴里微微麻,简直人间美味!”
长孙清明对吃食一道并不感兴趣,只道:“食物,果腹即可,没必要整那些没用的。”
金虎嘴里应着,却并不赞同自家主子的想法。
民以食为天,食之一道,那可是与天同样重要的。
他看着手上买豆腐时送的食谱,念念叨叨道:“好,主子您只需办正事儿,剩下的交给小的。”
竟需要胡椒与花椒,花椒还好说,胡椒还真不好买。
其实周疏宁做的麻婆豆腐已经是精简版了,因为这个阶段的古代尚没有辣椒,辣椒是宋朝才传入中国的。
胡椒与花椒少了几分意思,但与平日里吃的相当寡淡的北疆饮食一比,确实算是刺激味蕾的存在。
长孙清明又问了一句:“我吩咐你做的事做的怎么样了?”
金虎应道:“主子放心,小的已经把官道的重要交通要塞都留下了金梧卫的秘语标志,只要有兄弟看到,就一定能想办法跟您联络。”
长孙清明点头,便又继续练起武来。
隔壁院子,周疏宁正在教微雨和赵大娘豆腐的各种做法。
因着赵大娘家院落简陋,灶房只是在外面搭了个凉棚,所以并不存在任何密封性。
饭菜一熟,那香味儿便随着风儿飘散到了隔壁院子。
正在习武的长孙清明皱了皱眉,只觉得这香味实在少见,饶是他在宫里吃惯了山珍海味,也从未闻见过这样的美味。
这时又有另一股饭菜的味道传了过来,是金虎也在生火做饭了。
只见金虎呛的一边咳一边把一碗烧的黑糊糊的东西盛了出来,一边盛一边发出了灵魂质问:“我明明是按照菜谱上做的,怎么就是不对?哪里出错了?”
长孙清明看着他那一碗黑白相间的不明物体,只淡淡说了三个字:“倒了吧!”
以后再训练手下,得让他们学着点儿做饭。
金虎做的哪是饭,分明就是在制毒。
金虎笑的一脸尴尬,说道:“主子您等着,小的去隔壁买点儿!”
说着他便披上易容,推门走出院子,朝隔壁走去。
周疏宁还在那里现场讲解:“炒菜讲究的是火候,油不能多也不能少。现如今我们吃的都是荤油,放汤勺的半勺即可……”
他话音未落,就听到有人在敲门,抬头便见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端了个碗,朝他笑眯眯的问道:“这位小姐,可否买点吃食?老仆不会做饭,怕是要饿着我家少爷了。”
周疏宁看了一眼他那个大海碗,心道你家少爷饭量不小哇。
不过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他招了招手道:“老伯别客气,都是乡里乡亲,恰好今日我们多做了些。您看看挑些合口的,全去吃便是了。”
金虎一听,立即一瘸一拐的走了进来,一边盛菜一边道:“那怎么好意思呢?真是感念小姐。若是小姐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可以去隔壁找我们家少爷。少爷自幼习武,别的不敢说,为小姐看家护院还是不成问题的。”
周疏宁也没多想,只道:“原来是邻居,那敢情好,以后就互相帮衬着了。”
金虎端了满满一尖碗的菜回到了隔壁,一边流着口水一边招呼自家主子:“主子快来尝尝!殿下这手艺真的绝了!闻着可真香呐!”
刚刚的一幕,长孙清明扒在墙头上都看到了。
想不到这周氏嫡女,还真是个慷慨仗义的。
第13章 邻里之间 常来常往
原本说着“食物,果腹即可”的长孙清明闻到那让人馋涎欲滴的美食佳肴后也忍不住扔了长剑坐了过来。
一边接过金虎递过来的筷子,一边听墙另一边周疏宁的介绍:“色、香、味俱全的菜肴,才能算得上上上品。你们觉得怎么样?”
长孙清明夹起一口煎的焦香软嫩的香煎豆腐,连日来逃亡的疲惫仿佛一扫而光。
又听墙另一边周疏宁接着道:“好的美食不但可以填饱肚子,还能愉悦身心。民以食为天,你头顶上的天,可不能一直阴云密布。”
赵大娘和微雨连连称赞,连一墙之隔的金虎都跟跟着鼓起了掌:“主子,太子妃殿下真的兼具才情与质朴,可以说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来日您翻身复位,可万万不能亏待了这位太子妃。”
此时的长孙清明对这位太子妃仍然无甚好感,其实在赐婚的时候,他对周疏窈就是一副可有可无的态度。
因为她目的性太强了,他有幸偷听到过她和下人的谈话,大概意思是她从八岁起就对太子妃之位志在必得,如今终于了却心愿。
本来长孙清明对这位太子妃还是有些期许的,但在听到她说那样的话以后,瞬间就觉得兴致缺缺。
一个人有野心并不是什么坏事,但算计到他头上了,怎么都不可能产生好感。
这时一墙之隔的周疏宁又道:“荤油虽香,却也不是上佳。改天我们再收些花生回来,我来教大家做植物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