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他穿女装流放后,撩动了冷情太子/穿成流放太子妃(224)

作者: 顾婼婼 阅读记录

长孙清明一脸无语,说道:“我说什么了?微雨真的有事找他,不信你跟过去看看。”

姜放倒也没那么无聊,一边烤肉一边道:“听说没有?皇上近日称病,嚷嚷着要立储的那些大臣据说天天在宫门前请命。”

长孙清明掀了掀眼皮:“你人在北疆,消息还挺灵通?”

姜放答:“曹将军说的,曹将军说,皇上可能要顶不住压力了。只是几位皇子实在有些……你懂的,所以皇上迟迟不肯立储,也是想看看新得的两位皇子成色怎么样。”

长孙清明:……有你这么形容皇子的吗?

姜放却又真情实感的叹了口气:“可惜,长孙清明死了,他为什么要死呢?当初我们姜家家主一心想跟着他建功立业,把几个叔伯全都安排进了太子麾下。如今也只能呆在这北疆,再也没有翻身之日了。”

长孙清明忍不住问了一句:“那你恨他吗?”

姜放把烤好的一串肉放到盘子里,十分随意的答道:“不恨,其实我还要谢谢他的,否则我也不可能与表姐走这么近。哦,我要说的不是这个。我想说的是,如果长孙清明还活着,皇上就不会这么纠结了。毕竟他这么优秀,天下交给他,定能安邦定国平天下。”

长孙清明也是意外,他没想到姜放对他的评价如此高,刚要再问一句什么,就听到门外又有人声传来。

长孙清明和姜放喊来了金虎,让他帮忙看着食物,便相携去了门外。

周疏宁听到有人叫门,已经带着微雨来到了门外。

只见门外有一顶木质小轿,轿帘是深蓝色,绣纹也是庄重的缠枝莲纹,猜测应该是位长者。

如周疏宁所料,界帘打开,果然是一名年长妇人。

妇人长的很端庄,五十岁左右的模样,手上柱着一根拐杖,拐杖上还坠了流苏。

来者是客,周疏宁十分客气的上前对妇人福了福,开口道:“请问老夫人是找我吗?不知老夫人是何人?找我又有何事呢?”

妇人一派威严的坐在骄子里,下巴朝周疏宁指了指,开口问道:“你就是那流放到北疆的周疏窈?”

周疏宁一脸迷茫的看向左右,心道这到底又是谁?

他那位嫡姐真是好本事,惹了一个又一个的大人物,全都让他来擦屁股了。

旁边长孙清明小声的提醒了一句:“当今相邦卢定坤之妻,卢卓之母,皇上亲封一品诰命夫人。”

周疏宁听罢心想完了,郡主还只是从一品,她这个县主是正二品,来了位一品诰命夫人,这是来给她下马威的吧?

卢夫人并未下轿,看脸上的表情应该不算太好,只是用拐杖指了指周疏宁又说了一句:“你既已指给了长孙清明,便该恪守妇道,不要朝三暮四,勾引别家儿郎了。”

周疏宁:……不是,这老太婆,干你屁事?

我勾引你家儿郎了?

等等,好像……还真勾引了他家儿郎。

第178章 你别给我当缩头乌龟

想到上次在美人关卢卓质问自己的样子,周疏宁就一阵头皮发麻。

谁料这卢卓却是个没出息的,竟然搬出老母亲来说事?

周疏宁仍是十分有礼貌的朝那位诰命夫人一揖,开口声线得体的说道:“宁安见过卢老夫人,老夫人万福金安。”

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卢老夫人看到周疏宁这么有礼貌,气势上倒也没有继续居高临下,只是依然咄咄逼人。

周疏宁见她点头,开口诉苦道:“老夫人,求您管管卢公子吧!他再这样下去,宁安也很难做人了。”

这一招恶人先告状,倒是让卢老夫人有些措手不及,当即便怒道:“怎么?你主动与他书信往来长达半年之久,你的信我都带在身上呢,宁安县主可要听听吗?”

周疏宁心道还是别了,当众读别人情书,那可是社死中的社死。

好在周疏宁心大,就赌周疏窈一个闺阁女儿,不敢写的过于大胆,无非就是些风月雅事的暗示。

当即幽幽叹气道:“当初的事,是疏窈年少无知,谁让卢夫人生了这么好一个好儿郎,让京城贵女纷纷仰慕。”

不论如何,先给对方拍几个马屁,面子给够再说。

果然卢老太太的怒气被压住,转而凉凉道:“怎么?这事儿还得怪我不成了?”

周疏宁立即摆手道:“不不不,老夫人德才兼备,教子有方,怎么能怪您呢?只是……此事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在我被封为太子妃的时候,便已与卢公子再无交集。疏窈身受皇命,身不由己,谁料造化弄人,此时已身居北疆。那日卢公子找到我,非要与我分说当年之事。若当年书信往来中真有那么三分情意,如今事隔数月,也早是昨夜之流沙,随风而去了。疏窈自知身份卑微,又有太子遗妃的身份在。只求卢公子可以觅得良配,不要再与我牵扯不清。老夫人您也看到了,我是个不详之人,夫君命丧火海。哪还有心思,再与卢公子续前弦呢?”

这洋洋洒洒一番话,既没有否认之前书信往来的事,也没有为自己私自与外男书信往来而辩驳,反倒是大大方方的承认了。

顺便还说明了一下缘由,告诉卢老夫人现在是你儿子缠着我,你最好管管他。

不远处,抱着树干看热闹的萧王夫妇正伸着脖子往前看去。

萧王问道:“怎么样?卢老夫人向来厉害,有没有把那丫头打趴下?”

萧王妃把他脑袋扒拉开道:“你别挡着我,没听到那丫头说什么吗?当年与卢卓书信往来的事也认下了,如今是卢卓剃头挑子一头热。还说让卢老夫人管好儿子,这一套一套的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