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穿女装流放后,撩动了冷情太子/穿成流放太子妃(338)
后面那句是太后自己的碎碎念,因为连她自己都几乎忘了自己曾经做过的事。
但却永远忘不了,自己为此受良心谴责的二十几年。
太后微微叹了口气,拍了拍他的手背道:“你给我的养生食谱,吃了以后竟能睡一整夜了,你是我的福星呐!”
周疏宁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您这么说,宁安是真的当不起,这都是太后自己的福泽。”
其实是太后之前亏空的太多了,尤其她有几年每日除了抄经就是窝在凤台寺念经祈福,其实对身体并无好处。
人要晒太阳,要运动,要吃营养均衡的食物。
周疏宁给她制定了详细的作息周期,还给她搭配了养生食谱,荤素不忌,这才让太后的身体好转起来。
送走了太后,周疏宁的心思却飘忽不定起来,直到长孙清明归来,他仍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样。
长孙清明见状便将他拉上了马,两人一骑打算出去散散心。
随着马儿的颠簸,两人一起来到了位于南郊的一片桃林,天入黄昏,桃夭灼灼,长孙清明问周疏宁:“有心事?”
周疏宁答:“倒也不是,我只是在好奇,太后早年究竟做过什么亏欠良心的事,以至于她半生都要在凤台寺度过?”
第279章 四时和顺,五谷丰登
长孙清明将马儿临风而立,整日不着家的灯下黑不知道什么时候跟上来的,也一副威风凛凛的立在了马前。
桃花含苞待放,正是人间三月天,暖而不灼,四处皆是美景。
长孙清明听了周疏宁的话后道:“原来你是在为这件事而忧虑?”
周疏宁答:“我这不是忧虑,只是在想一件事的时候,容易沉浸其中罢了。”
长孙清明下马,又将周疏宁扶了下来,随意的将照夜白扔在那里,马儿便和灯下黑追逐嬉闹起来。
两人在桃林中散步,难得的一派闲适与悠然。
长孙清明问:“你是从太后那里听说什么了?今日皇后没在你那里讨到好处,应是太后为你解了围吧?”
周疏宁俏皮一笑:“用婆婆的婆婆来对付婆婆,有什么不对吗?”
长孙清明忍不住轻哂:“确实,皇后还是忌惮太后的,那可是上一代的神。”
关于太后,周疏宁听过的就是长孙清明所说的那桩离奇的国界堪定案,就连皇帝都莫名奇妙的死在了大殿上。
周疏宁问:“除了上一代的神,关于太后,你还有什么知道的吗?”
他之所以这么问,自然是想了解太后的过往秘辛。
但那毕竟是上一代的恩怨情仇了,长孙清明多数也是从从前的老嬷嬷口中知道的,他想了想,开口道:“有个人应该能和你讲讲。”
周疏宁问:“谁?”
长孙清明答:“疯婆婆。”
周疏宁意外的听着这个名字,犹记得他第一次入宫,有个疯婆婆向他指点,还说那个人把命都给了他,当是对他珍惜万分的。
当初周疏宁只觉得那是个奇奇怪怪的老人家,甚至恍然以为那只是一场梦。
此时长孙清明重新提起这个名字,周疏宁问道:“所以她也是你的人,对吗?”
长孙清明摇头:“她是母后的人,母后真正的贴身管事嬷嬷。”
周疏宁了然:“那我们现在便进宫吧?”
长孙清明意外道:“这么着急?我带你出来散心,就是为了让你好好看看这边的风景,让你的心里少些忧思。你倒好,才刚到,便又要回去了?”
周疏宁道:“你又不是不了解我,一件事压在心里,晚上注定睡不好。”
长孙清明明白,便吹了一声口哨,召来照夜白,又带着周疏宁回了皇宫。
回来的时候已经入夜,皇宫虽未宵禁,却也已经关了宫门。
此行他们为的是私事,不好劳师动众,长孙清明便带他去了东宫的侧角门。
再经由东宫的某处小径入宫,方便的很。
这次再入东宫,周疏宁看着那个大殿内心便有些荡漾,他清了清嗓子遮掩着自己的尴尬,殊不知长孙清明也有同感。
他拉着周疏宁的手,小声道:“上次我们来打卡的时候,阿宁体验度如何?”
周疏宁脸上一阵热烫,只是轻轻嗯了一声。
这一声赞同,已经给了长孙清明无尽鼓励,他随即轻讪道:“那我们下次再来重游一番如何?”
周疏宁嘶了嘶,无语道:“殿下,咱们今夜可是来办正事的。”
长孙清明低低一笑,应道:“好,疯婆婆的住处并不远,只是不知道她此时在不在住处。”
自从夏皇后过世以来,疯婆婆便不再过问宫中的一应事务。
就连尚还年幼的太子也不再管,全身心的蛰伏在位于东宫西北角的残破院落里,过着人不人鬼不鬼的生活。
有人说她是忠仆,接受不了主子的病逝,精神受到了打击,所以才会变成这副疯疯癫癫的模样。
皇上也感念于她对夏皇后的忠心,允她在宫内养老,并给她配了四名小宫女。
谁料不出三月,四名小宫女便有一名被吓出了失心疯,另外三名也被吓的不再敢在这处院落里呆着。
皇帝念及旧情,还曾来探望过她,见她除了疯疯癫癫外生活倒是能自理,便没再管过她,只准她自由在宫里游荡。
好在这位疯婆婆也不是没有分寸的人,她疯归疯,却从不去各宫院闹事。
甚至过了十年八载,众人几乎要忘了宫里还有这样一位疯婆婆。
她潜伏在深宫角落里,仿佛幽暗深夜里的一抹孤魂,不知道在等什么,却一直在坚守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