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他穿女装流放后,撩动了冷情太子/穿成流放太子妃(375)

作者: 顾婼婼 阅读记录

长孙清明把视线放到了周疏宁申论的第五点上,只见他第五点所写的论点正是解放妇女思想,让她们从后宅中走出来。

对于卢老相邦的看法,长孙清明也是理解的,他是老派儒学的忠实拥趸。

认为妇人就该恪守妇道,相夫教子,走出后宅那还得了?

而且妇人本身就柔弱,与男子混迹在一处,也易使男子心猿意马,无心政事。

长孙清明却十分不认同,男子心猿意马那是男子的问题,却要怪到妇人身上,可以说是相当不讲道理。

正如自己此刻满脑子都是周疏宁,难道这也是周疏宁的错吗?

自然不是,都怪自己色欲熏心。

长孙清明惊觉自己发散思维了,他清了清嗓子道:“那便请诸位士子上殿吧!”

其实这也算是一个小型的殿试,本来应该由皇帝亲自考教他们的学问,但皇帝如今躲懒,天天借口头风发作不想上朝,这件事便全权交给了太子。

也是因为前几日太子请了婚假,皇帝接连上了半个月的朝,整个人都开始抗拒。

太监拖长音调高声喊道:“宣,今科士子上殿。”

殿外,周疏宁和吴千云等人已经等了足足半个时辰,听到太监宣见后他们立刻开始整理衣冠,并排进了大殿。

周疏宁和其余士子站在一起,躬身朝长孙清明行礼。

长孙清明目光灼灼,眼神仿佛粘在了周疏宁身上。

周疏宁暗呼不好,臣服期不是已经过了吗,怎么你的眼神还是这么赤裸裸?

随即一个眼刀飞过去,长孙清明清了清嗓子,开口道:“众士子平身。”

第312章 小舅子真是博学多才

周疏宁眼观鼻鼻观心,这不是他第一次上朝了,却是第一次以这样的身份与长孙清明交流。

这小子一副昏君样,这让他对大晏的未来捏了一把汗。

好在长孙清明也只有在对上他的时候头脑不清晰,在面对其余士子的时候可以说是相当睿智了。

接连接了十几个问题,把其余士子问的哑口无言,唯有吴千云还算像样,虽不能说对答如流,倒也算接上话了。

其余士子纷纷捏了把汗,其实他们并不是输在学识浅薄,而是见识少。

谁第一次对上太子都会紧张,尤其长孙清明问的还十分刁钻,他竟然问他们怎么看解放妇女出后宅这件事。

有位士子直言:“妇人出后宅,岂不是乱了人伦?”

直接惹的长孙清明勃然大怒,怒拍了桌子:“乱了人伦的是坏了法度的人,也是朝廷的监管不利,更是我们对弱者的保护程度太低。若是妇人出后宅便是坏了人伦,岂非抹消了那些巾帼英雄的存在?”

年过四十的士子可能是被太子的大怒给吓着了,竟然扑通一声跪到了地上,整个人控制不住的哆嗦了起来。

周疏宁捂脸,朝长孙清明挤眉弄点:看看你搞的什么事儿?还不快下来把人给扶起来?

像他们这种年龄较大的士子,读了几十年圣贤书,其迂腐程度已经腌入了骨髓,不是你三言两语他便能改变看法的。

长孙清明见状轻笑了一声,缓缓步下台阶,亲自将士子扶了起来:“江士子不用太过紧张,这只是一个普通的争论罢了。是本殿没有把控好分寸,让士子受惊了。”

姓江的士子说话嗑嗑巴巴:“学生不敢……学生不敢。”

长孙清明道:“其实江士子说的也没有错处,往前法度跟不上,女子只能庇护于后宅。若是大晏上下政通人和,人人开智,上下皆兵,对弱者妇孺的保护力度增强起来,也就不会有人这样想了。第一错的应是法度不至,第二错的才是有这种思维和想法的人。”

周疏宁:……你就不能不要提别人的错了?

江士子心里咯噔一声,心想这次怕是连二等之末都上不去了,只能入从进士。

长孙清明终于换了个人蹂躏,转头问吴千云:“吴士子在国策论中说,想要政通人和,则必须加大治理力度,是要扩充汉官?”

在汉朝之前,警察不叫捕快,而叫汉官,其实原著里作者用的乱七八糟,有时候叫汉官,有时候叫衙役。

只是那个时候仍未有完整的警察体系,地方上的制度全靠地方官员维护,而地方官员手上的兵丁也不太够用,可想而知能有多乱。

小吴想的挺周全的,这一点确实需要加强。

吴千云答的十分得体:“是的殿下,学生赞同法家学说,唯有将人约束于方寸之中才能让他们有所忌惮。而用来约束暴民的,除了法度之外,还应有维持法度之人。若是地方上能有更多的人来维持民安,人人能尊衬法度,夜不闭户的大同之境也是有可能实现的。”

周疏宁忍不住缓缓点了点头,长孙清明看在眼里,赞了一句:“好!那吴士子来说说,当如何完善汉官?”

吴千云清了清嗓子,小声道:“这……”

长孙清明冷冷了哼了一声:“怎么?吴士子是没有想法,还是不敢说?”

不知道是不是形成了条件反射,太子一怒,旁边的江士子便吓的有些哆嗦。

周疏宁也给吴千云捏了一把汗,谁料小吴却面色从容,勾唇笑道:“自然不是的太子殿下,学生以为,想要完善汉官,首先要在各地方衙门设立相应的所属机构。咱们大大晏的地方官员最低为县丞,便可于县丞设立汉官头目,下辖汉官若干,各人负责各处,将民安落实到个人。若出了事,则问责到个人……”

听着吴千云头头是道的侃侃而谈,周疏宁的表情越来越好看,连连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