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穿女装流放后,撩动了冷情太子/穿成流放太子妃(464)
这话不能按照表面的意思来听,得按照它暗含的意思来翻译:我劝你最好考虑清楚了,如果你敢背叛我,你老子娘就都活不成了。
肖春笙自然是害怕的,她抬头看向长孙清明,长孙清明冲她点了点头,悄悄从袖口中亮出一个小布老虎。
大宫女认出了,那个小布老虚是小妹妹的。
她当即松了口气,开口道:“娘娘对春笙的确有知遇之恩,但奴婢实在不想看娘娘再错下去了。有些事,您不该插手,也不能插手!尤其是太子妃和小皇孙的事,皇嗣于国祚延续,于百姓百官,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且太子妃天性纯善,为百姓做了那么多好事,您万万不该容不下她。”
皇后气的脸都白了,猜到大宫女可能有了帮手,心里却又后怕,肖春笙可是知道她多数秘密的,万一她把自己做的那些事全都抖了出去,恐怕自己基本在这皇宫无法立足了。
但事情到了这一步,皇后也没有怕,顶多把她打入冷宫,永不复后位,所以她有恃无恐,就因为大晏对皇后的优待祖训。
长孙清明接过大宫女的罪己书,点头道:“听到了吗?既然如此,那便由皇后娘娘的贴身宫女来带路,前去中宫搜查证据吧!”
身后的金梧卫听罢齐声应了一声:“是!”
皇帝左看看,右看看,心里嘀咕着自家儿子今天是要搞大动静了?
其实他也早就看皇后不顺眼,但祖训就是他的掣肘之处,查起来终归没办法放开手脚。
但儿子去查就不一样了,他是大晏太子,自有责任肃清君侧。
皇后却跪在皇帝面前流泪哭诉:“皇上,臣妾自认为这些年来尽心尽责的养育太子,却不想他成人后第一剑便挥向我。臣妾冤枉,臣妾天大的冤枉。活着这般难,不如这便让我去见夏姐姐吧!”
这时四皇子长孙清晖不知什么时候冒了出来,他上前一把搂住赵皇后,边哭边道:“父皇,如果母后犯了错,您要罚便罚我吧!都是儿臣的错,是儿臣身体不好,不能在父母面前尽孝。”
四皇子已经八岁了,很多事懂了,却又处在懵懂无知的地步。
而且长孙清晖被皇后保护的很好,加上体弱多病,再加上各个老师的悉心栽培,其实是成长的非常善良的孩子。
他端端正正的跪在皇帝面前,怎能让皇帝不心疼。
皇后见儿子来了,也不寻死觅活了,只是一把抱住长孙清晖,焦急道:“谁让晖儿过来的?大人的事,不要牵扯到小孩子!”
长孙清明见状也对侍卫说道:“送四皇子回去!”
长孙清晖却上前抱住了长孙清明的大腿道:“太子哥哥,太子哥哥,太子哥哥你最疼我了,你也最心疼母后了。母后她是不是做错事了?哥哥你曾说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是不是母后改了就可以不用受罚了?”
长孙清明看到瘦小的长孙清晖也十分心疼,他对皇后的发难,并不想连累这个年幼的弟弟。
当初他出生时,瘦瘦小小一个,不及普通婴儿一半大小。
许多人都以为他活不成,但他四处寻访名医,最终还是在各种汤药的并济下,将这个弟弟养活了。
长孙清明捧住他的脸颊,说道:“清晖,你现在还小,有些道理你不懂。也许你长大以后就明白了,可能那个时候你还会怪我,但我有理由不得不这样做。”
长孙清晖的眼泪流了下来,问道:“哪怕我跪下来求太子哥哥,也不能宽恕母后的错误吗?”
长孙清明闭上了眼睛,不敢去看长孙清晖单纯的眼神。
皇帝知道,这个时候不能让小孩子添乱,便吩咐太监:“把四皇子带去余贵妃处照料,告诉余贵妃,一应照应如亲子。”
皇后的心咯噔一声沉了下去,一脸不敢置信的看向皇帝,问道:“皇上,您这是什么意思?事情还未有定论,您便要把皇儿交给余贵妃照料?他……他身子虚,旁人怎么可能照顾得好?”
皇帝十分烦躁的挥了挥手道:“余贵妃生了三个孩子,她带孩子比你有经验!”
皇后不想计较谁带孩子有经验这件事,那余贵妃本就与她不对付,若是四皇子落到她手上,还能有好日子过?
纵然有皇上在,她不敢对四皇子如何,但就凭余贵妃那废物模样,怎么可能带得好四个孩子?
皇后想说什么,这时大宫女肖春笙却带着一行金梧卫出来了。
皇后知道自己宫里是搜不出证据的,但既然肖春笙背叛了她,肯定会和长孙清明的人里应外合。
果如她所料,金梧卫抬出了她心爱的妆奁,于妆奁暗格中搜出一包草药,而那包草药正是与她让春分和秋分给太子妃喝的一模一样。
第394章 皇后一看清长孙清晗的脸
皇帝看了那包草药,又问皇后:“你还有什么话可说?”
皇后冷冷的站在那里,竟然还笑了一声,说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我没想到,我的贴身大宫女竟然还伙同外人来栽赃陷害我。”
大宫女跪到了皇帝的面前,赌咒发誓道:“奴婢没有栽赃,这些都是事实。春分和秋分也是被皇后娘娘派去太子府的,就是由她俩借由两名太子侧妃之手将药给太子妃喝的。太子妃对太子侧妃不设防,这才着了道。”
皇帝缓缓点了点头:“那便传两位太子侧妃前来问话吧!”
杨氏姐妹早已候在宫中,很快便被请到了皇帝跟前。
她们的演技倒是也不错,战战兢兢的招认了春分和秋分的事,只是矢口否认知道那是毒药的事,只当是普通的安神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