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穿女装流放后,撩动了冷情太子/穿成流放太子妃(71)
她在前厅骂骂咧咧:“这个瘟杀的周疏宁,怎么就是不消停。你在北疆不好好流放,瞎折腾的个什么劲儿!”
这件事若是被皇上看出个端倪,别说周大人复归朝堂了,他们全家都得跟着赔上小命!
但是人类的悲喜并不互通,后院的黎姨娘却是欣喜异常,她拉着女儿的手一脸喜色道:“安儿,你哥哥回来了,你哥哥被皇上召进宫了。”
周疏安一听也特别高兴:“真的?那真是太好了!”
黎姨娘点头:“今日一早你槿心姨妈托人捎来的信,说是他做得一手好菜,皇上钦点他为太后做寿宴。”
周疏安有些奇怪的问道:“哥哥……什么时候会做菜了?”
黎姨娘也有些奇怪:“许是去了北疆,跟那边的人学的吧?”
周疏安天生聪明伶俐,却摇着头道:“不对,做饭岂是一朝一夕能学会的?哥哥这才去了几个月?去的时候刚过年,这会儿也才四个月不到,定是哥哥遇到高人指点了。”
黎姨娘点头着:“都好,都好,只要你哥哥能回来,娘做什么都可以。”
她宁愿去流放的是自己,代替儿子受这些的苦,每每思及他在北疆吃不饱穿不暖,黎姨娘都像心头被钝刀子剜肉一般。
周疏安问道:“那姨母有没有说,哥哥什么时候能出来?”
黎姨娘摇了摇头:“没说,但总有机会吧?你姨娘说会替我们去看看他,也不知他瘦了没有……你看看我,北疆那种地方缺吃少穿的,定是瘦了不少。”
周疏安的眼圈儿也红红的,说道:“娘您千万别担心,哥哥既然平安来到了京城,说明际遇是不错的。否则怎么会有人传出他是北疆食神?前院使过的那些伎俩,哥哥定也拿来用了。”
周疏安小姑娘也是见识过周疏窈怎么给自己炒作的,她其实挺不理解的,做天下第一美人就这么好吗?
人都是会被声名所累的,有了声名身上便有了担子。
而且如果德不配位,很快就会被打回原形。
但是哥哥就不一样了,哥哥是为了活命,她永远支持哥哥的做法。
不得不说,周疏安小姑娘,真真是国际驰名双标。
皇宫里,周疏宁已经给皇帝做好了两菜一汤,并一道主食。
主食他做了炒丁丁面,里面放了肉丁和菌子,还放了他吊了好几天的肉汤。
几道菜端上来,皇帝看着那几样食材变成了一个好奇宝宝。
他特意把周疏宁叫到了面前,指着那腐竹道:“这是何物……这是何物……这又是何物?”
周疏宁一一作答:“皇上,这是腐竹,黄豆制成。这是面筋,小麦制成。至于 这个嘛……这个其实是奶疙瘩,太后不食肉,但人是杂食性生物,不食肉营养终究是跟不上。多食奶制品,豆制品,可以增加身体的营养。”
他一通营养来营养去,把皇帝都给唬住了,又问他:“何为营养?不吃这些东西又有什么影响?”
周疏宁解释:“这营养嘛……就是人活着所需要的各种养料,只有吃全乎了,人的身体才更壮实。如果饮食结构单一,那人便没有精气神儿。”
皇帝一听,立即道:“朕就说嘛,太后她老人家不吃肉,不吃肉那能有力气?”
周疏宁不敢跟着皇帝一块钱编派太后的不是,只道:“不吃肉的话,多吃蛋奶类和坚果也可。”
皇帝连连点头:“好好好,你把这些全记下,改天说给太后听听。”
说完夹起一筷子周疏宁刚做好的食物放到了口中,皇帝的脸色瞬间就变的不一样了。
他尝了一口,又尝了一口,接着一口一口又一口。
周疏宁看着这幅画面只能想到一句话:好吃到根本就停不下来。
就连旁边的太监看了都忍不住惊叹:“这……皇上平日里素来不重口腹之欲,今日还真是奇了。”
第61章 太监说出大昭狱实情
直到吃的两道菜都空了盘,丁丁面也吃了大半,皇帝才终于停了筷子。
一边用太监递上来的湿手帕擦着手一边道:“这甜口的汤菜,朕是不习惯,想必太后定会喜欢。但其他两道,还有这个……这个叫什么?朕都十分喜欢!朕终于明白为何北疆百姓要叫你食神了,你做出的食物确实好吃,连朕这个不重口腹之欲的都被征服了。”
周疏宁谦虚的谢恩:“罪妇谢皇上赞誉,食神属实不敢当,只是于吃食一道上颇有心得罢了。”
皇帝又指着丁丁面问道:“这一道,朕隐约知道是怎么做的。应是小麦磨成粉再和成面,再切成这样的小丁是吧?朕在万国朝会的时候,有胡人献过类似的面食。当时只觉得新奇,也没觉得多好吃。如今想来,应是那帮子胡人不会做。还是咱们大晏人,做起饭来讲究和地道。”
周疏宁心想,果然不论是现代人还是古代人,都对自己的国家有很厚重的虑镜。
身边的太监还跟着附和:“就是就是,胡人会做什么呢?还是咱们大晏人,也只有咱们人杰地灵的大晏才能出食神呐!”
周疏宁也不说话,在旁边眼观鼻鼻观心,只道皇帝身边的打工人也不容易。
总之,皇帝这一餐吃的非常高兴,当即就拍板让周疏宁给太后准备寿宴。
可能是觉得自己白吃饭也挺不好意思,挥手还写了四个大字给他:食神再世。
这真是让周疏宁受宠若惊,他立即跪下谢恩:“罪妇多谢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是皇帝第二次听周疏宁这么喊,便好奇的问道:“万岁万万岁?有意思,你这是从哪儿学来的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