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门庶女:权倾天下(40)
街边的摊位一个挨着一个,卖着各种稀奇古怪的玩意儿。有造型精美的竹编器具,上面雕刻着栩栩如生的花鸟鱼虫,竹编艺人手法娴熟,不一会儿就能编出一只活灵活现的小鸟;有小巧玲珑的香囊,绣工精细,散发着淡雅的香气,香囊上绣着的牡丹、梅花等图案,寓意着吉祥如意;还有各式各样的小吃,热气腾腾,摊主们扯着嗓子吆喝:“刚出炉的梅花糕,又甜又糯嘞!”“新鲜的糖藕,快来尝尝!”梅花糕上点缀着红枣、果仁,糖藕里填满了糯米,咬上一口,甜蜜的滋味在舌尖散开。
林晚晚深吸一口气,空气中弥漫着的烟火气息和繁华味道让她暂时忘却了旅途的疲惫。“这临江城不愧是江南宝地,如此繁华,我们正好可以在此整顿一番,补充些物资再上路。”
林墨目光扫过街边的店铺,眼中满是精明:“我正想着购置些货物,带到塞北去,说不定能打开新的商路。塞北地处偏远,物资相对匮乏,很多在江南常见的东西,在那里都能卖出好价钱。”
小翠则被不远处的首饰摊吸引,眼神中满是期待:“小姐,我们能不能去看看那些簪子呀,好漂亮。”摊主见有客人光顾,热情地介绍着:“姑娘,您瞧瞧这簪子,这可是用上好的银打造的,上面的珍珠和宝石都是精挑细选的,戴在您头上,保准好看。”
苏御环顾四周,时刻留意着周围的动静,确保没有潜在危险,听到小翠的话,嘴角微微上扬,“买些也好,路上看着心情也愉悦。”
林晚晚笑着应允,四人便分头行动。林晚晚沿着街道漫步,路过一家又一家米铺,惊讶地发现,几乎每家米铺门口都张贴着醒目的告示,上面写着大大的“折扣”“进价出售”字样。有些米铺甚至还在门口摆上了大喇叭,老板亲自上阵吆喝:“大米甩卖啦,亏本大处理,走过路过不要错过!陈米清仓,价格低到超乎想象!”
林晚晚心中疑惑,凑近一家米铺,询问老板:“老板,这米怎么突然都打折卖了呀?”老板叹了口气,脸上写满无奈:“姑娘,这都是去年的陈米,眼瞅着今年的新米马上就下来了。要是不趁着这时候赶紧打折卖出去,这批米可就要砸在手里喽。今年江南雨水特别充沛,新米的产量预计比往年高不少,所以大家都急着把陈米脱手。”林晚晚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又和老板聊了几句,了解到不仅新米产量高,而且周边几个产粮大县的陈米库存也都不少,竞争十分激烈,所以价格才被压得这么低。
得知这个消息后,林晚晚当即在街边找了个茶馆坐下,点了壶茶,开始认真谋划起来。她先是在心里大致估算了一下从临江城收购陈米的成本,包括米价、运输到码头的费用。这运输到码头的费用里,雇佣马车的费用得根据路程和马车数量来算,每辆马车能装多少袋大米,车夫的薪酬又该如何支付,都得仔细考量。接着,她又思考起水路运输的成本,从江南到塞北,走哪条水路最划算,需要雇佣多少船只,这些船只的租金和船工的薪酬又该如何计算。不同的船行有不同的价格,而且运输时间也会影响成本,要是能和船行谈个长期合作,或许还能拿到更优惠的价格。
同时,林晚晚还考虑到塞北当地的市场情况。她在心里琢磨着,要以什么样的价格在塞北出售这些陈米才能既保证有足够的利润空间,又能吸引当地百姓购买。她想着或许可以先做些市场调研,了解塞北百姓对大米的接受程度和价格敏感度,再制定最终的销售价格。塞北多以面食为主,但随着人口的流动和商业的发展,大米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如果能把大米的价格定得比当地现有的粮食略高一些,但又在百姓可接受的范围内,同时保证大米的质量,应该能打开市场。
另外,林晚晚深知在运输过程中,粮食的储存和保鲜至关重要。她回忆起之前在家族生意里了解到的一些粮食储存方法,思考着如何在这次运输中应用。比如,要保证船舱的干燥通风,防止大米受潮发霉;可以在船舱里放置一些生石灰来防潮,每隔几天就得检查一下生石灰的状态,及时更换;还可以定期检查大米的状况,看看有没有出现虫害或者变质的情况,一旦发现问题,就得及时采取措施解决。
等一切在脑海中梳理得差不多后,林晚晚决定先去找林墨商量。林墨是个生意人,在商业谋划和成本核算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或许能给她提供一些宝贵的建议。
林墨听完林晚晚的计划,眼神中闪过一丝惊喜,紧接着便陷入了深思。他迅速找来纸笔,在上面写写画画,嘴里还不时念叨着各种成本的明细。过了好一会儿,林墨搁下笔,神色凝重地看向林晚晚。
“晚晚,你这计划从商业角度看,简直无懈可击。要是运作得当,在塞北必然能大获成功。”林墨顿了顿,眉头紧紧皱在一起,“可现在有个很严肃的问题,咱们没有本钱。收购陈米需要一大笔资金,运输、仓储等环节也都得花钱,咱们手头的积蓄,连零头都不够。就拿收购陈米来说,按照我们预估的数量,至少得需要上千两银子,可我们现在满打满算也就只有不到一百两,这差距实在太大了。”
林晚晚的笑容瞬间僵住,她咬着下唇,手指不自觉地揪着衣角。这个问题如同一堵高墙,横亘在她和成功之间。沉默片刻后,她深吸一口气,抬起头,眼中满是坚定:“既然看到了商机,就不能轻易放弃。咱们一起想想办法,总能找到出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