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甄嬛传同人)穿越甄嬛传:娘娘求您疼我!(536)

作者: 鄢月 阅读记录

恒亲王面红脖子粗的反驳道:

皇后娘娘慎言,您被幽禁于景仁宫长久,怎能知道外面的是非?

恒亲王说差了,本宫只是暂撑凤印,皇后是因头昏发作,在景仁宫安养。

闭门也只是怕别人吵了她的安宁,她终究是皇上新封的皇后,也是四阿哥的嫡母。

刘华肯定要力挺宜修,让宜修跟他们对轰。

皇上尚留有遗诏,恒亲王如果不信,本宫可与你一观。

况且四阿哥登基理所应,太后娘娘也甚是慈爱,缠绵病榻之时,诸位皇孙却仅诏他一人。

恒亲王满目都是嘲讽之色,四阿哥什么出身他最是清楚。

皇贵妃莫是在说笑不成,四阿哥不过是一宫女所出,皇上仁慈才叫他养育你膝下他,怎么会有相差六七岁的母子?

皇家玉碟上写什么就是什么,恒亲王倘若是存疑,可自己长一副眼睛亲自去看一看,问一下礼官。

若是没有长眼睛,那哀家也就无法了。”

恒亲王冷哼一声,仍旧辩驳道:

皇兄倘若真的喜欢四阿哥,就不会将他养在圆明园十几载。

况皇兄宠爱那个宫女,还被皇阿玛斥责过。

那宫女生的甚为丑陋,皇兄怎么可能会让一个不受宠的皇子登基为帝?

如果论起讲根据,刘华还没有惧过谁。

为帝者,当要贤明。先帝是贤明的君主怎会因个人喜好而定后继者之位。

先帝夙兴夜寐,唯愿国家太平百姓安康帝。

四阿哥爱民如子,理应承担大位。

慎贝勒出队力挺道:

皇贵妃娘明事理,臣弟也如此认为。

皇兄多位皇子之中,大多年幼,三阿哥已经除了黄带子。

自当只剩下已经是宝郡王的四阿哥,承继大统。

恒亲王还欲再言,弘历一个眼刀子飞过来,他瞬间有些畏惧。

心道这个小子怎么气势如此危重?

宜修不愿意众人在吵吵闹闹,直接说:

道我们有遗诏,皇贵妃将遗诏拿出来吧。

刘华让东篱在一个檀木盒子里,取出的那明黄色的圣旨。

自己说是捧着那道圣旨递给了宜修,宜修非常认同刘华的识趣。

清了清嗓子,开始读下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承天命,临御天下,数十载殚精竭虑,惟愿江山永固,百姓安康。今朕大限将至,深思熟虑,权衡再三,立储乃国之根本,关乎社稷兴衰,万民福祉。

四阿哥弘历,人品贵重,秉性纯良,自幼聪慧好学,志向高远。其德高望重,心怀天下,仁爱宽厚,于宗室内外,皆素有恩德。待人接物,谦逊有礼,深得王公大臣之敬重,亦获百姓之爱戴。

诸臣工等,亦当同心辅佐新君,共襄盛举,不得有违。若有心怀不轨,妄图扰乱朝纲者,定当严惩不贷。

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恒亲王如鲠在喉,再也说不出一句否认的话,谈灰溜溜的跪拜。

他确实是存了私心,毕竟胤禛死的极为的突然,前些日子还在向朝处理政务,却在一天晚上突然就驾崩。

谁能想到,短短几年之间,一代天子的身体被破坏到这个地步,前些年还在围猎呢。

恒亲王以后还是恭敬守礼的为好,哀家倒是觉得你甚是不服。

宜修冷漠瞟了一眼,身体浮肿,横向发展的恒亲王。

皇嫂说笑了,臣弟也只是按本分行事。

本来就是无可争议之事,五叔只不过是找麻烦而已。

莫不是看不上皇侄,只是可惜皇阿玛确实选了我。

四阿哥将此刻的恒亲王牢牢记入脑海中,已经想好了十几种惩治他的小辫子。

他刚才的说辞简直是往自己的身上撒盐,赤裸裸揭露了自己不过是个宫女之子。

过幸好两宫太后都还是维护自己的,没能让他得逞,真要自己的幼帝登基,到时候辅政大臣自己这位皇叔倒是有的忙了。

尹继善昂首阔步,这是刘华第二次见到他。

比前几年前更加的仙风道骨,倒是有一派两袖清风的派头,但贪的可不算少。

臣也觉得诏书无误,昔日新帝于江南随先帝出巡之时。

臣就观他头顶有五彩之色,快成势也。况且,新帝于江南布施百姓解决时疫,此乃大功德。

有这样一位朝廷大兄附和,其余人自当没有什么心思,况且年羹尧和大马金刀的立在武将群中。

不过一些宗室贵人,硬要讲出些道理。

四阿哥登基着实没有疑虑,是乃为新帝,但是先帝爷之死还是要再度仔细探查一番。

刘华丝毫没有惧色,敞亮的说道:

初闻先帝爷驾崩,我等宫妃皆是哀痛,特别是安嫔。

母后皇太后也是拖着病体,亲自为先帝爷梳洗。

结果一看不好,这一看就不得了。先帝爷是劳累过度所致。

其实当夜先帝命也就知道自己不好了,请的是老太医院院手给他就诊的,也确实是气血不足,疲惫劳苦。

当即就诏本宫到养心殿里面,惠妃也可作证,惠妃这几日一直在养心殿,直到先帝爷驾崩,她才伤心过度晕厥,被本宫命人抬着回了承乾宫被。

果真?

宜修直接拍手,周边冲出了许多御前侍卫,刚才说果真的那个宗室立刻就跪在了地上。

在钮祜禄。讷亲的宝刀之下瑟瑟发抖,他必须要说出这话,因为他是大宗正。

胤禛则太过突然,太过蹊跷。他不是没有亲自问过下葬的礼官,得到的除了这些以外,还有纵欲过度。

但是先帝面容痛苦,十分的愤怒,哪怕被整理的遗容仍然能看出死不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