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有效公关[娱乐圈](143)

作者: 无梨Gretchen 阅读记录

枕安睫毛低垂,挂着若有似无的水润,轻声道:“什么选择?”

向宁的语气全无往日的温度:“第一个选择,想必我也不用多说了。至于第二个……”她转过脸来,去探寻他的目光,“带着你的秘密,从我家搬出去。”

枕安愕然抬眸,无力道:“你要赶我走?”

向宁冷冷与他对视:“我没办法信任一个对我有所欺瞒的人,更无法跟这样的人同住一个屋檐下。”

语毕,她盯着他的双眼后退几步。

“我的耐心很有限。如果你决定说实话,就来我房间详聊。如果你不想聊,那现在就可以收拾行李了。”

眼看向宁转身要走,枕安连忙追上两步:“等等!”

向宁回眸:“这么快就想好了?”

枕安答非所问:“家里还有酒吗?”

向宁有些意外地挑了挑眉:“你要啤的、红的、还是白的?”

枕安脱口便说:“洋的。”

向宁看着他“视死如归”的神情,没忍住轻轻一笑,很快又重新板起脸来,揶揄道:“就你那酒量还喝洋的,扛得住吗?”

枕安抿了抿唇,下决心道:“酒后吐真言。正因为扛不住,才能让你相信我说的是实话。”

向宁不置可否,从酒柜里拿了瓶龙舌兰,刚要关柜门,动作却忽地一顿,犹豫片刻后,还是换了一瓶最适合入门者的低度果酒。

向宁回屋不久,枕安便抱着一幅装裱好的画作走进门来。

“还记得它吗?”他把画展示给她看。

“记得,好像叫《回忆余烬》吧?是况星宸抄袭的那幅,咱们就是……”向宁把酒杯递给枕安,话语一顿,意识到什么便改了口,“我就是因为那件事,才认识你的。”

枕安开门见山:“这幅画上的女孩就是你。”

向宁闻言一惊,下意识便反驳道:“怎么可能?”

她重新看向那幅画,仔细观察每一个细节。

画面主体是一张证件照,猩红底色刺得她瞳孔微颤。穿着中学校服的少女难辨面容,像是谁用烟头沿着她的五官恨恨灼了相纸,燎出焦黑边缘,唯余焦褐的碎屑悬在画布上。纸灰簌簌散落在油彩褶皱里,偶有零星火点子忽明忽灭,仿佛下一秒就要燃尽这帧藏在记忆暗格里的残影,散作满地烫人的余烬。

“这怎么可能?”她又重复了一遍,伸手抚上画布,“我从来没有穿过这样的校服,更没有拍过这样的照片……”

她的手指慢慢向下,最终停在画中少女的耳垂上,不由一颤。

这里有一颗小痣。

而她的右耳,在同样的位置也有一颗小痣。

不浓不淡的褐色,不足芝麻粒大小的一抹,太细节又太不显眼,以至于她上次看到这幅画时,竟然没有发现这个“巧合”。

“你什么时候画的这幅画?”她柔声问。

“十八岁,从祝琰变成枕安的那一天。”枕安抓着画框的手愈发用力,“但是这个故事,还要从更早的时候说起。”

从祝高远,从祝璋,从他说起。

……

祝高远有着最符合“传统价值观”的教育理念,在他看来,儿子就负责读书明理,继承家业,女儿则要温婉贤淑,将来联姻选个好人家,相夫教子,便是圆满。

可祝璋偏偏不遂他愿,从小就掐尖要强,颇有个性,跟“温婉贤淑”四个字简直八竿子打不着。

为了纠正她的“错误”,一任又一任家庭教师如流水般换个不停,可谁也没能改了她的脾气。

最后闹得祝高远实在没了办法,只能做出让步,对她妥协道:“我也不强求你做到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了,可你至少得选一样,给我做到最好!”

祝璋这次没有再跟父亲叫板。

“好,我选画。”

这倒不是因为她喜欢画画,而是目前的四个家庭教师里,只有美术老师Linda是个聪明人,每次上课都直接放她去自习。至于她的课堂作业,则全都是小弟祝琰代画的。

反正祝琰从小就喜欢画画,Linda老师还说他很有天赋,让他替祝璋上课也算是双赢了。

祝高远工作很忙,不常回家,对孩子们搞的这些小动作一无所知。祝璋定期派人把祝琰的画送给他看,祝高远虽然不懂艺术,看不出画作优劣,却也对女儿的态度非常满意。

祝璋十九岁,祝琰十五岁那年,他们的爷爷去世了。

葬礼上,祝高远为父亲的离世大悲大痛,眼泪淌个不停,比十年前在自己妻子的葬礼上表现得真挚许多。

为了给家族墓地选址,祝高远专门从香港请来一位“风水大师”,据说他不仅是许多大财团的入幕之宾,身上还沾着点政界的人脉。

那人神神叨叨在全市遛了几大圈,诓走了祝家不少真金白银。这笔钱祝高远花得开心,花得乐意。

而最让他惊喜的,还属“大师”临别之际的几句赠言。

“祝董您可知,令千金颈侧的那块胎记有何玄机?”

祝高远连忙叫来祝璋,仔细端详一番,却看不出什么门道。

“大师”捻须一笑,叫人奉上纸笔,抬手便写下四句七言——胎痕如花映琼肌,金蕊招财暗香移。若使商海添娇影,家业如虹踏云梯。

祝高远深为震惊:“您是说,这丫头能帮我把家业做大?”

“大师”不再多言,只轻轻点了点头。

这一个动作,一首赠诗,一出好戏,是祝璋私下找他花大价钱买来的,为的无外乎一个“争”字。

至于这笔钱花得值不值,短期内似乎难以看出成效。

上一篇: 槐风 下一篇: 他们攻略不了我就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