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山殊可过(62)+番外
邓茵仔细一想,还真是这样。
她社交平台上发布了好些她和应承泽、赵跃然的合照。
但李藜从未在社交平台上发布过自己的真人照片,更别说发布她和应承泽的合照了。
李藜甚至没有在微信、企鹅号这种具有一定私密性的平台发布过与应承泽相关的东西。
没有人会把插画师杖藜和青年企业家应承泽联系起来。
邓茵打趣:“你和李藜这恋爱谈的,跟没谈似的。”
应承泽也这样觉得。
他们恋爱五年多,一张合照都没有。
李藜拒绝和他拍合照。
她的理由是拍照会影响他们对当下时刻的感受,从而导致他们对当下时刻的记忆不够深刻。
她说她想用心体会和他在一起的每一个时刻,而不是用相机记录某一个瞬间。
那时应承泽以为她又在说甜言蜜语,自然被她绕进去了。
现在看来她纯属是在扯淡,目的是始终跟他划清界限,保持不参与他人生,可以随时离开的自由状态。
“靠,看来那个应承泽是真有钱。”
李藜听着王慧读应承泽的资料,以及她时不时的惊讶,整齐地将采购的食材码入冰箱。
“既然他这么有钱,我不如找他投资算了,反正失败了,对他也不会造成什么损失。”
李藜断然拒绝:“不行。”
昨天应承泽打开了李藜的思路,李藜大概盘算了一番。
如果王慧的面包店开了起来,她利用自己的账号完全可以带动面包店的发展。
只要面包店装修的足够精致、漂亮、独特,一定会成为村里的景点,即使赚不了大钱,小钱是不会少的。
当面包店有了热度后,还可以让王慧试试直播带货。
没有应承泽一行人,她和王慧也完全可以将面包店的事业做起来。
她们没有必要与注定会离开的人合作。
王慧条件反射地问:“为什么?”
过了两秒,马上说:“算了,你不用回答,有钱启动就行,我就不管钱的来源了。”
李藜笑,拆开一盒牛仔骨问:“要不要来我家吃饭?”
王慧:“不了,我得试试看我们村磨的面粉能不能做面包。”
这边李藜电话刚挂断,大门口响起汽车喇叭声。
李藜放下手里的事情,换鞋出门,走近大门。
她的手在热烫的铁门上贴了一会儿,打开门。
等到四人各自提着大包小包下车后,若无其事道:“我现在要用厨房,你们如果要做饭得等一会儿。”
赵跃然嘴快,下车立即问:“你没看到热搜?”
李藜尽可能地不把视线移到他侧后方的应承泽身上,假装成一无所知的样子问:“什么热搜?”
邓茵啧啧啧好一阵,才说:“你可真是两耳不闻窗外事。”
应承泽黑着脸,大步经过她身边。
今天太阳这么大,他竟然带出一股冷风。
近几天,他大概都不会跟她讲话了吧?
或许近几个月不再跟她讲话都有可能。
李藜数落道:“还不是因为你们把我的东西乱丢乱放,我收拾了很久才收拾好,哪里有时间看手机。”
周云起:“我没有乱丢乱放。”
邓茵鄙夷地瞧了一眼周云起,“你还真是有空子就钻。”
是非之地,不宜久留。
李藜小跑离开。
李藜打算尽快恢复自己的生活节奏。
第一步便是不与室友一起做饭、吃饭。
她在电饭煲里煮了一人量的米饭,动手清洗牛仔骨、花生苗、胡萝卜。
比她快一步进入厨房的应承泽,正拿出大购物袋里的食材。
厨房里只有塑料的窸窣声、哗啦的水声。
总不可能一年的时间里,两人都这样相处。
考虑到后续面包店的线上平台建设、管理系统开发可能需要他帮忙,李藜擦手,试探地说:“我结完账没找到你人,就先走了,想着你应该会跟邓茵她们一起回来。”
应承泽捏紧手里的牛奶盒,冷笑了一声。
她除了不再愿意与他恋爱,其他的行为与从前几乎一模一样。
从前两人置气、吵架之后,她也是这样仿佛无事发生过地跟他讲话。
他曾经还为自己经常冷暴力而自责,现在想一想真是完全没必要。
一直以来,他都想解决两人之间的分歧和矛盾,可她呢,她只想忽视,她只想装作无事发生。
半天只等到一声冷笑。
李藜垂下眼皮,暂时放弃缓和两人的关系。
邓茵三人也进入厨房,厨房里的塑料窸窣声此起彼伏,刺耳得很。
“今天中午吃什么?”
李藜专注于用厨房纸擦干牛仔骨表面水分的事情上,淡淡地回应赵跃然:“你们爱吃什么吃什么,我只做了自己的份。”
周云起洗了盘车厘子,边吃边问:“觉得我们很麻烦?”
李藜:“对。”
周云起笑出声,“有麻烦是好事,有利于你创作。”
他说的是事实,是好话。
但李藜就是不爱听。
李藜不回应,埋头煎牛仔骨。
周云起拿起一颗车厘子递到李藜嘴边,“尝一尝,很好吃,也不一定非得吃你看着开花、结果、成熟的水果。”
冰箱门被关上,发出闷响,不是发脾气或不小心用力过度摔上门的声音,却还是使人不由得怀疑关门的人正在发脾气。
应承泽冲邓茵和赵跃然说:“待会儿把我的午饭做一下,我上去处理一点事情。”
看热闹的邓茵和赵跃然应了声好。
李藜往旁边移了两步,躲开了周云起的手,以及暗红色的车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