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故山殊可过(93)+番外

作者: 山花头 阅读记录

被撞的椅子纹丝不动。

李藜挫败地盯向已露出来的巧克力,看上去还不到她巴掌大小。

应承泽拆开后,便放松地靠向椅背,双手枕在脑后。

“要拿镊子夹吗?”李藜嘴上如此说着,手却先行一步,掰下一小块,捏在指尖,递到应承泽嘴边说:“给你。”

应承泽没张嘴,盯着她的脸看。

李藜察觉自己的举动有些不妥,指尖略动,预备移向自己,应承泽捉住她的手腕,将三角形的一小块巧克力送进了嘴里。

指尖沾染了一丝湿意。

细碎的咀嚼声响起,李藜听到应承泽说:“太甜了,你吃吧。”

她伸直蜷缩的手指,掰了一块放进自己嘴里,略含了一下,然后嚼碎感受了一会儿说:“不甜啊,很好吃。”

然后她侧头看着应承泽奇怪道:“你连饮料都喜欢喝了,竟然觉得黑巧克力甜?”

应承泽似是一直在看着她,在她看他时,他的目光晃了晃。

李藜联想到小时候用过的白炽灯,那种吊在加固楼板的长木头上,拉一下就亮起,再拉一下就熄灭,关门开门时,都会晃动的梨形白炽灯。

“我只是想看看换一种生活方式,想法会不会有所改变。”

一般不都是生活方式跟着想法改变吗?

不管前者跟着后者改变,还是后者跟着前者改变,都不影响他想法已经改变了的事实。

李藜舔了舔唇,随便包了几下剩余的巧克力。

然后起身,将椅子搬回原位,看向目光晃动得更厉害的应承泽,说:“我准备休息了,你也早点休息。”

回应她的只有应承泽倏忽冷漠的侧脸。

李藜跨出书房门时,又提醒:“这个季节夜雨比较多,记得关窗。”

夜晚意外地没有下雨。

早早起床的李藜拉开窗,望向东边山上冒出半张脸的太阳。

凉爽的山风拂面时,便越发嫌恶记忆中城市夏天的黏腻燥热。

她断定自己已经失去了适应城市生活的能力。

短暂运动后,李藜一边在脑子里清点冰箱里的食材,制定早餐计划,一边轻手轻脚打开客厅门。

擦着湿发的应承泽,朝上走来。

昨天晚上,他没有使用二楼的卫生间。

今天早上,他也没有使用二楼的健身器材。

此刻,他只是淡淡地看了一眼她。

李藜控制着又要主动跟他讲话的冲动,低头往下走。

两人踏上同一个台阶时,应承泽停下脚步,“王慧说面包店最快半个月就能营业,这半个月里还希望你能构思或回忆游戏场景,梳理故事情节,加快后续合作进程。”

人一定是先改变了想法,才能改变生活方式的。

李藜的心跳快到仿佛刚一次性做完五十个波比跳。

她紧攥拳头,笑了笑回:“最多再忙三天,我就能开始画。”

应承泽点了点头,擦着头发继续往上走。

李藜踩着心跳声继续往下走。

三天的时间,足够了。

之前,文晓芳家的林地因修公路被占用,她请了拖拉机,将一棵棵直径约三十厘米的松树摆在民宿旁的空地。

李藜看了觉得可惜,便请了当地的师傅改成了木板,最短的也有两米,两张木材合钉在一起就能当户外餐桌,再搭一张长椅,基本能满足顾客需求。

邓茵一直都是早起困难户,这会儿一楼那间卧室一点动静都没有。

阁楼的赵跃然和周云起也没人影。

李藜想来想去,到地里掐了一大把生菜,煎了一个蛋,煮了一小股面条,吃完早餐,在白板墙上留了言,一个人开车赶往民宿。

民宿已经进入天天客满的时节。

虽然民宿员工不少,但文晓芳要总管大小事,又要直播,忙得不可开交。

李藜从文晓芳那拿了小货车的电话,跟货车司机两人搬了十二块木板到车上,没多停留就开始往家赶。

“这李藜,真是一点儿耐心都没有。”邓茵咬着黄瓜抱怨道,“就没想等我们一会儿。”

郑淞影在烤的酥脆的面包片上抹花生酱,又将切好的香蕉片码在上面,往盘子里摆放的时候说:“她昨晚不是说叫我们吗?”

“唉,她就是个不讲信用的人。”赵跃然伸长手拿郑淞影做好的食物,还没拿到便被打了一下。

“不是给你的。”

赵跃然不高兴,正好瞅见从楼上下来的应承泽,嘀咕道:“一屋子恋爱脑。”

一直没看到周云起,赵跃然问:“周云起睡死了?”

邓茵瘪瘪嘴:“早起来去面包店上班了,大概是想借面包店重振旗鼓。”

“承泽,吃早餐。”倒牛奶的郑淞影甜笑着喊应承泽。

邓茵嫌弃地看着郑淞影,“我说你是没有自尊心吗?你觉得他会吃你专门做给他的爱心早餐?”

她的话刚讲完,应承泽就拿起一块面包咬了一口,“谢谢。”

“说你俩胖你俩还真喘上了。”邓茵坐起身,趿着拖鞋,边走边招呼赵跃然,“走了,走了,别打扰别人谈恶心人的恋爱了。”

郑淞影小口咬着面包不确定地说:“这俗语不是这么用的吧?”

赵跃然跟上邓茵,问道:“这俗语能这么用吗?”

被邓茵嘶了一声,立马闭上了嘴。

返程的路上,李藜看着一片一片绿意盎然的麦地,动了新的装修念头。

邓茵和赵跃然到的时候,她正和王慧商量。

“焊棚架是最好的选择吗?我想反正我们在面包店的周围都撒了花种,倒不如建个一米高的围墙,在院坝里铺草皮,搭两个遮阳棚,这样会不会更有情调一点儿”

上一篇: 槐风 下一篇: 坏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