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国后委身了敌国将军(149)
贵妃听完缘由霎时泪如雨下,“我竟险些将我的儿亲手推进阎罗殿……乐漪,母亲对不起你……更对不起你父皇啊……”
母亲悔恨落泪,殷乐漪听得更是悲痛万分,她抱住母亲,“母亲是为儿臣好,母亲何错之有?”
“母亲无错,错的是让我和母亲失去家国,失去夫君和父亲之人……”
殷乐漪眸中含泪,却硬撑着未让这滴泪从她眼眶里落下。
她轻声问:“母亲,若晋国未亡,待父皇退位之后,儿臣可是那下一任晋国女帝?”
贵妃从女儿的怀抱中抬起头,“……你自然该是下一任晋国女帝,只是你自幼便得你父皇怜爱,他不愿你年纪小小便被储君的身份桎梏住,勒令后宫中人乃至你的太傅,都从未在你面前提起过此事。”
可即便不提,殷乐漪又怎会不知,晋国大儒为她亲自启蒙做她的太傅,不教她世间女子该有的礼法,却教她为君者该如何治理天下,爱戴百姓。
“母亲,儿臣自知不是个合格的储君……”殷乐漪伏在母亲膝下,仰着面望着母亲,轻柔的问:“但儿臣却痴心想将本该属于儿臣的皇权夺回来,母亲可允儿臣去夺?”
贵妃心下震惊,但很快又哭着摇头,“夺权之路何其凶险?你孑然一身没有助力,更无兵无权,更何况你是母亲的娇娇儿,你若……你若有个万一,是想让母亲和你一同去了吗?”
贵妃双手轻捧住女儿的脸,见女儿那双素来温柔的眼眸之中,竟明亮的好似有灼灼的光。
“母亲,儿臣没有退路了。”殷乐漪声虽柔,语气却是从未有过的坚定,“与其苟延残喘的活在他人鼻息之下,儿臣宁愿血溅三尺,也要去颠一颠他魏国的皇权……”
第61章
心意“算她听话。”
晌午贵妃便修书一封送往裴府,在信中以殷乐漪年岁小为由,回绝了和裴洺的婚事。
书信送完裴府不到一个时辰,裴洺便向雍华殿递了帖子,在宫外请求觐见。
木槿得知此事后匆匆赶回绛清殿向殷乐漪传信,“公主,见与不见,娘娘说全凭公主意愿。”
殷乐漪不假思索道:“不见。”
她几刻前才在魏宣帝面前说了不愿嫁与裴洺,若此刻又立即允准让裴洺进宫,魏宣帝得知后难免会怀疑她是否真的不想搭上裴家这条船。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藕断丝连只会平白惹来魏宣帝的猜忌,引火上身。
只是裴洺这个人在对殷乐漪的事情上也是异常的执拗,母亲的一封信恐怕无法打消他的执念。
“木槿,裴少卿可还在宫外候消息?”
“回公主,是。”
殷乐漪思量片刻,走到书案前,研墨提笔写下两行字。
待纸墨干透,她将其递于木槿,“你去答复裴少卿,将这张信笺一并给他。”
木槿接过后看清上面的字,劝慰道:“公主当真想好了吗?这信送到裴少卿手中便再无法挽回了,奴婢看裴少卿对公主可是一片真心啊……”
殷乐漪朝不保夕如履薄冰,裴洺即便有再真的真心,也无法将她从这水深火热之中拉出去。
她淡声道:“去罢。”
见公主心意已决,木槿只得将信笺收好,走出绛清殿。
途径御花园之时,偶然撞见襄王赫连殊,木槿与周围的宫婢太监们一同回避行礼。
赫连殊往宫人里随意一瞥,认出了木槿,“我记得你是芙蕊公主身边的宫婢?这个时辰不在殿里侍奉公主,独自在此处作甚?”
木槿如实答:“回襄王殿下,奴婢正是奉我家公主之命,替公主去传个话。”
赫连殊状似随口一问:“是向何人传话?可需本王的人帮忙?”
“有劳殿下费心,奴婢一人前去传话便可。”
“既如此,那本王也不留你了,免得耽误了你家公主的事情。”
“多谢襄王殿**恤,奴婢告退。”
待木槿远去之后,赫连殊招一招身后的太监,询问道:“近来绛清殿可有出什么事?”
太监思虑少顷,将裴洺与殷乐漪婚事作罢之事说与赫连殊听,“奴才听说芙蕊公主不愿下嫁给裴少卿,裴少卿这会儿正在宫外等传召,恐怕方才那宫婢便是去替芙蕊公主回绝裴少卿的。”
赫连殊闻言若有所思一阵后,负手了然一笑。
如此冰雪聪颖,倒不是个只有美貌的女娇娥。
宫外,裴洺久候多时,见殷乐漪身边的木槿出来,忙上前去询问。
“公主可愿见我?”
木槿将信笺从袖中取出,呈给裴洺,“裴少卿,这是公主让我转交给裴少卿的。”
裴洺拆开信笺,只见白纸上写着两行洋洋洒洒的字:今生无缘,望君珍重。
“……这便是公主要同我说的吗?”
“公主她……竟都不愿来亲自见我一面吗?”
木槿行礼道:“公主不便相见,这信笺是公主亲手所写,还请裴少卿珍重。”
裴洺捏着信笺的手指泛白,整个人愣愣地站在原地,仿佛三魂失了七魄。
宫门内外,众目睽睽,芙蕊公主回绝大理寺少卿裴洺一事,不消片刻便在宫中传开。
消息传到重明宫时 ,陆乩野正在书房听属下汇报赫连鸿之事。
赫连鸿自被贬谪出京,去往封地冀州之后数月来都安分守己,他在京中的党羽因数月前刺杀赫连殊一事,几乎被赫连殊尽数连根拔除。
在旁人看来,赫连鸿大势已去再也没有翻身的可能,但近来传回的密报却是赫连鸿频频离开冀州,游走在冀州附近的几个州郡之间。如此频繁异动,怎么看都像是走投无路之人在为最后一搏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