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亡国后委身了敌国将军(243)

作者: 玉不逐流 阅读记录

陆长廷回神,从怀中取出一物,“陆家愿将虎符奉上。”

陆乩野放下笔,挑眸望向陆长廷,“长廷,我要的不是虎符。我之前同你们说的,你们难道还不明白吗?”

“明白。阿圻,我今日来寻你便是想告诉你,陆家往后唯你马首是瞻,即便你想行大不韪之事,陆家也愿意为你身先士卒。”陆长廷顿了顿,“只是父亲有两个条件。”

“说。”

“其一,陆家不能将所有的一切都押在一个还没有入主东宫的皇子身上。陆家要拥护的是大魏的下一任帝王。”

陆乩野意味不明地笑了声,抬了抬手指,“第二个条件。”

“父亲要你以太子的名义领兵出征,击退蛮夷。一来安定社稷,二来为你日后登基树立威信。”

陆家提出的条件不但不苛刻,甚至还处处是在为着陆乩野着想。

但陆家人只以为陆乩野想推翻魏宣帝,却不知陆乩野真正的目的是动摇大魏江山。

舅父英勇半生,竟让他这样心怀鬼胎的佞臣去击退蛮夷,护卫家国。

陆乩野眸底划过讽意,“舅父当真想清楚了?”

陆长廷颔首:“是,尽快启程,不得耽误。”

陆乩野把手边的折子一合,起身走到陆长廷面前。

陆长廷双手奉上虎符,陆乩野拿过后在手中漫不经心地把玩了几下,“好,我应下了。”

待陆长廷离开军营后,陆乩野从军营回宫。

他在御书房外等着觐见之时,魏宣帝正在召见几个武将。

这几个武将乃是出自陆乩野麾下,他们在战场上虽有杀敌之勇,却无主将之才,若将他们派去边疆,恐怕无法在短时日内打退蛮夷。

日久天长的战下去,对魏国又是一笔不小的损耗。

魏宣帝摇摆不定,没有立刻做下决断,让武将退下去后,这才宣陆乩野进殿。

陆乩野开门见山,将虎符递给内侍。

内侍恭敬的奉到魏宣帝跟前,魏宣帝见后一怔:“陆蒙松口了?”

“是。”

魏宣帝一扫连日的怒气,龙颜大悦,“十六我儿,果然是才德兼备,有勇有谋!替朕解决了一桩多年的心头大患啊!”

没了兵权的陆家,魏宣帝想除去便如同碾死蚂蚁一样简单。

他看向陆乩野的目光顿时和颜悦色不少,连带着昨日陆乩野当众抗旨的怒火也消散不少。

陆乩野面不改色,“陛下交予臣的差事臣已办妥,这便退下了。”

“且慢。”魏宣帝抬手,将虎符重新递还给他,“君无戏言,朕曾答应过你,只要你能从陆蒙手中取回虎符,这兵权便归你。”

陆乩野没有接,“此虎符乃是调动边疆兵马之物,臣现在接下,陛下是想让臣做什么?”

他开门见山,魏宣帝也不再迂回,“你乃是我朝武将之首,边疆的动荡只有你能平息。”

陆乩野悠悠道:“陛下,臣才从鄯州的战役中回都城不满半月。小小蛮夷,派几员猛将前去便能将其降服。”

若真派几名猛将能一劳永逸,魏宣帝也不会让陆蒙手握重兵数十载。

“好,那朕且问你,你要如何才愿意出兵。”

陆乩野勾唇笑了笑,不答反问:“陛下昨日才赞了臣战功赫赫,臣既已有战功傍身,又何须再揽战功?”

他做出的功绩和他现今拥有的地位权力都到了巅峰,能让他再主动揽战功,往上的位置无非只有太子之位。

魏宣帝焉能听不懂陆乩野言下之意,“你这是在想朕要太子之位?你好大的胆子。”

陆乩野慢条斯理道:“立储一事乃是陛下的权力,不论立谁废谁都不是臣能置喙

之事。”

魏宣帝正值壮年,不立太子便是有自己的私心。

但肃王谋反一事便是因太子之位久久空悬惹出的祸事,现在将太子定下倒也不失为亡羊补牢,杜绝肃王谋反此类事情的发生。

倘若日后陆乩野依然狂悖不顺他的意,他也能像陆乩野所说的一样将他废黜。

“好!朕答应你!”魏宣帝把虎符抛进陆乩野怀里,“待你出征之日,朕便昭告天下封你为太子!”

陆乩野接住虎符,从容不迫道:“多谢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边疆有数万雄兵驻守,陆乩野此番只需带上两千轻骑快马加鞭前往边疆坐镇,不必带上浩荡的兵马,拖慢行程。

加上事急从权,出征之日便定在明日。

陆乩野亲自披甲上阵出征边疆的消息在宫中不胫而走。

传到绛清殿时,殷乐漪正好听到几个小宫娥在说陆乩野的丰功伟绩,“有十六殿下在,蛮夷这次必定会被打得毫无招架之力。”

“是啊,十六殿下是我们大魏的将星,有他在我们大魏的社稷一定能安定……”

殷乐漪远远地听完这几句话后,心中的怜悯不由得又涌了上来。

世人都以为陆乩野是魏国的救世主,只有殷乐漪一人知道,他是为了颠覆魏国的江山。

让陆乩野去边疆的结果,可想而知。

到时,必定又是一副血流成河,尸横遍野的景象。

这些景象在殷乐漪脑海中挥之不去,她不愿再去深想,转身走回殿内时,一道黑影出现在房梁上。

殷乐漪屏住呼吸,正要唤人,听见对方道:“公主,将军有请。”

殷乐漪这才意识到此人的身份,是陆乩野放在她身边保护她的暗卫,但在她面前现身还是第一次。

她本不该和陆乩野相见,但又想到他明日便要上战场的消息,殷乐漪纠结再三,还是松了口。

上一篇: 含芷念 下一篇: 夺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