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妻(71)
转念又想起上一次跟姜楹说得气话,故意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那乐妓嘴角压制不住的笑容,连眼睛都瞬间明亮起来,故作娇媚姿态,“奴家叫红袖,年十七……”
皇帝又瞥了一眼姜楹,姜楹还是没有动容,甚至还在看好戏,好像很高兴。
皇帝的脸暗沉下来,“下去吧。”
那名红袖怔怔,瞳孔微微张大,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难道皇上只是问一个名字,后续没有了。
眼珠子一转,也许到时候是皇上身边的吴公公来请她呢。
刚要跟随其他乐妓离开,太后的声音骤然响起,“你叫红袖是吧。”
红袖止住脚步,希望再次被点燃,“是,太后娘娘。”
太后朝红袖招招手,让她到自己身边,转头对皇帝说道:“皇帝啊,哀家看这乐妓生得貌美如花,要不就让她留在皇帝身边伺候吧。”
很显然,在场的所有人都以为皇帝对红袖有兴趣。
皇帝漫不经心,语气不容置疑的强悍,“喔,太后误会了,朕是想着今日碰巧定章侯夫人进宫,就让红袖去伺候伺候定章侯夫人,等到顾将军胜利而归,就留在顾将军屋里伺候。”
顾将军是顾砚宁。
皇帝是在给顾砚宁找妾室,姜楹气得牙痒痒,就知道皇帝没有这么好心。
皇帝看向姜楹,嘴角勾起一抹浅薄的笑容,“相信姜娘子也不介意吧。”
皇帝是故意的!
姜楹握着糕点的手不由收紧,心中早就将皇帝痛骂上千遍万遍,他就是故意问她的。
姜楹能怎么回答?
不过未等到姜楹开口,顾老夫人就为儿媳妇说了,“皇上能挂念砚宁,是砚宁的福分,陛下的好意妾身和儿媳妇姜氏都心领了,只不过砚宁是一个倔脾气,当初迎娶阿楹的时候就能许诺此生只娶阿楹一人。”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砚宁总不能毁约伤了阿楹的心,况且红袖娘子是个美人,心有大志,留在砚宁身边倒是耽搁红袖娘子了。”
太后也说道:“皇上总不能一直念着顾将军,也要想想自己身边有没有人照顾,子嗣最重要,国不可一日无储君。”
皇帝见太后都出来帮忙说话了,此想法便只好作罢。
面上闪过不易察觉的恨意和嫉妒,他心中泛起苦涩,望着姜楹的眸子都带着不甘心的情绪。
好像全天下的人都在阻止他和阿楹在一起,他们都觉得顾砚宁和阿楹很配。
凭什么是顾砚宁,他只是一个后来者而已,凭什么拥有一切。
青歌看着皇帝,又看看姜楹,心想主上搬起石头砸到了自己的脚。
怎么就这么想要让姜娘子为难啊,要是多了一个女人来争宠,姜娘子在顾府的日子还好过?
主上真是糊涂啊,怎么可以把别的女人塞给顾将军呢,真是见不得姜娘子好,难怪姜娘子会嫁给顾将军。
要她,她也嫁!
第43章
进宫伴驾也是宠妃
太后见皇帝落了下风,笑意越发盛,乘胜追击道:“好不这样吧,皇帝,就让这小娘子在御前伺候一段日子。”
“不用了。”皇帝阴沉着脸,屈扣着案桌,很显然焦躁不安。
太后早就猜出来皇帝会是如此反应,只要有机会,她就顺藤爬杆,接着道:“那小娘子就留在哀家身边伺候吧。”
明眼人都知道太后这是不死心,不放弃往皇帝身边塞人。
皇帝面上没有任何起伏,看不清情绪,他转动着茶杯让太后自己看着办,也不答应也不拒绝,叫人猜不出心思。
太后对红袖道:“还不快点跟皇上谢恩。”
红袖满脸喜悦,洋溢着止不住的笑容,急忙跟皇帝谢恩。
皇帝沉声道:“还是要多谢谢太后,是太后要你伺候,只不过既然在太后身边伺候,就不要动那些歪心思,记住自己的身份。”
皇帝和太后不欢而散,而顾家三人夹在其中,大气都不敢出,三人也知道皇帝和太后关系不好。
顾老夫人劝阻儿媳妇和女儿,以后要多多注意,以免伤及自身。
准备离宫时,一宫人款款而来,说舒夫人要见姜楹。
顾老夫人知道舒夫人和儿媳妇交好,也不是什么坏事,说不定还能在皇上跟前说上话呢,她赶紧叫儿媳妇前去。
姜楹跟随宫人离开,步伐沉重,裙摆摇曳,袅娜身姿,若有心事。
她怎么会不知道是皇帝呢,
压根不是舒夫人,是皇帝!
拾阶而上,进入宣政殿内,一迈进殿内,大门就被关上,而她被扯入一个略带寒冷的怀抱。
温热的唇落在她的脸颊,他在呢喃,“阿楹,朕才不要其他人呢,我错了。”
只有在姜楹面前,皇帝才会自称为我。
姜楹任由皇帝抱在怀中,她的反抗是弱小的,她放弃了抵抗,不做无用功。
高傲的皇帝亲自给她道歉,甘愿低头,姜楹面上没有一丝波澜,平静如湖水,“红袖娘子也很好,陛下怎么不要呢?”
皇帝握着她的腰,将人轻轻抱起来,身材健硕的男子小心翼翼抱着怀里的女子,让她只能依靠他,他低头用鼻尖蹭了她的鼻尖,似不满又似宠溺。
“她们很好,我都不要,我只要你。”说着就吻住姜楹的唇。
姜楹偏头不要,她淡然地说道:“陛下有什么事情就快点说,婆婆和小姑子还在等着妾身呢。”
她没有心思跟他弹琴说爱,只想要快点离开。
如今自己的郎君在战场上拼杀,而她却在跟皇帝偷情,比凌迟处死她都还要难受上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