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夺妻(93)

作者: 连棠 阅读记录

她先前是想要让姜家的女子进入皇帝的后宫,成为自己的棋子,谁都合适,可姜楹不合适。

姜楹太挣扎了,利用不好就会玉石俱焚。

太后曾经动过偷天换日的念头,可是自古男子薄情寡义,为了权势都敢杀死亲生孩子,俗话说虎毒不食子,可是人心最是险恶。

她只怕姜楹跟皇帝在一起到时候什么没有,爱也没有,连家人也没有。

所以她反对姜楹成为皇帝的人,不单单是能更好的恶心皇帝。

皇帝真是好手段,什么快就赢得了阿楹的心。

难道皇帝是要把姜楹往绝路上逼吗,一面是血脉相连的亲人,一面是挚爱。

后宫的纷争不适合姜楹,皇帝对她好,只不过是想要利用她,让姜楹也痛不欲生,失去亲人的滋味。

太后喝下一口已经凉了的茶,孙嬷嬷刚想制止,“太后……”

太后扯起一抹冷笑,“是时候要提点提点姜楹了。”

她可不希望姜楹会为了皇帝,背叛她,背叛姜家。

第56章

阿楹就不会那么抗拒

姜辙年少时就是一个莽夫,只不过因为上头有姜家老将军镇着,姜家老太公寿终正寝后,加上自己家妹妹就是太后,没人压制了,他就越发得意。

如今他又是百官之首的丞相,自然谁也不服气,面对皇帝亲信李贤也不甘示弱,认为从前李贤隐居避世,是没有能力,还不是因为皇上成了国舅爷,才有机会和他平起平坐。

李启如今官职位列御史大夫,专门监察丞相。

姜辙是看不起李贤的,尽管李贤每次见面都对他恭敬有加,可是姜辙依旧不服气。

他认为李贤是一个伪君子。

这不,伪君子私下又弹劾姜辙,职责姜辙傲慢无礼,无视皇权。

皇帝有意削弱姜家势力,以姜丞相年事已老为由,直接革职查办,改用布衣出身的儒生为丞相。

对此,姜辙越发怨恨李贤,觉得自己当年辛辛苦苦跟随先祖南征北战,打下天下,立下汗马功劳,如今却被李贤等小人夺了权势。

真是上天无眼啊。

定章侯倒是劝阻姜辙稍安勿躁,可在气头上的姜辙哪里听得进去,满朝文武,比自己劳苦功高的又有几位,他就是不服气,觉得皇帝肯定是有意针对姜家,儿子被外放,女儿又嫁不出去了。

肯定是李贤等小人出的主意。

定章侯想着和姜辙是儿女亲家关系,于是多加劝告姜辙不要冲动。

姜辙早就怒火中烧,怒上心头,瞧见李贤的嘴脸越发觉得不舒服,当你讨厌一个人的时候,连他呼吸都觉得是错误的。

一下朝,姜辙就迫不及待走到李贤面前,二话不多,捞起袖子拼命打。

他对着李贤的胸口就是一踢,李贤歪斜倒地,尚未喘息,又迎面一脚。

李贤是瘦弱的儒生,自然没有力气抵抗姜辙的拳打脚踢。

众官员皆是措手不及,连忙拉开姜辙,只见姜辙嘴里喋喋不休怒骂着。

扬言谁敢拉架就打谁。

众官员都是见风使舵的家伙,如今姜家不比从前,皇上还当众让姜辙下不了台,这不摆明着要冷落姜家嘛。

他们自然是向着如今风光无限的李贤。

纷纷指着姜辙的冲动鲁莽。

姜辙大男子习性,见平日对自己伏低做小的一些官员如今都敢蹬鼻子上脸了,越发来气,觉得没皮没脸。

逮到人就破口大骂,恨不得骂上祖宗十八代。

与姜辙共事多年的人知道他的毛病,也不惯着他,厉声骂道。

一时间混战。

最后姜辙气急攻心吐了一口老血。

姜楹知道这件事情后,立刻赶回家来看望父亲,哪知道刚一走到门口,就听见父亲对着前来诊病的太医骂骂咧咧。

谭氏见姜楹前来,连忙迎上去,满脸忧愁。

太医也被姜辙赶了出来,太医回禀姜楹谭氏二人,姜辙没有大碍,照着方子吃药休息一个月就好了。

还叮嘱姜辙要少生气。

两人送别太医。

潭氏道:“你也知道家里的处境,自从出了你哥哥和棠儿的事情后,你父亲的脾气愈发暴躁了,稍有不合心意的,便怒骂动辄就要打人。”

姜楹从小养在宫中,跟父亲相处的时间并不是很长,但是她也听说过父亲脾气暴躁,有个倔强暴躁的牛脾气。

就算谭氏与他相处多年,姜辙依旧看不起潭氏。

说起来姜楹觉得谭氏继母做到这个份上依然是上乘了。

姜楹连忙安慰谭氏,又说着如今已经通知了哥哥姜卫。

这几日姜楹就在姜家住下了。

朝中官员前来探望,父亲一概不见,颇有一副要皇帝亲自来见他,他才勉强收敛性子。

姜辙只对亲家定章侯稍稍给点好脸色。

如今他没了官职,更没了脸面,愈发不愿意去见人。

李贤曾经来探望过姜辙,那知姜辙一听说是李贤,就立刻命仆人把他赶走。

谭氏只好亲自跟李贤赔礼道歉,李贤倒是大度,不放在心上。

太后听说了这件事情后,心中更是生气烦躁,她何其了解哥哥的性子,白白落入皇帝的圈套。

如今丞相位子没了,还打人自己生病,更是让皇帝一干人得了机会。

太后对这个哥哥实在是容忍太多了,从前高宗在时,宠爱李夫人,要改立太子,姜辙直接对着高宗破口大骂。

要不是有其他老臣拦着,高宗一定会杀了姜辙。

虽说是为了她,但未免也太冲动了。

好在他那个继室是一个明白人,太后于是派孙嬷嬷送了上好的千年人参去看望姜父,顺便提点提点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