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别两宽,将军自重,妾身想独美(609)
两人不知第几次震惊!
裴泽瀚早就失了冷静,焦急问道,“太子为何会逼今宴娶平妻?难道他不知,这样会离间裴苏两家?这对皇上有什么好处?”
裴今酌眉头皱得更深,“我也不知,我与堂兄因此事讨论数次,依旧想不到答案。按理说,无论太子有何动机,都不应拆皇上的台!”
“是的!”裴泽舟点头,叹了口气,“原以为,只要回到京城、有能施展拳脚的职位、尽心尽力,便能有所建树,但真正进来才发现,这里水深。”
裴今宴道,“很抱歉,四叔、二叔,我们明知京城一团乱,还把你们牵扯进来,我们这么做,也是两权相害取其轻。皇上与武王争斗,我们国公府作为世代效忠皇权的家族,很难独善其身。
先不说,我们是否要选择阵营;只说,全天下都默认我们是皇上的人,武王甚至都没接触过我们、没想过拉拢我们。所以一旦皇上失败,我们定遭武王清算!我们现在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想为皇上效力,也必须为皇上效力!”
说起裴家最不愿忠于皇上的人,裴今宴说自己排第二,便没人能排第一。
皇上明知他在意名声、忠于婚姻,却让苏明妆栽赃他,名声扫地,又不得不娶当时还没有感情的明妆。
两人感情刚好,又逼迫他娶平妻,分开他与明妆。
粗暴撮合的是皇上、荒唐拆散的还是皇上,他忠心耿耿,皇上拿他当人了吗?皇上怕只当他是条愚忠的狗!
无奈,裴家没有退路。
即便他勉强设计出一条,但除非奇迹出现,否则怕也是没什么希望。
裴泽瀚看出侄子的愧疚,沉声安慰道,“别自责,你们做得对。无论刀山火海,我们全家都得在一起!”
裴泽舟也道,“是啊,我们不是还有今宴定制的退路吗?如果萧皇子真能站住脚,而北燕没我们容身地,我们就去东越国帮萧皇子打天下。帮谁不是帮?”
裴今酌也少见地激进一次,“四叔说得对!”
严氏见聊得差不多,便道,“今日便到这里吧,尽量不要熬夜,养足精神,明天你们两人还是要面圣的。”
“是。”众人答道。
长嫂如母,大嫂的话,两人必须要听。
于是,今日这番谈话就结束了,各自离开。
值得一提的是,裴二夫人提出想继续留在知春院睡,把裴泽瀚气得直瞪眼,最后还是在裴老夫人的劝说下,裴二夫人才不情不愿地随夫君回了青竹院。
……
翌日。
大清早,男人们都出了府,府里只剩了妇孺。
当苏明妆赶到知春院时,竟发现玉萱公主也来了,正问裴楚楚读过什么书。
裴楚楚第一次见当朝公主这样的大人物,紧张得暗捏衣角,一丝不苟地恭敬回话。
反观玉萱公主,也是一本正经,还挑了几篇文章来考小姑娘。
裴楚楚一一答了,公主还评点一番。
小姑娘是个耿直的孩子,见玉萱公主这般“博学多才”,小脸上的崇拜,几乎要表露出来。
这可极大满足玉萱公主的虚荣心!
裴老夫人和裴二夫人并未拆穿,只是憋着笑。
玉萱公主见苏明妆来,对小姑娘道,“可以,楚楚学问不错,再接再厉。”
心里想:原来考别人学问,是这么快乐的一件事?她真想多提问一会,可惜,她只会这么几篇!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啊!
第537章
我有我的私心
裴楚楚脆生生地回答,“民女谢公主殿下指教,民女往后定会用心读书。”
玉萱公主高深莫测地点了点头,心里想——是啊,她也应该用心读书。
一想起读书,就想到从前读书时,她先找萧景深把拗口的书面文翻译成日常用语,然后再在萧景深的监督下,背诵下来。
即便如此,她还是不喜读书,除了刚开始背诵《增广贤文》时有些兴趣,待开始读四书五经,便抵触得很。
为此,萧景深还想尽办法地哄她读。
他回东越国,她可以理解,毕竟他留下非但没前途,反倒是处境尴尬,随时有危险。
但明妆为什么又要去镇戍关?
为什么她身边的人一个个都要离开她?
想到这,本来高涨的兴致,逐渐失落下来。
严氏和霍薇两人相视一看——这两天她们两人便谈起过,萧皇子离开北燕,公主便被打击一次;如今明妆离开,也不知公主能否接受。
听明妆说,玉萱公主没有朋友——京城闺秀都是在十一二岁,刚刚开始社交时结交好友,到十七八岁时,金兰姐妹已经固定。
而且十七八岁,正是女子商议婚事、筹备大婚的年纪,心思更是不在交友之上;在议亲期间、大婚之前,闺秀们很少外出,在家安心待嫁,自然也不会有人陪公主玩耍。
抛开这些,武王一派的官家千金,不与公主结交;便是少量中立官员家的千金,也不会靠近公主;而皇上一派官员家的千金,靠近公主,也极有可能别有所图。
总之,明妆一走,玉萱公主应该就形单影只了。
两人心里于心不忍,齐齐叹了口气。
苏明妆对小姑娘道,“楚楚,一会你可以和公主切磋下武艺。”
小姑娘因为震惊,即将失态,“堂嫂,公主殿下习武?”
苏明妆笑道,“当然,公主殿下文武双全。”
“……”玉萱公主——虽然这话听得人舒服,但脸皮有点痒啊!
小姑娘更崇拜了!一双水盈盈的大眼睛里,恨不得冒出崇拜的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