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杨门女将同人)杨门女将之异国公主(138)

作者: 夜末未眠 阅读记录

赵祯上前扶起佘太君,悔恨地道:“是朕负了杨儿,一切都是朕的错,朕会去请求杨儿原谅”

萧元箩怒道:“原谅?如果杨儿此次再原谅你,我便和她断绝关系,你害死我的外孙,如果不是我身为杨家媳,不想毁了杨家一门忠烈之名,我拼了命也要杀了你。”

赵祯满脸悔恨地跪了下去道:“朕知道,一切都是朕的错,希望佘太君能给赵祯一个悔过的机会,当时大辽一举攻下了大宋的三座城池,朕一时冲动才会出手伤了杨儿。”

佘太君抹着眼泪扶起赵祯道:“陛下不必跪我们,你既然伤了我杨家人,也寒了杨家的心,此事我们无法原谅。至于辞官之事待老身同家人商议后再回禀陛下吧!”

说完,杨八妹和柴郡主搀扶着佘太君离开了开封府。

第14章 萧杨前往封地

杨家众人面色憔悴地回到天波府,佘太君擦了擦眼泪后道:“杨家此次的劫难是杨儿用腹中的孩子换来的平安,老身愧对杨儿,让她为杨家挡下了大劫。”

杨四郎走上前道:“母亲,别说这话,杨儿是杨家人,这是她应该做的。”

杨六郎道:“母亲,现在杨儿被陛下废黜,萧太后肯定心生不满,如果杨家就此辞官,母亲就不怕大辽真的起兵吗?”

佘太君道:“起兵与否取决于杨儿,我知道杨儿不会起兵的,她只是对陛下心死了”

萧元箩哽咽着:“母亲,儿媳想去大辽看望杨儿。”

佘太君道:“展昭告诉我,萧太后送来了国书,任何大宋官员不允许进入大辽,否则等同宣战。元箩你别去了,萧太后这会心疼萧杨,你去了说不定萧太后会把气撒到你身上。”

杨四郎点点头:“我们写个书信给杨儿报个平安就行了。”

佘太君道:“杨儿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四郎,你赶紧写信问问杨儿。”

赵祯回到皇宫后,看到曙儿在画萧杨的画像,赵祯走了过去,曙儿起身跑了出去,赵祯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着萧杨断发的画面。

萧杨醒来后,萧太后抱着孩子坐在床边,看到萧杨醒来后,放下孩子亲自端起参汤喂给萧杨。

萧杨喝完后,看着萧太后道:“皇祖母,杨儿没事了,您别担心了。”

萧太后心疼地擦了擦眼泪:“杨儿,你受苦了,以后就留在大辽吧!哪里也别去了。”

萧杨扯起嘴角笑了笑:“以后杨儿就在大辽陪着皇祖母。”

萧太后点点头,终于松了口气笑了起来。

萧杨让元微和元岚送萧太后回宫,元陌递来了一封信,是杨四郎写来的信函。

萧杨接过来看了看,起身给父亲回信,她告诉杨四郎,她很好,只是最近都在昏睡,让他们别担心,好好保重身体。

写好后拿给元陌,萧杨让元陌给她讲讲最近发生的事,元陌告诉萧杨,元微收留大宋难民的事,散布赵祯流言,还有赵祯当天就释放了杨家人……

萧杨听完后道:“白玉堂呢?他没事吧?”

元陌摇摇头道:“他没事,只是内力流失太多,这会有些虚弱,经过这几日的参汤滋养,已经好的差不多了。”

萧杨看着元陌悲凉地笑了:“我应该是最悲哀的公主了,也是最不值得同情的女人”

元陌道:“公主,谁都有跌倒的时候,只要爬起来继续走就行了,别让自己陷在那个泥塘里无法自拔就行了。”

萧杨看着元陌点了点头,看了看窗外后道:“我们出去走走吧!”

元陌为萧杨更衣梳洗后,拿来头纱给萧杨盖上,萧杨拉过头纱把自己包裹起来走出房间。

白玉堂坐在院中看书,看到萧杨走了出来,起身搀扶萧杨,萧杨笑了笑:“我没那么弱,不至于需要搀扶。”

白玉堂瞪了她一眼道:“我的内力都给你了,你才说得出这种话。”

萧杨笑道:“多谢大侠救命之恩。”

白玉堂笑了笑:“那就以身相许吧!”

萧杨哈哈大笑起来:“出去走走,去不?”

白玉堂跟在萧杨身后走出公主府,来到封地后,集市很热闹,人来人往的大宋的难民已经开始想办法谋生了,萧杨走到一个小摊买了一些吃食,又买了糖葫芦,边走边吃。

一阵马蹄声传来,萧杨转头看了过去,元陌道:“好大胆子,敢在封地的大街上纵马奔驰。”

一男子看到人也不勒缰绳,马儿冲着萧杨奔来,白玉堂挡在萧杨身前,对着迎面来的马拍出一掌,连人带马直接摔了出去,那人从地上爬了起来怒道:“大胆,敢挡小爷的路。”

萧杨这才看清,是萧骨浴的侄子耶律信。

耶律信拔出大刀就朝着萧杨砍来,萧杨抬手拔开了大刀,飞身上前掐住他的脖子道:“好大胆子,敢在本宫的封地纵马行凶,怎么?还想杀本宫?”

萧杨扯开遮面,耶律信吓得浑身颤抖道:“萧杨长公主饶命。”

萧杨甩开耶律信后,耶律信连连求饶:“长公主饶命啊!”

萧杨瞪着耶律信,身旁的百姓声讨着:这个人天生坏种,每天这个时候都会来,受伤的人不止一两个了。

元陌看了看身旁的百姓,转头看向萧杨。

萧杨道:“把人给本宫拿下,受伤人看病的钱你出,至于你的罪名等本宫回禀了皇祖母再定,你如果不是宗亲本宫今日便杀了你。”

耶律信赶紧连连点头称是,元陌让人带走了耶律信。

百姓纷纷给萧杨下跪道:“长公主千岁千岁千千岁”

萧杨抬手道:“大家请起吧!让大家受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