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同人)宜修:这个皇后爱谁谁,我不当了(109)+番外
就在气氛凝重而微妙的时刻,皇上携着荣嫔匆匆步入春喜殿,他们的到来如同一阵突如其来的风,吹散了殿内原有的平静。荣嫔的出现,让淑妃的眼中不由自主地闪过一丝惊讶,但很快,她便以她那惯有的温婉笑容掩饰了过去,恢复了往日的从容。宜修则是一如既往的沉稳,她的脸上没有丝毫波澜,与淑妃一同起身,向皇上行了标准的宫廷礼仪。
皇上目光扫过众人,最终落在宜修身上,语气中带着几分急切:“许氏现在情况如何?”宜修微微欠身,语气中透露出一丝忧虑:“回皇上,许氏的状况怕是颇为凶险。”
闻言,皇上眉头紧锁,立刻下令传唤产婆前来。产婆被匆匆带至皇上面前,皇上只简短而有力地吩咐了一句:“无论如何,务必确保孩子平安降生。”产婆领命而去,心中已有了计较。她回到产房,毫不犹豫地命人准备了一碗烈性催产药,强行给许氏灌下,并加大了推腹的力度。
随着药力的发作,许氏的下身开始大量出血,鲜血染红了产褥,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重的血腥味。然而,这血却仿佛成了孩子降生的催化剂,在剧烈的疼痛与挣扎中,孩子终于呱呱坠地。那是一个八斤有余的小公主,哭声洪亮,宣告着她的到来。
然而,对于许氏而言,这一切却已是回天乏术。她用尽最后一丝力气,看了一眼这个刚刚来到世界的小生命,眼中满是不舍与无奈。
就在这时,一旁的嬷嬷不动声色地给一个小宫女递了个眼色,小宫女立刻会意,迅速取来一片早已准备好的、加了特殊药物的参片,强行塞入许氏的口中。几乎是在瞬间,许氏的脸色变得苍白如纸,眼神逐渐涣散,最终无力地闭上了眼睛,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小宫女手法娴熟地将许氏口中的参片取出,并迅速销毁,仿佛这一切从未发生过一般。产婆则开始忙碌地收拾着一切,将小公主小心翼翼地包裹起来,抱出产房,向皇上报喜:“恭喜皇上,喜得小公主一枚,小公主体健茁壮,八斤有余。只是……许常在已经没了。”
皇上闻言,神色变得异常复杂,那双深邃的眼眸中仿佛交织着无数情感。他望着刚刚降生的小公主,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喜悦——这是他的血脉延续,是他皇室的新生命。
皇上沉默片刻,似乎在心中权衡着各种利弊与情感。最终,他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孩子不能没有母亲,朕决定,这个孩子就起名晶婉,由荣嫔钮祜禄氏抚养。”这句话不仅是对小公主未来的安排,也是他对荣嫔的一种信任与托付。
第106章 过年夜宴(1725)
荣嫔闻言,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激动与感激。她早就料到皇上带她来此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她抱养这个孩子。此刻,她连忙上前几步,跪倒在地,以最诚挚的礼节向皇上谢恩:“臣妾谢皇上隆恩,定当视晶婉公主如己出,悉心照料,不负皇上所托。”
说完,荣嫔起身,目光温柔地望向产婆手中的小公主。那是一个粉雕玉琢般的小人儿,虽然刚刚经历了生死考验,但此刻却已安然入睡,小脸上挂着满足的微笑。荣嫔的心瞬间被这个小生命所融化,她轻轻地从产婆手中接过小公主,动作中充满了母性的温柔与呵护。
随着小公主被荣嫔接走,殿内的气氛也逐渐恢复了平静。皇上再次开口,对许氏的身后事做出了安排:“许常在虽未得长久之福,但念其诞育皇嗣有功,特赐以贵人之礼下葬,以示皇恩浩荡。”这句话不仅是对许氏的一种补偿与慰藉,也是对她所付出生命的最高敬意。
至此,这场因分娩而起的风波终于告一段落。小公主晶婉在荣嫔的怀抱中开始了她新的人生旅程,而许氏则永远地留在了历史的尘埃之中,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与感慨。
荣嫔学习淑妃,也宣布小公主的洗三,满月百天都不办了,为了怀念许氏。其实荣嫔有自己的考量,因为这个时间赶上过年,就算办了也是仓促,不如在皇上面前表现她的贤良。
时间如同流水般匆匆而过,转眼间,宫中的过年守岁宴便在贤贵妃宜修与淑妃的精心筹备下盛大开启。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整个宫殿被装点得如诗如画,洋溢着节日的喜庆与祥和。
淑妃此次不仅负责了宴会的整体策划与布置,更是别出心裁地安排了一系列精彩的节目,以增添宴会的趣味与观赏性。她特别邀请了宫中一些低位分的妃嫔参与表演,这些平日里或许并不起眼的佳人,在精心准备的节目中大放异彩,赢得了皇上与众宾客的阵阵掌声与喝彩。
皇上坐在高堂之上,目光扫过下方热闹非凡的场景,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愉悦之情。他注意到淑妃在此次宴会中的出色表现,不仅将一切安排得井井有条,更在细节之处体现出了她的细心与周到。于是,皇上龙颜大悦,当众夸赞道:“淑妃真是得力之臣,此次守岁宴办得如此出色,实乃后宫之幸。”
此言一出,整个宴会现场的气氛更加热烈起来。而坐在一旁的贤贵妃宜修,则适时地接过话茬,她嘴角含笑,目光中闪烁着深邃的光芒:“皇上所言极是,淑妃妹妹不仅治宫有方,更难得的是她那份对皇上的拳拳之心。若说淑妃妹妹有何遗憾之处,那便是膝下尚无亲生皇子或公主。但臣妾相信,以淑妃妹妹的才干与品性,若是有幸诞下龙嗣,定能母仪天下,贵妃之位甚至皇后之位亦是当之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