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甄嬛同人)宜修:这个皇后爱谁谁,我不当了(182)+番外

作者: 半只兔 阅读记录

如今,她已经二十九岁了,青春正在悄然流逝,而家族的压力也日益沉重。她知道,如果再不能有孩子,那么等待她的,将是家族的失望与冷漠,甚至可能会将她的妹妹接入宫中,以此来延续家族在皇宫中的地位。

面对这样的困境,淑妃不得不铤而走险,今年她服用的坐胎药比以往任何一年都要猛烈得多。那些药物虽然有着神奇的功效,但同样也伴随着巨大的风险,有些甚至会对母体造成严重的损伤。然而,对于淑妃来说,这一切都已经不再重要了。只要能有一个孩子,哪怕是要付出生命的代价,她也在所不惜。

时间转瞬间已至两个月后。这一日,后宫的嫔妃们照例向皇后请安。阳光透过窗棂,洒在金碧辉煌的大殿上,为这庄严的场合增添了几分暖意。

熹贵妃身着华丽的宫装,端庄地坐在一旁。突然,她脸色微变,掩口干呕起来。这一幕,立刻引起了在场所有人的注意。而与此同时,淑妃看着熹贵妃的反应,竟也不由自主地开始干呕。她的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被喜悦所取代。

贤贵妃宜修见状,连忙站起身,温柔地对皇后说道:“皇后娘娘,您看两位妹妹的样子,像是有了喜讯呢。不如让太医来请个平安脉,也好让大家都安心。”

皇后闻言,微微颔首,脸上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她吩咐下人速去请太医,自己则继续端庄地坐着,心中却暗自思量着这突如其来的变故。

不久,太医匆匆赶来,步入翊坤宫的大殿。他先是向皇后行礼,然后依次为熹贵妃和淑妃诊脉。片刻之后,太医面露喜色,恭敬地对皇后说道:“恭喜皇后娘娘,熹贵妃和淑妃两位娘娘均已怀孕二月有余,脉象稳健,实为后宫之大喜。”

皇后闻言,脸上终于绽放出了笑容。她命人取来敬事房的记档,仔细核对后,发现两个月前二人确实都曾侍寝过。这一发现,更加坚定了她心中的喜悦。

此事很快便惊动了皇上。皇上听闻后宫中传来喜讯,连忙放下手中的政务,匆匆赶来翊坤宫。他走进大殿,目光在熹贵妃和淑妃身上来回巡视,眼中满是关切与喜悦。

“皇后,”皇上对皇后说道,“你一定要好好照顾熹贵妃和淑妃,她们如今可是朕的心头肉。后宫中很久都没有这样的喜事了,这可是上天对朕的恩赐啊。”

皇后连连应是,脸上洋溢着母仪天下的慈祥与威严。她深知,这突如其来的喜讯不仅为后宫增添了生机与活力,更稳固了皇上的心。而她作为皇后,自然要承担起这份责任,确保两位嫔妃能够顺利诞下龙嗣。

这一刻,翊坤宫内充满了欢声笑语。然而,在这份喜悦的背后,却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与阴谋。熹贵妃和淑妃的怀孕,究竟是天意使然,还是有人暗中操控?这一切,都将在未来的日子里逐渐揭晓。

熹贵妃回宫之后,孕期的反应愈发严重,吃什么吐什么,即便是御厨精心烹制的珍馐美味,在她口中也如同嚼蜡。夜晚,她更是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常常被梦魇缠绕,汗水浸湿了衣襟。

见状,熹贵妃深知自己不能这样下去,便召见了太医卫临。卫临细细地为熹贵妃把脉,眉头紧锁,神色凝重。他轻叹一声,缓缓说道:“娘娘,微臣才疏学浅,怕是保不住此胎。不如速速叫温太医来,他医术高超,此胎或是能有救。”

甄嬛闻言,心中一紧,但她很快镇定下来,吩咐下人速去请温太医。温太医匆匆赶来,神色中带着几分疲惫,显然也是被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惊动了。

“若不是万不得已,我也不愿打扰你。”甄嬛的声音中带着几分歉意和无奈。温太医轻轻摇头,示意她不必多言,随即开始为熹贵妃把脉。

片刻之后,温太医收回手,神色更加凝重。他低声说道:“娘娘,此胎怀的不是时候。娘娘如今年纪已经不是适宜有孕的年纪,再加上此胎胎像比正常要虚弱许多,即便是微臣与卫临拼尽一身医术,此胎也最多保至五个月。”

甄嬛闻言,泪水夺眶而出,她轻轻抚着隆起的腹部,心中充满了不舍和无奈。“五个月,我与这孩子的缘分只剩两个月了。”她的声音低沉而哀伤,仿佛要将所有的痛苦都埋藏在心底。

温太医见状,连忙劝慰道:“娘娘您节哀。微臣多言一句,龙胎在腹中越久,对娘娘身体越不利。还望娘娘早做打算。”

第177章 熹贵妃落胎(1)

甄嬛深深吸了一口气,努力平复自己的情绪。她坚定地说道:“劳烦温太医,提前备好一份送走这孩子的汤药。我怀孕后的药方卫临一向是做两份,一份在太医院存档,一份在我这。你这边也是一样,务必确保万无一失。”

温太医闻言,默默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敬佩和同情。他深知熹贵妃的决定并不容易,但她却能如此冷静和果断,这份勇气和智慧实在令人钦佩。

说完这些,甄嬛便让温太医退下了。她独自坐在寝宫中,望着窗外的明月,心中五味杂陈。她知道,自己必须坚强起来,为了孩子,也为了自己。这场宫斗的硝烟尚未散去,她绝对不能让这个孩子死的一点意义都没有。

第二日清晨,天边刚泛起鱼肚白,熹贵妃便悄悄起身,穿戴整齐后,带着贴身侍女,悄无声息地前往贤贵妃的景阳宫。一路上,她紧锁眉头,心中五味杂陈,既有对未来的不确定,也有对即将进行的交易的决绝。

到达景阳宫时,宜修正于窗下品茶,阳光透过精致的窗棂,洒在她端庄的脸上,为她平添了几分柔和。见熹贵妃来访,贤贵妃微微一笑,示意她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