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甄嬛同人)宜修:这个皇后爱谁谁,我不当了(63)+番外

作者: 半只兔 阅读记录

武贵人按照华妃的指示,首先为贤妃抽取了一张纸条,上书“书写一个寿字”。宜修见状,心中虽有波澜,但面上依旧保持着端庄的笑容,因为上一世也是如此,她上前从容不迫地书写了一个苍劲有力的“寿”字,赢得了众人的一片赞誉。

紧接着,武贵人的目光转向了甄嬛,手中的纸条仿佛成了她手中的利剑,她故意高声宣布:“下一个是莞贵人的,请作惊鸿舞一曲。”此言一出,宴席上顿时议论纷纷。武贵人更是添油加醋道:“莞贵人本就翩若游龙,宛若惊鸿,此番一舞,定能让咱们大开眼界。”

贤妃深知这是华妃的计谋,心中也没有任何担忧,因为她知道甄嬛会舞,但面上却不动声色,反而顺水推舟道:“莞贵人才多大年纪,不如换个别的节目吧。”然而,她的话音未落,就被敦亲王打断。

这位性情直爽的王爷,早闻甄嬛之名,今日一见,更是按捺不住好奇心,直言不讳道:“皇上,臣弟早就听说皇上又得一位才貌双全的莞贵人,若是连一舞都不会,岂不是浪得虚名?怕是连臣弟府中的歌舞伎都不如呢。”

皇上闻言,虽知敦亲王言语直率,但心中也颇想见识一下甄嬛的才艺,于是笑道:“既然如此,那就让莞贵人随便一舞吧。”

甄嬛深知此舞非跳不可,便起身告退,前往后殿更衣。待她重新出现在众人面前时,已是一身轻盈的舞衣。

第61章 满月宴华妃复宠

此时,惠贵人突然开口,提议道:“皇上,寻常的丝竹管弦太过俗气,不如臣妾抚琴,安妹妹高歌一曲,为皇上与莞贵人的舞蹈助兴如何?”皇上闻言,点头称赞,觉得此提议甚妙。

于是,惠贵人轻抚古琴,安陵容则以她那清丽婉转的歌喉,唱响了悠扬的旋律。甄嬛则在乐声中翩翩起舞,她的舞姿轻盈曼妙,只是过于死板,所以众人并无什么举动。跳到一半时,果郡王以笛声入门。

甄嬛顿感惊讶,但是随机应变,如同真的惊鸿一般,翩翩起舞,让人目不暇接。这一刻,整个宴会仿佛都被她的舞姿所吸引,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了她的身上。

果然不错,可堪与本王府第一舞妓相较。敦亲王的话音刚落,宴会上的气氛瞬间微妙起来。他的话语中虽不乏赞赏,但那份不拘小节的直率,在皇上面前显得略显微妙。

敦亲王福晋见状,连忙以袖掩口,轻声细语地劝道:“王爷,您这是酒兴上来了,说的都是醉话,可别忘了这是在皇上面前呢。”她的声音温柔而急切,试图为敦亲王挽回一些颜面。

果郡王闻言,嘴角勾起一抹淡笑,他并未直接反驳敦亲王,而是将话题引向了另一个方向:“莞贵人此舞,确实精妙绝伦,让人不禁想起古代梅妃的‘惊鸿舞’。据说当年梅妃以此舞示人,玄宗皇帝惊叹不已,称其为‘梅精’再世。虽然我等未曾亲眼目睹梅妃起舞的风姿,但从莞贵人的舞蹈中,亦能感受到那份超凡脱俗的气质。”

敦亲王闻言,眉头微皱,似乎对果郡王的话不以为然:“你又没曾见过什么梅妃起舞,又哪来的这些言之凿凿?咱们还是少说些这些虚无缥缈的往事,多谈谈眼前的事吧。”

果郡王微微一笑,并不在意敦亲王的质疑,他轻轻摇了摇头,继续说道:“十哥言之差矣,史书虽非亲眼所见,但却是前人智慧的结晶。习武骑射,我自然不敢与十哥相提并论,但唯独在这些史书典籍上,我倒是比十哥多读了一些。因此,对于历史上的佳话典故,我也略知一二。”

皇上见两位皇弟有些争执,便连忙出面安抚道:“两位皇弟都是朕的左膀右臂,一文一武,各有千秋。大清能有你们这样的栋梁之才,实乃朕之幸事。今日是四公主的满月之喜,咱们还是多谈谈喜庆之事,莫让这些小事扰了雅兴。”

说着,皇上便吩咐宫人带莞贵人下去更衣,待她换好衣服后,便让她重新入座。甄嬛在宫人的引领下,缓缓退下,心中对果郡王的机智与皇上的宽容深感敬佩。而宴会上的气氛,也随着皇上的安抚而逐渐恢复了往日的和谐与欢乐。

华妃的话语中带着几分不经意的醉态,她轻轻摇晃着身子,眼神中闪烁着复杂的情绪,仿佛真的被那遥远的历史故事深深触动。“皇上,臣妾失礼了,请皇上恕罪。”她轻声细语,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臣妾方才见莞贵人作惊鸿舞,那舞姿翩跹,宛若仙子下凡,一时之间,竟让臣妾想起了那遥远的过去,心中情感涌动,难以自持。”

她微微一顿,目光变得深邃而遥远,仿佛穿越了时空的界限,“臣妾近来闲暇之余,翻阅诗书,偶然间读到唐玄宗与梅妃的故事,尤其是那篇《楼东赋》,字字句句,皆是梅妃的深情与哀怨。惊鸿舞,本是梅妃得宠时所创,那时的她,风华绝代,舞姿倾城;而《楼东赋》,则是她被幽闭上阳宫后,对往昔恩爱的无尽思念与对现实冷落的深深哀叹。今日,臣妾见惊鸿舞而思楼东赋,心中不禁为梅妃的遭遇而伤感不已。”

说到这里,华妃的眼眶微微泛红,她轻轻拭去眼角的泪珠,继续说道:“臣妾自知愚昧,无德无才,唯有通过诗书来修身养性,以求能更好地侍奉皇上。然而,每当臣妾读到梅妃的《楼东赋》,那字字泣血的文字便如针扎般刺痛臣妾的心。君情缱绻,深叙绸缪。誓山海而常在,似日月而亡休。奈何嫉色慵慵,妒气冲冲,夺我之爱幸,斥我于幽宫。思旧欢之莫得,想梦著乎朦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