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同人)宜修:这个皇后爱谁谁,我不当了(79)+番外
或许是因为纯元皇后在生产时的不幸离世,给皇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阴影,使得他对甄嬛这一胎格外重视。他深知母凭子贵的道理,更不愿让任何悲剧重演于甄嬛身上。因此,皇上不仅赐下了丰厚的生辰贺礼,更是隔三差五地亲自传唤温太医,详细询问甄嬛的身体状况及胎儿的发育情况,每一个细节都不容忽视。
而在这后宫之中,另一股暗流也在悄然涌动。贤贵妃宜修手下的眼线遍布后宫,任何风吹草动都逃不过她的耳目。
近日,宜修便得知了一个让她既惊讶又警惕的消息——安常在,那位看似温婉实则心机深沉的女子,正在秘密研制着什么。这个消息如同一枚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然而,宜修皇后并未立即采取行动,反而冷静地吩咐手下人不要过多关注此事,以免打草惊蛇。
宜修知道这是安常在要对甄嬛下毒手了,她准备静观其变,坐收渔翁之利。
随着边疆捷报频传,年羹尧将军在前线取得辉煌战果的消息如春风般迅速吹遍了紫禁城的每一个角落。这不仅仅是军事上的胜利,更是皇权稳固、国威远扬的象征。宜修,这位深谙后宫之道的女子,在听闻此讯后,心中顿时泛起了层层涟漪。她深知,年羹尧的显赫战功势必会再次提升其妹——华妃在后宫中的地位与恩宠。
果然,不久之后,皇上意图通过赏赐皇贵妃级别的服饰来试探华妃的反应与野心。这一举措,无疑是在后宫中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引得众人纷纷猜测不已。然而,宜修却并未因此而慌乱,反而展现出了她超凡的智慧与手腕。
她深知,若让华妃直接穿上那套代表着无上荣耀与地位的皇贵妃服饰,不仅会加剧后宫的争斗与不平衡,更可能让皇上对华妃的期望值过高,从而引发不必要的麻烦。于是,宜修皇后不动声色地命人将那套服饰进行了精心的翻新与改造,使其在外形上焕然一新,丝毫看不出原有的痕迹。
当华妃满心欢喜地接过这份“大礼”时,她以为自己即将成为后宫中超越贤贵妃的尊贵存在,心中不禁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与自豪。她丝毫未察觉到其中的玄机,只道是皇上对她宠爱有加,特意为她量身定做了这套独一无二的服饰。
然而,当皇上亲眼见到华妃身着这身经过翻新的服饰,依旧光彩照人,他的心中不禁生出了几分微妙的变化。他意识到,或许华妃目前的地位与恩宠封为华贵妃就可以,无需再进一步晋封。毕竟,后宫之中,平衡与稳定才是最重要的。
于是,皇上最终决定,封华妃贵妃之位不变,并未如外界所传那般将其晋升为皇贵妃。这一决定,不仅让后宫的局势得到了暂时的缓和,也让宜修再次展现了她的智慧与远见。
皇上宣布了即将前往甘露寺祈福的决定,这一消息在后宫中迅速传开,引起了各宫嫔妃的纷纷议论。宜修这位后宫的老手,听闻此讯后,眼眸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精光。
她深知,甘露寺之行虽为祈福,但实则也是一场暗流涌动的政治与情感较量。而更为关键的是,她敏锐地察觉到,此时华贵妃正因年羹尧在前线的连连告捷而气势正盛,正欲借此机会在后宫中树立威信,寻找那些可能威胁到她地位的人开刀。
宜修心中暗自盘算,她不愿在此刻与华贵妃正面冲突,毕竟华贵妃背后有年家势力支撑,行事往往更为张扬无忌。于是,她决定暂时避其锋芒,利用甘露寺祈福的机会,远离后宫的纷争,静待事态的发展。
在做出这个决定的同时,宜修皇后脑海中不禁浮现出前世的记忆。她清晰地记得,在那个相似的时刻,莞嫔——那个如此像纯元的女子,遭遇了滑胎之痛。她可没有圣母心发作,除了任务,宜修只保护她小分队的人。
第77章 甄嬛落胎
宜修身着华贵的宫装,步伐轻盈而庄重,紧随皇上的身侧,一同踏入了甘露寺那幽静而庄严的殿堂。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洒落在她的发丝上,为她的面容平添了几分柔和与圣洁。在寺庙内缭绕的香烟与诵经声中,宜修缓缓步入大殿,她的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感与期盼。
当她跪在蒲团之上,双手合十,闭上双眼,那一刻,她的心灵仿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宁静与专注。她不仅虔诚地祈求着自己的孩子能够平安健康地成长,更在心中默默许下了更为深远的愿望——她希望自己能够如愿以偿地成为太后,站在权力的巅峰,俯视着这片属于她的江山与后宫。
皇上站在一旁,目光温柔地注视着宜修那虔诚祈福的身影。他看到了她眼中的坚定与期盼,也感受到了她身上散发出的那份母性的光辉。在这一刻,皇上不禁对这个女子生出了几分好感与敬意,他觉得宜修不仅容貌出众,更有着一颗善良而坚韧的心。
然而,皇上并不知道的是,宜修心中的祈愿并非全然出于对他的爱意与忠诚。在她的内心深处,早已种下了对权力的渴望与对自由的向往。她盼着皇上能够早登极乐,她成为太后。
但这一切,皇上都无从知晓。他只看到了宜修表面的虔诚与温婉,却未曾窥见她内心深处的波澜壮阔。
自贤贵妃与皇上共赴甘露寺祈福之后,后宫之中便掀起了一股不小的波澜。华贵妃,这位向来以骄横著称的宠妃,似乎找到了彰显自己权威的新舞台。她每日里不厌其烦地召集后宫嫔妃,于翊坤宫内进行一番番的训导与立威,言辞犀利,气氛压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