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吃瓜在年代文里拿编制(111)
李高阳手里拿着签单心情激动,他成功了,他做到了,他的努力总算是没有白费,以后也肯定会越来越好的,他在心里就要默默鼓励自己。
李高阳出了收购站之后,就心情亢奋的往回往家里走,他想要尽快回连山村,他出来也有好几天了,连山村那边的人,说不定要等急了,他得赶紧把签单带回去。
回到了家里,李妈正坐在门口织毛衣,说是毛衣,其实那些毛线都是从毛线手套上拆下来的,织成了一件毛衣。
李妈见到李高阳,就赶紧把手里的毛衣往他身上比划,然后又满意的点点头说:“刚好,我还担心家里的毛线不够,好在刚刚好。
我再织一个晚上收收边,明天你就能穿上身了。”
李高阳要告别的话就卡在喉咙里说不出来了,李妈晚上是不干活的,一是伤眼睛,二呢就是为了省电,她突然说要晚上要织毛衣,大概是知道她也快要离开了吧。
李妈反倒笑着倒是拍了拍一个李高阳的肩膀说:“是不是快要走了,我就知道你是一个有出息的,到哪你都能闯出一片天来。
你是不是还记恨着你弟你妹当年为了糖把你卖了的事,听妈一句话,他们知道错了,你就别跟他们别扭着了,行不行。
你们离得远了,以后也不知道能相聚几天,别老把这件事记在心里行吗。”
李高阳抿唇,半晌点头:“我听你的,妈,我走了以后,你和我爸要注意身体啊。”
“哎!我晓得,你也要照顾好自己,我们离得远实在没办法照顾上你什么,你自己要多小心一些,要是谈对象的话记得跟家里说一句,要是能带回来给我看看那就更好了。”
李妈突然就说到了谈对象的事,李高阳一下子就涨红了脸:“说这个干啥呀?这还没影的事儿呢,您放心,我要是有了肯定跟家里说一声。”
母子俩的对话就此结束,当晚李家的晚饭很是不错,用猪油渣剁得碎碎和着白菜包了饺子,只是有肉馅的并不多,其他的都是纯白菜馅儿的。
肉馅的一家人都没怎么吃,只有李高阳的饭碗里堆得满满的都是肉馅饺子 ,李家的三姐弟看着这一幕都不敢说什么,见李高阳看他们竟都露出一个讨好的笑来。
李高阳夹起一个饺子吃着吃着忽然站起身来,就把碗里的饺子拨了一半到父母的碗里,剩下的又和姐弟三人分吃了。
“吃吧,我一个人也吃不完,别浪费了。”说完他就坐下来拿夹起碗里为数不多的两三个肉饺子又吃了起来,根本就没去看其他人的脸色。
李高阳心在问自己他该原谅他们吗?他也不知道,或许有一天他功成名就了,或许才能放下心中的芥蒂吧,现在的话,这样不冷不热的相处着就行了。
作为亲人他没有办法说去记恨他们,但也没有办法大大方方的说原谅,他真的做不到,至少现在他做不到。
姐弟三人都有些震惊,小心翼翼的打量李高阳的神色,李高阳只是沉默的吃着自己的饺子并没有去看他们。
姐弟三人也默不作声,低头默默吃了起来。
李爸李妈对视一眼,也没有多说什么,算了就这样吧,这个儿子受了大委屈,能这样做,还是不想看他们做父母的为难。
一家人沉默的吃完了晚饭,李妈又忙着给李高阳收拾要带去乡下的东西,吃的喝的用的,能带的都让李高阳带上了,就是想让他在乡下也过得舒服一些。
第88章 回连山村
第二天的中午,李高阳就登上了回去的火车,李妈和李高兴在车窗外朝他挥手,李高阳也同样挥手,然后火车开动,将李高阳带去了远方。
而在连山村的所有人都在等着李高阳带好消息回来,他们都一致祈祷能把鹌鹑蛋卖出去,只要能卖出去,那就代表这个养殖场可以继续坚持下去。
大队长是最焦虑的那一个,毕竟当初是他拍板决定要办这个养殖场的,只要是鹌鹑蛋卖不出去,把事情给办砸了,那可就不妙了。
好在,李高阳没有让人失望,他当初拍胸脯保证的事情做到了,果真是给“来顺”鹌鹑蛋罐头找到了销路 。
看着电报上那简洁的几个字,大队长笑出了一脸的褶子,在确定李高阳回来的日期后,还跑到了县里去接人。
李高阳是九月初出去的,等他回来的时候已经是九月中旬了,正是新粮入仓的时候,再过几天就要交公粮了。
李高阳看着大队长就笑道:“队长,幸不辱命。”
“好好好。”大队长连声说好,拉着李高阳就上了牛车往村里走,路上李高阳将自己这几天的经历都跟大队长说了一遍,还拿出了签单给大队长看。
大队长接过单子仔细地看了起来,当他看到上面的数量时已经激动得有些语无伦次:“三个百罐?一次就订了三百罐鹌鹑蛋罐头!”
李高阳却叹气,有些无奈的说:“是啊,只有三百罐,原本还可以再多订一些的,只是我仔细算过了,三百罐是我们养殖场目前能出的最大的极限了。
毕竟现在的鹌鹑还数量不多,大部分还只是刚出壳没多久,我仔细计算过,等养殖场里所有的鹌鹑都能下蛋的时候,得到九月底十月初,一百多只鹌鹑下一百多个蛋,差不多能够下两斤的重量。
三百个罐头,一罐是半斤蛋,刨除掉一些佐料,还有一些卤水,也就是说我们需要一百三十斤的鹌鹑蛋才能做成。
也就是说从现在开始到十一月底,我们就得开始攒鹌鹑蛋才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