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朕,亡国昏君???(83)

段云枫穿着松垮的中衣跪在榻前,面庞泛红,脚尖紧绷。

他想象着萧珩身穿帝王冕服的模样,广袖如云垂下,腰间束着金玉革带,额前垂落的旒白玉珠半遮掩住对方那庄严而威仪的目光。

陛下……

段云枫的鼻尖洇出了一些薄汗,下意识咬./紧了嘴唇。

少年将军未尝情./事,却已饱受爱谷欠的折磨,那些隐秘的未能宣之于口的心思像把火,快要将他吞噬殆尽。

陛下。

嗯……

段云枫幻想着那双骨节分明的手触/碰着自己,不由自主地抬高了月要身,手法青涩而笨重。

陛下。

片刻后,他重重地呼出一口气,将脸埋入御赐的蟒袍中,整个人像是被抽去了脊骨一般泄了力,贪婪地嗅着那上面属于萧珩的气息。

萧珩将他当作亲弟。

他却做出这般亵/渎君主的举动。

要是被皇帝知道了,对方会不会直接将自己流放啊?

……

汴州。

萧珩夺回凤翔的消息传到李冀昌这,他几乎是暴怒不已,这段时间他忙着平复淮南叛乱,谁想嘉宁帝这个不知道从哪窜出来的前朝余孽,居然又蹦跶了起来,他当即召来了手下大臣商议此事。

李冀昌沉着目色道:“前朝余孽如今割据了长安、凤翔等大半个关中地区,不仅妄图以正统自居,竟还敢给朕发讨贼檄文!”

他手下的大臣都知道李冀昌是靠杀戮上的位,因得位不正,尤其忌惮别人提起这点,为了彰显自己是正统,他不惜杀光燕朝旧臣,而眼下萧珩的存在对他来说简直是心中喉咙中咽不下去、吐不出来的一根刺,

很快便有人献言道:“陛下如今拥有河南、河北、山南、淮南四镇,相当于坐稳了半壁江山,讨伐前朝余孽不过迟速之间,况且前朝气数本就该尽,陛下继位乃应天顺人,民间早已了征兆,此乃上天的旨意啊!陛下又何须担心正统之名呢?”

李冀昌:“民间有何征兆?”

那谋士道:“嘉宁帝在位时,遍地饿孚,百姓民不聊生,天下人对其积怨已久,如今全国多地大旱,河水干涸,象征天子的斗宿也暗淡无光,此乃弃君之兆,民间不是有一谶言吗?”

李冀昌:“什么谶言?”

那人道:“旱魃焚天,苍龙失目;赤焰吞日,真龙浴火……”

全国多地大旱是真,当然这是谶言是他专门编造的,前半段显然指代前朝气数已尽,而李冀昌建立的大楚属火德,后半句便是暗喻李冀昌乃真龙降世。

届时再让人编个调,以歌谣的方式在民间传播,必然很快便会传播开。

百姓对这些天灾玄学再迷信不过了。

“如今民间的酒楼茶肆、街坊邻里都传遍了您才是天命所归,过段时日,陛下可亲自去民间巡视。”

李冀昌一拍桌案道:“好!”

……

翌日,萧珩于凤翔东市斩首安有良及其党羽,统摄大燕几十余年的阉党政权被彻底拔除。

处决完安有良后,群臣开始不断劝谏萧珩举办登基大典,重登皇位,改元祭天。

古人有云“尚未南郊,何以天子”,南郊祭天是皇帝确认统治合法性极为重要的仪式之一,只有经过南郊祭天,向天地神明宣告自己的统治地位,才能被认可天子的身份。

祭天所需的仪仗安有良已差人准备得差不多了,虽然不是给萧珩准备的。

但这不重要。

他现在已经万事具备,只差最后一步了。

而通常来说,皇帝继位前天上都会轮番出现各种祥瑞与谶言,这种任务通常是交由司天监来办的。

可就在司天监准备派人去民间“抓捕祥瑞”之际,萧珩忽然听几位朝臣禀报民间早已开始流传一条谶言:

“旱魃焚天,苍龙失目;赤焰吞日,真龙浴火”

谶言一传十、十传百,不少百姓开始认为天灾乃上天要大燕灭亡的征兆,当然萧珩他们不用想也知道,这谶言必是李冀昌那边的人编造的。

但眼看皇帝登基在即,民间却流传出了此等谣言,许多朝臣都为此着急起来。

萧珩却在听闻那谶言之后就忍不住笑了,眼下,李冀昌倒是正好帮了自己一个忙。

……

第二日上朝时,群臣正准备再次劝谏萧珩登基,却发现金銮殿中压根没有皇帝,皇帝没有来上朝!

大家当即惊慌地跑向皇帝的寝宫。

寝宫内,萧珩换了一身白衣素服立于殿中,段云枫正有些纳闷皇帝今日穿得不太寻常之际,那些个文官却都“噗通!”一声给萧珩跪下了,表示如果萧珩不当皇帝,那他们就不活了!

有人说着,当场就要去撞墙。

萧珩让手下太监拦住撞墙的那人,缓缓开口道:“朕昨夜梦见了太宗皇帝……”

当即有朝臣问道:“请问陛下,先帝有何教诲?”

萧珩:“先帝说‘近岁天灾屡降,旱魃为虐,黎庶流离,岂非你之怠政所致?’太宗皇帝说完这句话后,他身下的土地裂开,随后燃起了熊熊烈火,将朕吞没,朕醒来时仍惊颤不已……”

他言语间却没有一点惊颤的情绪,只是一双幽邃的双眸居高临下地审视着群臣,“这难道不是上天的懿旨,暗喻朕德薄寡恩,难以继承大统吗?”

众人缄默,目露惶恐之色,低着头你看我我看你,试图揣摩着圣意之际,凤翔的司天监监正徐祥忽然出列道:“陛下……这正对应着那句谶言‘赤焰吞日,真龙浴火’,此乃祥兆啊!太宗皇帝这是托梦给陛下,望陛下就此改过,为时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