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升官发财的日子(120)
看着呼吸渐稳的兄长,石小哥感激涕零,“扑通”一声又跪下了:“公子大恩,石勇铭记于心,以后但凡有用的上小人的地方,尽管吩咐。”
“行啦,别跪了,”江璟云摆手,“你在这守着吧,我去外面走走,透透气。”
屋子里里外外都透着一股咸鱼味,他实在受不了了。
村落里没啥好逛的,晃悠一会儿,江璟云又瞧见刚刚那棵高大的榕树,干脆直接去那等萧穆琰回来。
走近看,发现榕树底下蹲坐着几个小孩,正围成一圈玩游戏。
“嗯?”
突然,江璟云被他们手中的东西吸引了注意力,他凑过去问道,“你们在玩什么,手里的东西可以给我看看么?”
小孩们齐齐抬头,见是一个穿着漂亮衣服的陌生人,稀奇地问道:“你是谁呀,怎么在我们村里?”
“我是来你们村买东西的客人,”江璟云笑着回答,又从袖里掏出几块糖,温声跟小孩们商量道,“我用这些糖换你们手里的东西,可以么?”
见有糖吃,小孩们毫不犹豫就将东西递了出去:“给你。”
只是几颗磨圆的石子,若是喜欢,晚些时候还可以再去捡。
对别人而言稀疏平常的石头,却让江璟云惊喜万分,不为别的,只因这是他心心念念许久的水泥原材料,石灰石。
他一脸欣喜,直接蹲下问小孩:“这石头,你们在哪里捡的?”
“路边到处倒是呀。”
“那座山上也有很多。”
“海边也有,不过都是大块的。”
反正糖已经塞进嘴里了,小孩们也不怕大人反悔再抢回去,你一言我一语将自己知道的地方都说了出来。
每报一个地点,江璟云脸上的笑容就灿烂一分。
待萧穆琰过来寻时,就见到一个站在树底下,捧着几颗石头,在那呆呆傻乐的江璟云,他疑惑地走过去:“怎么这么高兴,遇见什么好事了?”
见到是他,江璟高兴地捧高手与之分享道:“你看这个!”
萧穆琰接过石头仔细观察,可除棱角被磨得格外圆润之外,他并未发现其他特别的地方,他不解看向江璟云:“这石头有什么特别之处?”
“用处可大了,修路、建桥,造房等等,都用得到。”江璟云细数水泥的一系列用途,越说心情越加激动,“简直是基建必备原材料!”
自认识以来,时不时就能从江璟云口中听到一些新鲜词汇,还有各种稀奇古怪的想法,对此,萧穆琰早已习以为常,只当是老天爷给予闯过鬼门关之人的馈赠,并不深究。
于他而言,钟情的本就是落水后再次清醒过来的人,这已足够。
萧穆琰笑着捧场:“那太好了,不枉我们今日多跑这一遭。”
宝贝地将石头揣进兜里,江璟云伸手牵萧穆琰,“走吧,再去看下石猛的情况,若无大问题,咱们今日就先回去了。”
本来就是偷跑出来,再不回去,一会儿家里人该着急了。
请过来的大夫,是之前替他看风寒的那位,知晓江璟云的真实身份。
此时见人进来,大夫也顾不上手上的事情,起身就想行礼,江璟云上前伸手拦住:“且忙你的,无须多礼。 ”
石猛身上的伤口已经处理完毕,令人惊奇的是,大夫用的居然是江璟云当初用来缝合伤口的法子,没想到已经流传到这偏远小县上了。
“此法,可是从隔壁青县传来的?”江璟云问。
“在下不知,只晓得是从一位悬壶济世的老大夫手中传出来的,”大夫放下手中的毛笔,将写好药方递给他看,“连同这份药方一起。”
白纸上面列的药材,其中大部分都与当初萧穆琰所用的一样,“那估计是了,老大夫高风亮节,令人佩服。”
大夫点头应和,“悬壶济世,仁心仁术,实乃吾辈楷模。”
公开这个方子,也不知能挽回多少条性命,此等义举,非一般人能及。
闲聊几句后,瞧着外面天色逐渐变暗,而经过妥善处理和用药,石猛的情况已经稳定下来,江璟云便问大夫:“您是同我们一齐走,还是稍后再回去?”
知县亲自开口邀请同行,大夫不胜惶恐,但还是开口推辞道:“晚些时候伤者兴许会突发高热,在下需得留在此处,以便及时医治。”
江璟云一想也是,便不勉强,将诊金付清后说道:“那我将马车留在此处,到时让家中仆从送您回去。”
萧穆琰到县城时,顺道回府喊青竹再赶一辆马车过来,现在已经在门外候着了。
既然大夫还不回去,那便将马车留下,他二人骑马回去便可。
石小哥出门给他两送行,千恩万谢道:“多谢二位公子今日仗义相助,诊金过后定会加倍奉还。”
“钱就不用了,下次有新鲜海货,记得先往我家送就成。”江璟云无所谓道,钱财都是身外之物,还不如吃到嘴的美食实际。
他爱海鲜!
当夜回去,一碟酥脆可口的香辣小鱼干,一锅鲜味十足的蛤蜊汤,顺利堵上了因江璟云偷溜去玩而不带自己,一天都在愤愤不平的两张嘴。
吃货人,吃货魂,吃货永远站在美食那一边。
——江家人简单的一生。
酒足饭饱,江璟云倚在椅子上懒懒伸手,“三弟,你的作业呢,拿来给我瞧瞧。”
刚就江璟风带着小妹在那嚷着欢,若是课业没完成,看不收拾他。
好在,玩归玩,闹归闹,该完成的课业江璟风也没落下,见被问及,他马上回房将早已写好的策论拿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