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在古代升官发财的日子(130)

作者: 熠柠 阅读记录

“那咋整?”一听多年攒下的积蓄,不出一月就已全部花完,江二哥的心不由紧上几分。

“如今也没有更好的法子,”江璟云拍拍二哥的肩膀,语重心长安慰道,“也只能辛苦你们,先在福县周边卖着,攒下点本钱后再图后续。”

“唉,也只能这样了。”江二哥叹气,又问道,“那卖价呢,定多少才合适?”

“这个……你得去问璟风,他管账。”凡是涉及账目问题,江璟云现在全都推给三弟做,直接当起甩手掌柜。

“又使唤弟弟,他们现在看见你都躲着走。”江二哥瞪他一眼,替两个弟弟打抱不平道,“事情推给璟风,那你做啥去?”

“哎呀,能者多劳嘛。”江璟云脸皮厚,被说也丝毫不在意,“再说了,年轻人,就该多做事,不多磨砺,哪能成材?”

“鬼话连篇。”二哥才不吃他这套,看着边说话边往外溜的人,大声喊道,“不是说一会儿去石山那边看看么,你又要跑去哪?”

江璟云没有回头,背着摆手道:“突然想起衙里还有些事,二哥你自己去吧,我先回去了。”

江二哥无奈摇头:这官当的,真是够忙的。

江璟云说有事,其实不全然是借口。

他刚想到,朝廷禁止私自出海,民间根本寻不到能够出海的船,所以,他不单需要拿到海运准许,还得设法弄到能够航海的帆船。

如果想一步到位,同时解决这两个问题,直接上奏是最快的方法。

就是这奏折内容……江璟云有些犹豫。

虽说士农工商,乃国之根本。

但在士族眼里,商仍是最下等,若直接说申请海运是为经商,别说批准,指不定还会被有心之人弹劾一番。

正纠结着,就见江璟风从外面跑进来,一言不发就拉着他往外走。

事发突然,江璟云没反应过来,被三弟扯得步伐踉踉跄跄,“哎,拉我去哪?我这还有事呢,别闹。”

“大好事,”江璟风喜气洋洋道,“哥,你还记得今天是什么日子么?”

“什么日子?”江璟云一头雾水,最近家里也没人要过生辰啊,难道还有什么他不知道的喜事。

他疑惑看向江璟风,但三弟没有回答,只一脸神秘道:“跟我走,一会儿到地方,你自然就晓得了。”

“故弄玄虚。”嘴上嘟囔,身体倒是诚实地坐上马车。

待走到郊外,看见窗外连绵不绝的金色稻浪时,江璟云才忽地反应过来:“已经是秋收的时候了?这是要带我去田里?”

每天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忙得昏天暗地,他早已将试验田的事抛到九霄云外。

好在,江璟风和老县丞十分靠谱。两人领着当初寻来的那两个百姓,勤勤恳恳伺候这几亩田地,如今也到验收成果的时候了。

不过,就算不清楚稻田那边的情况,光看江璟风那笑开花的脸,江璟云就知道今年的收成定是不错的。

果不其然,等到田间时,已经有不少百姓围在那里,正对着稻田指指点点,满脸惊奇。

见江璟云过来,众人纷纷行礼,老县丞更是直接笑着迎上来。

上面迟迟没有派人来接替,一把年纪的老人只能继续操劳,但人逢喜事精神爽,今日老县丞的脚步看起来格外轻盈,几步走到江璟云面前,笑问道:“大人,下官想请示一下,是先收鱼还是先收稻谷?”

“先收鱼吧,”江璟云看了眼稻田直接道,“待到冬季时,可尝试下先收稻穗,留下稻秆肥水继续养鱼。”

“欸,好。”老县丞忙不迭应下。

以前对于江璟云的吩咐,老县丞兴许还会犹豫一下,但几次尝试下来,他现在对这位新上任的知县大人是会完全的心悦诚服,唯命是从。

老县丞扬手,大声招呼道:“来几个人,下田捞鱼!”

“我来!”

“俺也来帮忙!”

百姓们纷纷响应,他们早就想下田瞧瞧了,只是老县丞十分看重这几亩田地,平日一直命人看得死死的,不让人靠近。如今机会难得,也不等人吩咐,撸起裤脚就往下跳。

“唉哟,你们小心些,莫要踩坏咯。”看见村民如同下饺子般,全部挤在田里,老县丞顿时心疼地不行,忙走过去阻拦。

“俺们晓得,您莫担心。”都是惯常下地的农人,自然知道粮食的珍贵,下脚时都有仔细避开稻谷。

人多干活快,不出一会儿,田里的鱼便被全部打捞出来,放在竹篓里称了下,足足有千斤余。

顿时,田间就像水入油锅,炸开了。

“这……这……”老县丞激动地舌头都在打结,“这样大的鱼,竟……能有如此之多?”

以往农人一年忙到头,家里都未必能割几斤肉吃。如今只十亩水田,平均每亩就能产出一百斤,随手抓起一条鱼掂量,也有八两到一斤左右重。

这放在普通农家,已经是泼天的财富。

“唔……作为额外收获,产量还算可以。”江璟云满意点点头,抬眼看向面前金黄一片的稻田,“接下来就看它的表现了。”

炎炎夏日,也盖不住农人们高涨的热情。

豆大的汗水顺着鬓角滴落在泥土,衣衫浸湿,还沾满泥土和稻屑,但每个人的脸上都扬着笑意。

百姓自发动手,分工合作,很快便将十亩稻谷收割完毕。

瞧着那一担担装的满满当当,饱满滚圆的稻穗,众人再也按耐不住,一涌上前,激动询问道:“大人,这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只要在田里养鱼就可以了吗?此法我们是否可以效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