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升官发财的日子(91)
这淡淡的心虚感是怎么回事?怎么感觉自己是个酒后乱性,醒来后提起裤子就不认人的渣男?
昨晚受苦的难道不是他?
但看旁边那个仿佛被阴霾笼罩的人,江璟云又于心不忍,凑过去拉他衣角小声道:“其实……还记得亿点点……”
“哦……”萧穆琰声音还是淡淡的,低垂的头抬起来看他,眼睛里满是委屈,“那你就是后悔了,不想负责?”
“……”江璟云心虚地挪开视线,没有回答。
萧穆琰见此,作势就要起身离开,被他一把拉住,连声保证道:“负责,我肯定负责!”
“真的?”萧穆琰扭头问道,眼底满是快按耐不住的笑意。
“真的,真的!”江璟云小鸡啄米般点头应道。
萧穆琰笑着重新坐回床上,虚虚搂着他问道:“你那里可还难受?我早上看了下,还有些红肿,昨晚是我孟浪了,待会给你上点药……唔……”
江璟云耳廓羞的泛红,捂着萧穆琰的嘴阻止道:“不要再说了……让我缓缓……”
被捂住的人眨眨眼,表示自己不说了,江璟云才将手放下。
“那起来吃点东西?”
“嗯,我先洗漱一下。”
萧穆琰对他的生活习惯了如指掌,闻言点点头,“要我抱你去么?”
江璟云摇头,逞强道,“我自己可以。”
“行,那我将水端过来。”说完起身把脸盆端到床旁。
“唔……我这么晚没起来,二哥他们没有问么?”
“问了,”萧穆琰知道他脸皮薄,没有再逗他,老实回道,“我说你昨晚喝多了,一时起不来,他没多问。”
“哦。”还好,仅剩的一丝脸面总算勉强保住了。
第55章
一个多月后,重新踏上熟悉的土地,江璟云竟生出些近乡情怯的陌生感。
还未感慨几秒,就被连天的鞭炮声吸引住心神。
村口的老树上挂着喜庆的红灯笼,已过七旬的老村长杵着拐杖,领着一众拎着贺礼的村民,夹道相迎。
站最前面的,是鬓已霜白的江大伯夫妇。
江璟云在萧穆琰的搀扶下跳下马车,两步走到二老面前,直直跪下:“大伯、大伯娘,侄儿没有辜负你们的期望,此次会试第一、殿试第三,感谢二老多年的支持与栽培。”说完“砰砰”连磕三个响头。
大伯娘闻言,瞬间压抑不住心绪,捂着嘴站在那泪流满面。
江大伯颤抖着双手忙将他扶起来,双目含泪却满是欣慰,连声道:“好孩子,好孩子,地上凉别跪着,快快起来,咱们回家去。”
“嗯。”江璟云声音哽咽,初到这个时代,他最先感受到的亲情与爱护,全部都来自大伯家,如今仍是如此。
虽说有些对不住原身及其父母的养育之恩,但对江璟云而言,大伯二人,才是他的双亲。
这里,才是他的家。
郑重谢过乡里前来迎接并婉拒众人带来的贺礼,诚邀他们参加后面的庆贺宴后,江璟云扶着大伯往家里走。
一路上,村民纷纷驻足观望,眼里满是欣羡和崇拜。
“看,那就是江家那位读书郎,真厉害啊!”
“没想到这乡下地方,还能飞出个金凤凰。”
“想当年咱们还笑江老二,听个老道士瞎说两句就异想天开,没想到人都没好几年了,他儿子还能这么出息……”
“嗐,人大好日子,说什么呢!”
“我不是故意的……这不是刚好说到这嘛……不提了不提了……”
“唉,也不知道这种光宗耀祖的好事,啥时候能轮到我们……我现在就把家里那混小子送去蒙学还来的及不?”另一个村民一脸羡慕地看着前面远去的身影说道。
自乡里开始暖棚种菜和养兔后,生活是一日好过一日。之前江璟云中举时,江家更是以为他庆贺为名,直接在村里捐建一所蒙学,束脩要的很少,只要家里少吃两顿肉就能攒下来,现如今附近几个村适龄的小孩都是送来这里念书。
“别做梦了,”众人嗤笑,”就你家那大字不识的傻大个,还不如趁年轻跟你婆娘再要一个呢!”
“哎……你这人怎么说话呢,我家的傻,你家的又好到哪去!”
“起码我没在这白日做梦!”
“你那是不想么,是不敢想吧?”
“你少管……”
村民们嘻嘻哈哈吵吵闹闹,只有一人,看着眼前意气风发的江璟云,心中五味杂陈。
江家早已摆好宴席,桌上全是江璟云爱吃的菜肴。
扶着大伯两人在主位坐下,一家人其乐融融围着桌子,边吃饭边说自己近况,江大伯说村里的事情,江璟云说考试的经历,就连江璟林也说了下他与二哥行商途中的遇到的奇人异事,听的人啧啧称奇。
本来江二哥两人在京城给他庆贺后,想继续北上去塞北那边闯一闯,但未曾料,江璟云被授予官职后,能有一年归家休息的时间。
回乡肯定要祭拜先祖,若不回来,被他爹知道肯定又要打断他的腿,所以为了不挨揍,江二哥只能跟着一起回来。
途中经过府城时,还将江大哥几人给一起接了回来。
果不其然,酒过三巡,江大伯提起此事:“你如今大有出息,光耀门楣,须得选个吉日祭祀,也好将这喜讯告知先祖。”说完顿了顿,才继续说道,“再给你爹娘修缮下坟墓,若他们泉下有知,也能了此心愿。”
江璟云对祭祀之事一窍不通,但仍点头郑重应下,“您看着安排就成,我都听您的。”
江大伯见他如此,大感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