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赘婿科举路(102)

作者: 子非陌 阅读记录

南宫家如今握着近六成的临安茶山,近四成的江都茶山,他们来牵头组建商会是合适的,其他人没这个实力。组建商会必要让商户有好处,不然商人们可是不会加入的。

南宫云辞想商会这事也不是一两天了,因为茶叶每年的产量都会受到天气的影响,尤其是在产量多的时候,有些人就会用极低的价格抛售茶叶,这样一来,那些规模小的商户可能血本无归,最后说不得还要被逼无奈地去变卖家产。

还有就是她一直想要促进商贸的发展,但是商贸一事在于流通,只有大家都参与,才能让这流通更发达。越是流通,越是繁荣。

“借着这个过路税的契机,商会可以立马显出些价值,原先不以为意的人也自然会主动加入。”南宫云辞成立商会,不是为了垄断市场、以高价获得高昂的利润,而是为了促进商贸的发达,让商户免受苛政之苦。

只要没有为富不仁,那么商人也该被保护。

“官商的政令尚未颁布,这是老师提前告诉我的。你若是组建商会,不妨先放出些风声,等朝廷的政令出了再做打算。”

“过路税足够让许多茶商头疼了。”团结起来的力量越大,他们的话语权就越大。

徐京墨觉得商会、工会都是好事,只是也要执行的好,不然很容易好事变坏事。千百年来,人有一种特性一直未曾改变,就是逐利,并且永远都会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问题。

所以他问她,“若是商会变的强大,是不是一定会发生垄断市场、偷工减料或者不合理的高价?”

“会,所以商会会立下一个公约,凡是签了公约的才能加入商会。当有些人尝到了甜头,也一定会想办法公器私用,我不能左右人性,但是我能设置出制度去规范各种行为。”

不是说有了制度就万事大吉了,奖、惩并非对立面,而是相辅相成的。只要没有一家可以独控这商会,这商会的奖惩制度就不会变成一纸空文。

商会存在的一个原因是为了共同对抗朝廷的苛政,也许有圣天子,但是不会一直是圣天子,所以外部的威胁不消失,商人就会一直被迫抱团取暖。

“还有一点,临安、江都、金陵这一代的商人有许多儒商,所以他们的契约精神更好。”不必担心今日遇到危机就加入商会,明日危机解除就立马离开商会。

徐京墨没有仔细了解过这边的经商风气,闻言也觉得有理。他细想之下,还是多问了一句,“西域那边你当真什么不打算做吗?”

南宫云辞摇摇头,“生意肯定是要做的,不过怎么做是我来定,而非西域人定。”

她已经安排下去了,全力赶工,制好一批就发一批。无论散茶、团茶还是砖茶都不在临安留货。不过这发出去的东西也不会是原价去卖了,即使有商会,明年的生意也一定会受到影响,手上多留些银子才好应对以后的各种情况。

至于以后,磨出个大家都接受的价格再谈其他。

夜里,南宫云辞将这些事情告诉父亲,南宫君烨眉头紧锁,“朝廷这是疯了不成,这两年无论是农户还是商户都已经加了不止一轮税了,如今还要再加?”

“他隐晦地提了句后面这个官商与户部无关。”

那就更麻烦了,齐武帝这年纪正是多疑的时候,偏又是手掌大权的天子。他要是一心谋私,朝臣连劝都要注意言辞,省的伤了这位脆弱的皇帝。不知道他寿数还有几何,若是不幸是个长寿之人,这天下早晚要乱。

风平浪静的日子,只不过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南宫君烨双指并拢敲击着桌面,看看面前女儿,性子清冷,但也不是不会不会为人处世,就是年级太小了。这商会是女儿提出来的,由她来管理不也是理所应当的吗,“辞儿,这商会是你亲自去邀约,还是由为父去邀约?”

“女儿想自己试试。”她本就在打理南宫家的生意,她去邀约,不会有人认为这商会与南宫家无关。只不过,也许有些老顽固会觉得女子当家“不合规矩”。

人都会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一面,她是男子还是女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能带着大家一起活下去。

听到女儿毫不犹豫的回答,南宫君烨心里是满意的,继承人不只是一个称呼,而是要有担当、有本事的。“好,那就放开手去做,如今这世道,再坏也坏不到哪里去。”

乱世中,立身之本是自己的本事。

南宫君烨有种风雨欲来的感觉,等皇帝尝到了滥用权利的甜头,他一定会继续滥用权利的。他们这些商户别的没有,有的就是银子,所以被明抢是肯定的,说不得还会有些人被网罗罪名后抄家灭族。

再想想,他就不得不夸一下自己挑女婿的眼光。女婿自己有本事不说,还拜了温阁老为师,即便温阁老已经致仕,但是门生满天下,他们要是真的遇到事儿,看在徐京墨的面子上也肯定会施以援手的。

就像这次,他们比旁人先一步得到消息,就能提前着手准备,虽然无可避免,但是可以将损失降到最低。

“等到大家都吃了过路税的亏以后再提这商会之事。”他们南宫家势大,又得了个阁老弟子当女婿,贸然提出组建商会恐怕会碍到一些人的眼。慢一点,也好过好事变坏事。

“女儿明白。”

朝堂上并不是人人都赞成这过路税,李柏然提出过路税之后,满朝哗然,虽然他们不是户部的,但是谁都听明白了,这税本质就是个雁过拔毛,兽走留皮的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