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赘婿科举路(109)

作者: 子非陌 阅读记录

“明明是巧取豪夺,偏还要去占个大义。”官商此刻推出,不就显得像是专门为了解决这涨价之事的吗?

“你可知西凉这地方与朝廷的关系?”

徐京墨对西凉知之甚少,所以诚实地摇了摇头。

“西凉是军事重镇,也是九皇子妻族所在的地方。”

齐武帝日渐年迈,疑心病一天更胜一天,他这一生别的也许不算出众,但是这生育后代这块算的上是历朝之最。硬是生了十七个儿子,长大成人的有十三个,嫡长子为了自己的太子之位与诸位兄弟都得你死我活,近十年来,这夺嫡之争越演越烈,皇子们一个个死去。

九皇子的母族势弱,他就自请去了西凉,为国镇守国门。齐武帝同意了,本来以为这九皇子只是为了躲避纷争,自愿退出竞争。结果他在与西域的一场战争中脱颖而出,赢得了守边将士的爱戴。

军权可比其他的更难得,齐武帝为了防止这个儿子做大,就给他精心挑选了门婚事,九皇子妃就是勇武侯的嫡女,可惜是个遗孤女。勇武侯就是战死的都指挥使韩大人,他一生镇守西凉,家中子侄俱是武将,可惜都没能活下来。

这勇武侯也是追封的,韩家孤女的身份看起来不错,但是配给九皇子就为了削弱他的实力。齐武帝的想法没错,只是低估了人心,韩家女虽然不能带来其他的什么利益,但是她让西凉的将士更加坚定地站在了九皇子的身后。

徐京墨问,“九皇子回到京都也是陛下要求的吗。”

“自然,五军都督中两位都是九皇子的人,且北军和西军的战力与其他几路不可同日而语。”齐武帝正是因为感到了威胁,才将这个儿子喊了回来。

三皇子算不得优秀,但是运气不错,母族颇有势力不说,妻族也是功勋。所以齐武帝扶持他和九皇子打擂,以平衡朝廷的局势。

帝王平衡术可不止在大臣身上,更是在皇子身上。齐武帝要的从来就不是什么盛世繁华,而是他自己的千秋万代。

“陛下在位近四十年,如今他的兄弟们,也只剩下了个福王还活着。”

福王是个不争不抢的,生母曾是齐武帝生母宫里的宫女,后面被到先帝床上固宠,运气倒是不错,得了一子。

福王从小就是齐武帝的小跟班,虽然没什么大能耐,但是也一直安安稳稳地活着,他嫡长子为救驾而死,齐武帝为了补偿福王,就把京都都指挥使的位置给了福王的嫡次子。

“福王自己没有差事吗?”

“福王只有王爵,不过有时候会代天子巡视。许多年前,九州洪水,福王就是代天子去赈灾;洛城民变也是福王去的,二十多年前的民变险些闹出大乱子。福王海海受了伤,后面在金陵养了两年才会来。”

按温大学士的说法,福王这人是个无心权势的王爷,但是为人颇正直,坚定的帝党。

徐京墨总听着,脑中一闪而过什么,但是也没能抓住,到底是遗漏了什么呢?

“老师,若是官商没能得到那许多的银子……”

“商会并不是只有一个,你那未婚妻不是早就打算好了吗。不必太过担心,过些日子,也许他就顾不上这官商的事情了。”

温大学士点到为止,徐京墨也不再追问。

这次官商是皇帝直接下旨交给少府去办的,少了朝臣讨论这个环节,实际执行自然是很快的。没过几日就看见街上出现了“官商”为招牌的铺子,有些好奇心重的人跑去一问,回来就只想骂人。

这不是搅局吗,更低的售价来抢生意,而且这官商不必缴纳过路税,他们低价收购的东西,随便怎么卖都不会亏。

个园又迎来了一众的客人,这次来的可不止是茶商,还有其他许多商会的行首、会董。

“南宫行首,您说如今咱们要怎么办,朝廷这是要逼死我们吗?”最沉不住气的肯定是粮食商人,谁让他们卖的东西不好涨价呢。

“不是朝廷,官商归属于少府。”南宫云辞淡淡地开口。

在场的人都听懂了这言下之意,心里一颤,他们还有活路吗?

“诸位,以我临安茶叶商会为例。商会囊括了八成以上的茶商,我们的商会不会与官商达成任何合作关系,也不会将手里的东西贱卖出去。”

换而言之,就是官商至多能买到不足两成的茶叶,而且涵盖了各种品质。就这么点东西,他们就算全部运到外城去卖,又能够几个地方的呢,别的不说,单单是京都的需求,官商都满足不了。

而且官商肯定不是为了做慈善的,他们低价卖东西无非就是为了击垮他们这些商人,最后他们不得不将东西卖给官商,当市场上仅剩下官商以后,也就是他们涨价之时。

众人想明白了这个道理,自然也就明白该怎么做,“但是,我们不卖,也难保其他人不卖;何况有些行当,咱们商会的份额可占不了这么多。”

“那就看诸位是选择痛一时,还是痛一世了。过路税刚出来的时候,哪个行当有没恶性的价格竞争,然后呢,多少商人亏的倾家荡产。如今能有这么多的商会,不就是因为大家看到了那样的惨剧吗。”

与官商合作无异于与虎谋皮,到底是要赌一个未来,还是求个眼前的苟活全看个人选择。

经济萧条带来的结果是显而易见的,在官商努力了几个月以后,他们的收益远低于预期。官商的主事人自然要想办法改善这一情况,大的商会他们动不了,小的还不行吗?

临安一地的官商主事人挑中了孟家来开刀,孟家做的是粮食生意。孟老爷经营有道,现如今更是粮食商会的会董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