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赘婿科举路(148)

作者: 子非陌 阅读记录

别说寻常百姓家里了,寒门出身的许多官员,妻子也是

会做点秀活儿贴补家用的。

“所以子期是为了银子,才跑去给人当赘婿的?要我说,你已经考中一甲,岂能让妇人压在你头上,不若休妻另娶,若是欠了银子,我等帮你凑上一凑便是。”

话音落下,一旁的石守信拉了拉他,这话说的太过了。周边的翰林们俱是皱着眉,今日怕不是赔罪缓和关系,而是专门找个机会羞辱徐子期的吧?

“沈大人,南宫家于我有大恩,入赘之事是我心甘情愿,我这一生只此一妻。至于你,吾有一副对联送你:一二三四五六七,孝悌忠信礼义廉。”

说罢,徐京墨便起身离开还不忘扔下一张百两文银的银票。

在场的可没笨人,这对联不就是在骂沈腾“王(忘)八无耻”吗。

白大人看着徐京墨离开的背影,轻笑一笑,徐京墨者脾气他喜欢。“罢了,这饭本官是无福消受了,日后沈佑凌的宴请,都请忽略在下便是。”

王侍读脸色一僵,白大人这是极其不满意沈腾了。他刚想挽回几句,沈腾已经开口说“白大人倒是看重这样的赘婿,也罢,以后不会打扰您的清净。”

沈腾到底知道不知道他在说什么?他父亲是阁老,也不会对着白大人说出这样无礼的话。他才刚进官场,就要把上官、同僚得罪个遍吗?

白大人甚至没再多给他一个眼神,扬长而去离开这歌舞升平的销金窟。留下的人,顾着沈阁老的面子、王侍读的面子,食不知味的吃了顿饭。

徐京墨回到家里,南宫云辞只看他一眼,就知道今儿这聚会定是不愉快的。

“阿辞,不管别人说什么,你都不要在意,你我是夫妻一体,我从没后悔过,甚至很庆幸。”比起那只知道三从四德女子,天知道他有多庆幸自己有这样的妻子。

南宫云辞多聪明的人,她一听就将今日的事情猜了各七七八八,“我不在意,你要是在意……”

话没说完,她就看到了徐京墨那“恶狠狠”的眼神,果断选择不再说什么。不过这一晚,徐京墨还是缠着她到了三更天。

又开始一周的工作,徐京墨觉得自己昨天就不敢应邀,浪费了一整日的休息时间。今日再去翰林院,气氛果然有些尴尬,小岑大人低声将做日的事情告诉他,没想到白大人也走了。

别人不知道,徐京墨可是知道,秦卓轩给齐承帝建议由白大人接任翰林院的学士一职。不知道沈阁老知道沈腾干的事情后,是否会对这个宝贝儿子失望。人可以狂,但是前提是有狂的实力。

沈阁老终究是会退下的,遇到白大人这样的正直的上官,沈腾想要白得功劳是不可能的,没有功绩,以后又凭什么晋升呢?

转眼就到了十二月底,《礼乐大典》总算是全部编纂好了,白大人审稿核对无误后便将这本大典交给了秦卓轩,“总算是编完了。”

翰林院接手的编纂差事很多,但是能在任期内编完的不多,这部大典其实也是历经两朝才完成。

第72章 再无宣平侯

秦卓轩也不急着看,反正还要复核后才能成给陛下,他问道,“你怎么看咱们翰林院这些人?”

“混吃等死的不说,有一些已经准备外放了,有一些舍不得这京都的荣华富贵,还盘着朋党们拉扯一把,日后换去六部任职。”白大人是觉得下次要多些人来翰林院了,不然这只出不进,恐怕人手不够。

“一甲三人呢?”

白大人笑着看向好友,“你是想问徐家小子吧,不错,有才干、人品也好。”

秦卓轩可不止关心他一人,“另外两人呢?”

“沈腾交给他父亲操心去,我不管。至于那位寒门探花,暂且观望观望。”

不是他看不起寒门,但是出身寒门的人往往更想改换门庭,他们有强烈的诉求,这诉求又往往无关大义,只是自家的事情。若是守不住本心,寒门的贪官更可怕。

两人除了叹息,也不能做其他什么,他们都知道沈阁老的人在与他搭讪,日子久了这人未必不动心。

到了岁末,吏部和户部都快要忙疯了,齐承帝元年总算要对众人的官职动上一动了。

秦阁老已经三次上书奏请致仕,齐承帝终是允了。众人都知道,秦卓轩怕是要从翰林院调到六部去了,其他人还有哪些会有变动呢?

姗姗来迟的任命总算是来了。

秦卓轩从五品的翰林院学士升为正三品的吏部左侍郎,免去福王暂代礼部尚书一职。徐天赐兼任户部尚书一职,这户部兜兜转转还是到了徐家人的手里。白侍讲接替了秦卓轩的位置,而翰林院的小岑大人成了新任的侍讲,也是徐京墨的直属上级。

温阁老还朝,继续担任大学士,兼任吏部尚书;温四郎升文选司郎中。

陈启从大理寺右少卿升为左少卿,大理寺卿已经六十有余了,日后这位置怕是就轮到陈启了。谢三爷从吏部文选司员外郎调任考功司郎中,虽然是平调,但是众人也要高看他一眼,谁让当今对考功司看更重呢,何况齐承帝给他从正五品升到了从四品。

杜领航由吏部验封司的主事调去刑部清吏司主事,有个大理寺左少卿的岳父在,他迟早还能再进一步。左言则从户部粮库司主事升为粮库司员外郎,从五品的官职。

左言的大舅子,就是文信侯嫡长子齐恒睿直接升成了军器使,正四品的官员,副职转正,可不只是一点级别的变动,手中的权利更是天差地别。何况三司的使者非皇帝亲信不可能担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