赘婿科举路(173)
《黄帝内经》中只提过“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有提到女性身体发育成熟是一个渐进过程,不宜在刚有生育能力时就过早生育。《妇人大全良方》也认为女性需脏腑、经络、气血充盛协调才宜于生育。
似是说女子生长发育的越强健,对母体与胎儿越好。这些个郎中虽然知道道理,但是从不对外多说什么,谁家娶了媳妇儿不想早点抱儿子?
“可有去民间看看?”
“有的,去四周查看了一番,同样条件下,十四岁怀孕的人总是不及二十岁怀孕的人。”查了这些,紫阁才隐
约知道小姐在问什么。
南宫云辞看着紫阁的统计情况,就知道是她误会了。
紫阁退下后,她静静地坐在房间里,其实她也是喜欢他的吧,自幼相识,一早就知道彼此会相伴一生。从冷眼旁观,到相濡以沫,不仅仅是亲情,若是没有男女之情,她怎么可能在意他特意避开日子?
若不是心里其实更想相信他,她又怎么会特意准备了离欢等着他解释?
想着无艳姐姐告诉她的那些话,她突然间明白过来,她只是性子冷,不是没心没肺,喜欢上徐京墨这种优秀又专一的人,并不难理解。
她只是要面对这样一个真实的自己,一个对丈夫动了感情的自己。
徐京墨本以为今晚还要在书房过夜,没想到南宫云辞亲自来找他了。
“阿墨,对不起,是我误会了。”
南宫云辞开门见山的道歉,一记直球让徐京墨不知道该怎么接话。
两人难得有这样尴尬的情况,隔了一会儿,徐京墨才愣愣地开口,“那你是相信我了吗?”
“嗯,母亲来信问起子嗣,我才想到的。我大概只是不想面对一个在这世上近乎寻常的结果。”
什么是近乎寻常,就是司空见惯的男子薄情;为什么不想面对,是因为你喜欢我,所以才有期待,是吗?
徐京墨的眼睛迸射出异样的光彩,“阿辞,我心悦你。”
不是因为入赘的被迫,不是因为南宫家出手相助的感激,不是因为从小一起长大的情谊,是我喜欢你,男人对女人的那种喜欢。
南宫云辞的脸莫名的烧的像火烧云一般,她张了张口,想说什么又说不出,最终还是一句轻柔但是坚定的,“我心亦然。”
南宫府雨过天晴,下人们知道主子们和好了,自然高兴。
徐子凌看到小两口专程来陪她用膳,也就知道他们的心结已解。
“辞姐儿,以后这个混小子再犯蠢你就晾着他,别搭理他。”
“母亲。”徐京墨不干了,这怎么还带建议让他睡书房的?
徐子陵白了蠢儿子一眼,继续说,“孩子是缘分,随缘就好。”她对这些都看的很开,只要他们两个好好的,其他都不重要。
“我想要个小囡囡,温四哥成天给我们显摆他的宝贝女儿。”
徐子凌看了眼儿媳,似乎没什么发对的意思,看来这两人是真的准备要个孩子了。她本来一直在犹豫要不要跟着去九州,现在也不必纠结了。
“我和你们一道去九州,危险不危险的倒是无所谓,我成日在家里,有危险也轮不到我。你们两个都忙,真的有孩子,总要有人看顾一二,伺候的下人和长辈终究是不一样的。”
一席话,让徐京墨和南宫云辞都沉默了,其实到现在,家里许多琐事都是徐子凌在处理的。南宫云辞更多的时间都放在了生意上,等他们去到九州,要忙的事情只会更多,若是有了孩子,确实有个长辈在身边更好些。
徐京墨心里清楚是这样的,但是他母亲这一生似乎都在为他奔波。
“我留在京都,也不会常去七郎那里,再亲近的姐弟如今也都已经是两家人。反倒是跟着你们更自在些,我的玲珑点心铺规模虽然没多大,但是我走到哪儿就能开到哪,日子也不会无趣。”
比起一直窝在后院的四方天地,她是真的更喜欢出去见见不一样的风景。小时候,还在徐家时,她也是喜欢缠着父亲带她出门去玩耍的。更是时不时的扮做儿郎,和哥哥们一起出门踏青,一起赛马。她的母亲虽然也会说教一二,但是从来没拘着她。
如今她还能到处走走,总不能辜负了这自由身。
徐京墨的眼眶有点湿,清了清嗓子,“那就辛苦母亲了。”
这顿饭吃的特别的温馨。
离开京都前,徐京墨又去了温府,与老师拜别。
“此去一切小心,若是有为难的事情记得找我或者你舅舅。”
“老师放心,学生会注意的。”
温阁老让他小心按察司副使,张茂。他是王阁老的门生,也是徐京墨日后的上峰,王阁老突然跳出来,容不得他们不谨慎。
张茂本来就是九州的人,考上进士后,先是在翰林院做庶吉士,后来外放去了金陵,再后来回到九州,成了汝南的知府,因为所辖之地治理得当,后被晋升为九州按察司佥事。原按察司副使因为受贿被罢官后,他就被提拔成了按察司副使。
一个在九州多年的官员,徐京墨已经可以想到此去定会遇到诸多刁难。
“老师,王阁老与三皇子到底有何干系?”
“老夫也不清楚,何况,有关系的也未必是那位,没人会去不存在的好处以身犯险的。”
之后,徐天赐也告诉了徐京墨相同的话,不过他也给徐京墨带来了一条好消息。“陛下,将金吾卫的武大力提拔成九州府城的指挥使,你与他有旧,遇到麻烦可直接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