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赘婿科举路(175)

作者: 子非陌 阅读记录

“您放心,我一定安排好。”徐京墨已经和武大力约好,等他到了九州,家宅附近也有金吾卫的人保护他们。

武大力可不是单枪匹马去赴任,他带了一队金吾卫的人、还有一队西北军的人。徐京墨总觉得齐承帝是已经知道了什么,不然也不会做这般的安排。

在江都的日子,悠闲且安逸,徐京墨爱上了龙井虾仁,虾仁晶莹剔透,宛如白玉,虾肉的鲜香与龙井的的茶香交相呼应,仿佛将整个春天的味道锁进盘中。一连吃了几天,直到他们启程,他都还意犹未尽。

南宫云辞难得看他这么喜欢一道菜,专程找大伯母学了做法,以后到了时节总能让他饱个口福。

看着两个孩子感情好,一群长辈的心都踏实了。

到了该离开的日子,江学晟和南宫君烨夫妇一起送他们。南宫云辞忍不住红了眼,她挽着母亲,久久不愿意松开。

江晚清又何尝舍得,他们三年未见,才见了几日就又要分开。再不舍,也还是要离开了,期待下次的重逢。南宫君烨已经打算好了,等女儿彻底安定下来以后,他们也搬去一起。

一家人,要在一起才和和美美的。

等徐京墨他们到九州,已是四月底。南宫云辞早就安排好了一家人的住处,宅子没选在官员聚集地,而是选在了豪商的集聚地。

既然官员有问题,那就离得远些,才方便他们行事。

“辛苦了,阿辞。”

南宫云辞看他一眼,“辛苦的是青羽。”

说完又问他,“刚才观言来找你,可是有公事?”

“一封邀请函罢了,我本想着过两日再去拜见他们,没想到这按察副使比我还心急。”

上峰主动邀约,岂有不去的道理,但是宴无好宴,还不知道他们给他准备了什么呢。

南宫云辞想到了什么,而后似笑非笑地问,“可是艳绝温柔乡的花满楼?”

徐京墨轻笑一声,“你说,他们这算不算是不打自招?”

金陵的醉月楼、京都的迎春楼,还有九州的花满楼,属同属一人,所以按察副使张茂必是局中人。

华灯初上,府城里依旧熙熙攘攘的都是人,花满楼更是人声鼎沸。

一样奢华的布置,徐京墨看着眼前这雕梁玉柱,再想想空空荡荡的国库,一时不知道该同情齐承帝,还是该佩服这幕后人。

徐京墨叮嘱观言,“若是我喝的不省人事,你一定要将我送回府里,那些大人若是阻拦,就说我身体有疾,只有府里有药。”

他来赴宴可是做了充足的准备,提前喝了点药,身上已经有了些疹子,一会再喝酒,这疹子出的更快。总要全须全尾的回到家里才是。

“少爷,您放心。”观言越大话越少,但是做事也越仔细。

等徐京墨进到包间,才发现今儿来给他接风的人真不少。

一个身材消瘦、一脸和气的中年人见他进来,主动站起来迎他,“徐佥事,快来、快来。”

原来他就是按察司副使张茂,随后他给徐京墨介绍了桌上的其他人,有按察使姜大人、九州府城知府严大人、渔阳知府尤大人,提刑按察使司的其他几位佥事也来了。

“子期来晚了,自罚一杯。”徐京墨不介意低头示好,不管实际如何,面子上一定要做足。

张茂看他这爽快的样子,心里也是满意的,本以为是个孤傲的年轻人,看起来似乎还有交流的余地?他与姜大人对视一眼,今夜必要摸清徐京墨的性子,也好定下来日的相处之道。

是称兄道弟的同僚,还是鱼死网破的对头。

“子期是个爽快人,也别急着喝酒,先吃点菜垫垫胃。”

张茂等徐京墨喝完了才说,徐京墨也不介意这般虚情假意,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他倒要看看这今晚的鸿门宴能演出点什么东西。

“多谢张大人,子期初来乍到,还请诸位大人多多包涵。”

“好说好说,你我的公务并不复杂,有姜大人和张打人,只需听令行事便是。”开口的分管南边一道的佥事。

当个提线木偶可不是他的,不过徐京墨面上不显,依旧笑着应和说,“理当如此。”

等他们一众提刑按察使司的官员都客套完了,府城的知府才开口说,“我与子期倒是有些缘分,早些年我乡试的座师也是宋大人。”

严知府年纪已经四十多了,长了徐京墨一轮有余,这关系攀的也是够远的。若是这样都能算同门,那朝廷上下少说有两成的官员都有同门之谊。

“原来如此,当年幸亏座师没有被那些风言风语影响,不然如今的我仍旧还是一届士子。”

严知府不介意徐京墨不接他的话,他本也没想着靠这点关系就让徐京墨加入他们。在他看来,这世上没有钱权名色搞不定的人。

张茂看气氛有点不对,主动接过话来,“子期,快来尝尝,今晚这桌珍馐美馔可是特意为你备下的。”

徐京墨左手边的菜是炭烤牛舌,切成薄片的牛舌,被炭火炙过后,边缘微微卷曲,香气四溢。他顺着张茂的话夹起一片,外酥内嫩的口感搭配香料的滋味,味蕾被瞬间点燃。

牛在农耕时代是极其宝贵的东西,一头耕牛最少要五六十两银子。一头牛不过一个舌头,被割掉舌头的牛,是无法进食的,最终会死掉。

所以这盘炭烤牛舌意味着一头耕牛,再看他们的样子,这菜不过寻常。

吃过牛舌后品了一口香茗,明前龙井,南宫家的招牌,一两茶叶一两金。再用牛舌右边的菜,一道更奢华的菜,软糯却又不失韧性的食材,恰似果冻般Q弹,一口下去不仅有着爽滑弹牙的口感,更有着鲜美的汤汁,鲜中带甜,咸香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