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赘婿科举路(188)

作者: 子非陌 阅读记录

再见武大力,他身边多了个威武的中年人,似乎是武将?

“徐大人,这位是魏无忌将军,他奉旨前来。”

魏?徐京墨就说这人看起来有点眼熟,应该是西军都督魏平寇的儿子吧。

“魏将军有礼,下官九州按察司佥事徐京墨。”

“徐京墨大人有礼,本将奉命前来协助你等。”

戚大人动用了金吾卫的人,查证效率高了不少。李柏然的妻子确实是福王的庶女,而这位庶女的母亲则是王阁老的私生女。

王阁老出自王家,他喜欢上自己身边的小丫鬟,王家怎么可能允许一个奴籍成为当年主母。无奈之下,王阁老妥协,娶了世家女为妻,但是自己心头的朱砂痣他也割舍不下。

他妻子将这丫鬟视为眼中钉,他为了护住她就将她养在外面。二人后来有了个女儿,王夫人恨不得弄死这对母女。彼时的王阁老还不是阁老,无力与家族对抗,眼看着就要护不住她们了。

也不知道这事儿怎的被福王所知晓,福王似乎与王阁老达成了什么交易,将那个私生女抬进府里做了妾。即便只是个妾,也是皇家的人,王夫人再生气不能如何。

福王美名在外,不恋权、不贪财,只是女色上稍有不忌,家中后院美人如花。他对每个美人似乎都是一样的,不知道因何原因,他将母女二人送去了渔阳,那边有王阁老的学生,总能照拂一二。

等他再接回这对母女时,王阁老的庶女就成了福王的侧妃。

“那位郡主与李柏然的相识,是意外,还是?”

“应该是意外,十几岁的年纪,谁知道他日后的前程如何。不过两人再见面,应该是福王安排的。”

徐京墨想了又想,还是有些想不通,“福王是想反吗,但是他手里没有兵?”

文人造反十年不成,福王各种筹谋,也不见得就能让他如愿。

魏无忌可不是只身前来的,他隶属于西军,被齐承帝安排到了九州;另一位中军的将军则被安排去了金陵。

“徐大人可知福王与彭都督有旧。”

彭都督原来是掌管南军的大都督,后来致仕回乡,他的宝贝孙子彭轩还曾与谢长歌大打出手。徐京墨没有再问,余下的东西也许不该是他知道的。

魏无忌道,“陛下希望肃清九州乱象,让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徐京墨也想尽快结束这一切,九州北地的百姓已经不是百姓了,而是那原老板的农奴!“魏将军,北地有一原老板,这人很关键,我至今无法查到他的踪迹。”

原老板的身份被揭晓,才能让整个事件清晰起来。

至于那个曹记钱庄,他倒是查的七七八八了。

“曹记钱庄通过放租子,大肆掠夺百姓财富,这位草老板曾在金陵犯案,后来跑走了。九州的曹记钱庄也是他在打理,曹记钱庄之开在北边,所以一直没有太引人瞩目。”

九州的北边是个被人为封闭起来的地方。原老板通过低买高卖的方式不断压榨靠田里出息生存的百姓,官府又找各种由头去增加苛捐杂税,有些老百姓就被骗着去曹记钱庄借了银子。

结果利滚利的,借钱容易还钱难,最后没办法就只能将家里的田地卖了出去。一家人为了糊口,又去给买家当佃户。

几年下来,北边所有的耕地都成了那原老板的所有物,所有的农户都成了他的佃户。

魏将军是武将,听生意经有些听的有些不明所以,所以只问他,“我等除了九州的官员外,还需要抓住这个原老板和曹老板?”

“然也。”

“九州的官员一个都没有例外吗?”

“魏将军,至少目前看来,无一例外。例外的那个已经成了刀下亡魂,全家老小仅余一个幼女。”余成林是个心系百姓的好官,可惜被身边人出卖,最终身首异处。

徐京墨与他们二人定下后续的行动计划后,就回到自己府上。

南宫云辞见他兴致不高,便问道,“不是快要结束了吗,怎的你还不高兴?”

“阿辞,九州是粮产大

省,其实也只是用一半的地方就能满足朝廷的税收要求。“那么其他地方是不是也是如此,多出来的粮食也不会留在农户手里,只可能被贪官污吏所笑纳。

“不会的,你忘了有功名的人都有免税吗。”

“他们能把算盘动到老百姓身上,是因为他们相较于百姓是权贵,但是他们绝对不敢朝着陛下伸爪子。”

南宫云辞觉得他话里有话,“何意?”

“阿辞,北边的耕地全被一人所占,即便解决了他,这些地不会无偿还给农户的。”

就算还了,又如何,土地兼并是无可避免的事情。今日有原老板,明日就有甲老板,守着一亩三分地也不代表就能有好日子了。

徐京墨想把这些耕地全部变成“国有”,不是归属于皇帝,而是归属于国家。

南宫云辞问他,“不纳税,而是从地里的出息拿份子?”

“对,就像伙计给老板打工,只要他做了该做的事情,就能得到那份工钱。”

“可是百姓对土地是有执念的。”无论有多难,靠田吃饭的农户,总觉得手里有地,心里才踏实。

徐京墨想了想,这个时代似乎没什么能比田地能更让人有安全感了。“那就将北边的土地分成两类,按人头给每家分配土地,剩下的全部收归国有。国有的这些土地也交给当地的农户去耕种,每年的收成里分三成给他们当报酬。”

一般的佃租是五到六成,而佃户还要承担粮税,实际能得到最多是两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