赘婿科举路(215)
第二天清早,两人都没有出门,而是一起陪着小时谦一起用早膳。小时谦昨天哭的太厉害了,睡了一觉起来,眼睛依旧是肿泡泡的。
徐京墨摸了摸儿子的头,就见他眼巴巴地望着他,“不准再撕书了,是我不对,不过对不起,还要你再等等我,等院试以后,爹就每天陪你读绘本。”
小时谦听的一知半解,但是他听明白父亲现在还是没法陪着他,虽然心里不开心,但也只是低下头不再吭声。
“我陪你读绘本可好?”
小时谦嘴里含着包子,一脸懵地看向南宫云辞,然后笑着用力点点头。
徐京墨一挑眉,看起来比他陪着还要高兴呢。
忙碌的日子,时间就会转瞬即逝。院试即将开始,徐京墨知道本地百姓依旧囊肿羞涩,便自掏腰包送学子去府城参加院试。
“观言,这次你跟着去。”这是徐京墨思索良久以后定下的,若是安排官府的人,恐怕那些学子会不自在,而且这些跟着去的人也不清楚流程,恐怕难以周全。
观言以前就陪着他去参加考试,府城的人都知道他是他身边的人,至少有他在,渔阳这些学子不会被刁难。
观言问,“我离开,谁在您身边照顾。”
徐京墨用手里的书卷敲了敲他的肩膀,“我在府里哪需要什么照顾。只有你去,我才放心。渔阳百姓的信心比什么都重要。”
观言心里也明白轻重,“爷,您放心。”
渔阳的十三名童生跟着观言,坐着樊家的马车一起去到府城。
到了府城,这些学子忍不住四处打量起来。二兴村长大的牛多粮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渔阳,以前觉得渔阳就特别好,如今再看府城,才知道什么是繁华。
其他人也差不多,观言倒不会觉得他们没见识,毕竟若非徐京墨,如今的他还不知是个什么境况呢。“院试是四天以后开始,这几日最好都留在院子里,免得生出些意外。”
“观小哥,你说的院子,可是徐大人的府上?”
“是的,爷已经派人过来安排好了。”不止是安排的吃住,还给每个人都准备了考试用的干粮,还有备用的笔墨纸砚。
等他们到了地方,才发现门上挂的是“南宫府”,有人想问,却被一旁的人扯住了。观言自然注意到这些小动作,不过他也不打算说破。若是有人背后嘀咕徐京墨,只能说是忘恩负义。
观言将他们安置好以后便离去,王大福问“你刚才干嘛不让我问?”
“你是不是傻,徐大人入赘南宫家,徐府不就是南宫府吗?”刘全兴没好气地反问。
他看有些人脸上表情不对,冷哼一声,“没有徐大人,我等哪有机会来参加院试,别读书读傻了脑子,分不清好快。做人,要讲良心!”
一席话,让几个人羞愧不已,是他们着相了。
王大福没有看不起徐京墨的意思,只是这人骨子里有点大男子主义,“我可不是这个意思,但是出嫁从夫……”
话还没说完,就被刘全兴捂住嘴巴,“你可闭嘴吧,住人家的房子、吃人家的饭菜,还要编排人家,你这是不是找打?南宫行首是出了名的儒商,你凭什么说人家,你想想你家的地、你家的粮食 !”
第93章 开蒙
王大福一想,也没底气再说什么了。读书人可不能像市井无赖那样,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
牛多粮才不在意这是徐府还是南宫府,“你们刚才有注意到街边的样子吗?”
府城的大街小巷都很热闹,卖东西的铺子,吃放的餐馆,络绎不绝的人群。牛多粮向往这样的地方,热闹,有生气,他一点都不想守着一亩三分地过完这辈子。
“等咱们考完了再出去逛逛,我爹临行前给我塞了二两银子,也不知道够不够给家里人买点礼物。”
他们十三个人,家里情况都差不多,都是泥腿子的家庭,全家掏空所有口袋也就能凑出来几两银子。能读书已经是意外之喜了,只希望这次能考中秀才,让家里人高兴高兴。
朝廷免税三年,以后肯定还是要收税的,若是考中秀才,就能得到些免税的额度,对他们这样的家庭来说,那就很宝贵了。
余下几天,观言每天来给他们送饭,也不打扰他们看书,只是看谁缺笔少纸就给补上。大家都把这份好记在心里,雪中送炭的恩情,没人会忘记。
初试那天,观言一脸轻松地将他们送进考院。
王大福很紧张,看他这么轻松的样子,便问道,“徐大人以前考试会紧张吗?”
“爷考中秀才时不过九岁,之后考试,我都在他身边,从未见他紧张。几位夫子都同意你们来考,一定是因为他们觉得你们有资格一试。”观言并不觉得他们都能考中,但是只要考中两三个就证明官学没有白费。
可听了这话的众人,就不这样想了,他们是被认可的、有本事参加院试的人。一股莫名的信心油然而生,他们可以怀疑自己,但是决不能怀疑徐大人和夫子们。
初试很快就过去了,考完之后走出考场,只觉得脚步有些虚浮,他们一早就约好,不对答案免得影响心态。回去南宫府,简单梳洗后就睡下了。
观言让府里的小厮去盯着放榜,他则是在府里照看众人。初试的结果好的出人预料,只有一个人没能通过初试。不是别人,正是牛多粮,他苦笑着说,“是我的问题,这两天有些静不下心来。”
看过了繁华的府城,就总是惦记这份繁华。所以他笔下的文字也就飘了起来,心思不在卷子上,落榜也不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