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赘婿科举路(217)

作者: 子非陌 阅读记录

观言信吗,自是不信的,但是这也许就是最好的处理办法,不能因为一个不知道好歹的东西影响徐京墨的官声。“原来如此,不过日后不可如此,买太多盐容易引起误会的。”

“我省的了,您放心。”

观言离开后,那些学子都对他怒目而视,“你最好知道轻重,今年的腌菜可不能少了。”

牛多粮木木地点点头,两百斤盐拿去做腌菜,能做两千多斤呢,他这次回去肯定要被他爹揍,但是总好过丢了功名。

第二天,大家都聚集在一起,等着最后的结果,如果不是昨天的事情,他们本来想一起去等放榜的。但是,出来昨天的事情,有些人的脸上藏不住的焦虑,最好还是在府里等吧。

观言早就打发了府里的小厮去等放榜,若是没有意外,总该有几个能考中秀才的,明日他们就可以返回渔阳去了。

等了不多时,小厮就喜笑颜开的回来报喜了。渔阳十二人参加复试,五人考中秀才!

虽说秀才算不得什么了不起的功名,但是渔阳这里可是有近十年没有出过秀才了,如今一下出了五个秀才。观言也一直在等,幸好这些人没有浪费他家少爷的心血。

“恭喜几位秀才公,祝各位早日金榜题名。”哪怕只是考到举人也是有机会为官的。

没考中的都在向考中的道喜,虽然在笑,但是脸上的失落却怎么样也掩盖不掉。不过他们也知道,科举从来不是一蹴而就,君不见多少白发苍苍的老人依旧出现在考院之中。

九州的学政范大人,看着这次的考中的名单,渔阳一跃成为九州考中人数第三的地方。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要知道这里以前可是没什么读书人的。

师爷看他一副思索的样子,便开口道,“您何不去趟渔阳看看,吕大人甚至将嫡长子安排去了那位徐大人身边。”

吕大人可不是个结党营私之辈,能让他这么安排,只能说明他非常欣赏徐京墨。范学政想到徐天赐,心中一叹,“你说的对,百闻不如一见,我是该去看看。”

翌日大清早,渔阳的人就出发了,此刻说是归心如箭也不夸张。

回到府里,观言就先去找徐京墨说了牛多粮私带一引食盐回来的事情。

“爷,这人到了府城就被迷花了双眼,心思都不在院试了,落榜也不奇怪。”

“无妨,官学有进亦有退。机会给了,能不能抓住是他的事情,不必在意。这次你跟着去,可有发现好苗子?”

观言倒真的发现了一个,“有个叫刘全兴的学子看起来还不错。”为人机敏,知道轻重,有处事的本事。

“他考中了吗?”徐京墨不介意对有本事的人倾注些资源。

“中了,刘全兴也是二兴村的,家里情况似乎一般,衣裳虽然整洁却也已经洗的发白。”观言见过他带着那些笔墨纸砚,能用,但是也只是能用。

徐京墨让观言取了五十两银子出来,给他们几个考中的一人送了十两,刘民还额外得到了几本书。不过他也没有声张,只是默默记下徐京墨这份好意。

他以前很厌恶渔阳,现在却因为徐京墨喜欢上了这个地方,这里是一个有希望的地方。

比起其他家里的欢呼雀跃,牛多粮家里可就是另一番景象了。

牛多粮给他爹说了他干的好事,气的他爹第一次抄起棍子揍他。“老子让你读书,结果你就读到钱眼里了?去府城考试只有你一个没有进复试,怎的,想赚银子?你看看你干的蠢事,万一观老爷不肯带你回来,你要怎么办?”

“爹,我知道错了。”

“你知道个屁,每个村能送去官学的人都是有数的,别以为你是村长的儿子有多了不起!你这次没考上,最多还有一次机会,再考不上,你就回家种地吧。”

牛村长是个明白人,这一引盐他们家留下吃用的,剩下的都要拿去做腌菜,腌菜能吃能卖肯定亏不了,但是儿子的前程就不好说了。他想了想自己其他的儿子,也许只能指望小儿子有读书天分了。

改换门庭是他的梦想,以前吃过的苦不就是因为他们赤脚老百姓吗。

牛村长带着儿子赶去渔阳,找徐京墨去请罪了。见到徐京墨,他就压着儿子一起跪了下来,“徐大人,我这个不成器的儿子辜负您的大恩大德,是我教子无方。”

徐京墨让观言将牛村长扶了起来,却没有让牛多粮起来,“牛村长,此事不必再提,不过今年的腌菜可不能少了。二兴村如今的风气比以往好了许多,这都有赖于你的费心,本官也愿意再给他一次机会,但是机会只有一次。”

牛多粮不敢多话,老老实实地跪着,他还能在官学再读三年,下次一定要考上秀才才是。

等送走了父子二人,观言不解地问,“爷为什么还要给他机会?”

“牛村长还是不错的,不必因为他儿子牵连他。多读三年,也许能让牛多粮想明白他究竟要什么。”徐京墨不觉得读书是唯一的出路,牛多粮的性子也未必适合仕途,反倒是更适合经商一途。

要用人就要给人好处,不然独木难行。抓大放小,方为上策。

渔阳出了五个秀才,这可是大喜事,几个村都在办宴席,三天三夜的流水席好不热闹。没出秀才的村子都是眼巴巴地望着,村里的的老人这会儿也顾不上疼爱小辈了,一个个都是拎着棍子喊自己儿孙好好读书。

范学政来的时候就看到这样的景象,“渔阳这地方倒是稀奇,劝学的氛围如此浓郁,当真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