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赘婿科举路(220)

作者: 子非陌 阅读记录

“小姐,徐大人一切安好,但是姑爷的一个学生遇到了点麻烦。”

“谁?”

“尹琪。”

南宫云辞对他隐约有点印象,但是算不得熟悉,只记得他出自官宦人家。等徐京墨回来,她提起此事,才知道尹琪的遭遇与徐京墨有几分相似。

尹琪的母亲出自临安的书香世家,可惜男儿多薄性,他父亲虽是受了他外祖家的资助才能考完科举,但是等他父亲当官以后,却忘了昔日的旧人,满心满意都是后来的“红颜知己”。

他父亲乃是临安通判,官居正六品。尹通判被御史参了一本,盖因他贪赃枉法、颠倒黑白祸害一方。原本此事与尹琪无关,哪想到他父亲居然攀咬于他。

“我本以为尹琪会大义灭亲举证其父的罪行,没想到却是他父亲去胡乱攀咬。”徐京墨并不担心尹琪会真的出事,他对自己的学生有信心,只是此事多少会影响他的仕途。

不过尹通判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你可要找温阁老或者舅舅帮忙看护他一二。”

徐京墨听妻子这么一说,心里有了些许猜测。“他是被冤枉的,刑部自会还他公道,我去插手反倒不美。”

若是齐承帝对徐家往事有其他想法,说不定他插手会起了反作用。

京都的情况,与徐京墨所猜测的大致无二。尹通判的案子由刑部接手,刘民意也参与其中。他与尹琪本就是好友,比旁人更清楚内幕。

“他找你是为了保下他的好大儿?”

因为被攀咬,尹琪主动告病在家。刘民意马上要跟着上官去临安,临行前来与好友话别。

“你何必来这一趟,平白惹些非议。哎,如你所想,他想保住尹辉,但是我怎么可能为了他去求夫子?”

刘民意哼了一声,“你可别犯傻,好好在家修身养性吧,等我从临安回来,一切都会真相大白。”

“你倒是自信。”

“你真打算放过他?”

尹琪大笑起来,“看,连你都知道我会怎么做,偏那个人自以为是,还以为我与他有什么夫子情,与尹辉有什么兄弟情。”

尹琪的母亲是郁郁寡欢而死,一切都是因为他那位忘恩负义的父亲。

“别笑了,你笑的比哭还难听。”刘民意喝了一口酒,“以后都会好起来的。”

“他书房里的书架上能看到几个抽屉,别犹豫完完全全的扯出来,就会找到你们要的东西。”那抽屉比正常的抽屉的短一些,但是不注意就会被忽略,藏在抽屉最深处的便是尹通判受贿的账本。

刘民意是带着尹琪的信离开的,那信是他写给亡母的。他答应他会替他去看看他母亲,总要让她知道自己的儿子长进了,如今过的很好,也要让她知道负心人终有恶报。

自打徐京墨对京都的局势有了些猜测,他就有意的减少了自己的差事。渔阳已经一切步入正轨,只要没有什么外力破坏,这里一定会日新月貌。

许是师徒心有灵犀,他收到了温阁老的信,一封信通篇看下来,就是一个字“静”。何谓静,是耐心等待,也是静观其变。

静了不到两个月,临安的案子就有了结果。尹通判贪赃枉法一案证据确凿,就地罢官,等到秋后问斩,尹家的其他人则是流放去高城。

刘民意去祭拜尹琪的母亲时,意外的发现墓地很是整洁,似乎有人常来看护。他将尹琪的信烧祭在他母亲墓前,又将提前备好的桂花酿和核桃糕依次摆好,这都是尹琪交代他的。

信件烧成灰烬后,他准备离开时遇到了一个中年男子,眉眼与尹琪很是相似。

“你是尹琪的好友吧?”

问话的中年人见他不回答,也不在意,自顾自地说,“劳您转告他,不必再回来,姐姐的墓地我会看护好的。”

刘民意这才知道他是谁,人死不能复生,说再多都是枉然,“话我会带到。”

尹琪都不在意的外家,他又岂会在意。

临安的贪污案只是个起始,齐承帝让刑部与督察院一道清查各地吏制,对贪赃枉法的官员从重处罚。不少齐武帝年间提拔的官员都被查出了问题,齐承帝没有再手下留情。

许多人都发现,越来越多的年轻官员被提拔了起来,从蒙荫到考核,再到如今的官员更换,似乎都与当年徐京墨的殿试答卷脱不了关系。徐京墨已经在渔阳呆到第五年了,再过一年就是吏部的考核周年,届时他会被调回京都吗?

齐承帝与太子在御书房下棋,“你如何看徐京墨?”

“父皇,儿臣以为小徐大人是个能臣。”太子看的明白他父皇虽然非常欣赏徐京墨,却没有立马将他调回京都的打算。

“徐家能人辈出,徐京墨算是其中翘楚。”徐七郎又能耐,但是因为当年的旧事,他与朝中其他官员大多不亲近,勉强算是孤臣。

而徐京墨不同,他阴差阳错在崇山书院任教,偏还遇到了不少好苗子,加上他自己的至交好友,可以说朝廷上下都有熟识。不仅如此,朝上四位阁老温阁老、徐阁老、沈阁老、赵阁老,两位阁老与徐京墨沾亲带故。

若是现在就招徐京墨回来,他担心日后徐京墨势力过大。

太子被齐承帝带着身边教导,一点就通,“您是想等温阁老致仕?”

“是也不是,再说吧。”他还有些拿不定主意。坐上那把椅子,许多事情就会身不由己,他知道他的一些做法会让人觉得心寒,但是他能相信人性吗?

树欲静而风不止,田右都御史突然参了考功司郎中谢郎中一本。“陛下,微臣认为谢郎中徇私枉法虚报渔阳的官员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