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赘婿科举路(23)

作者: 子非陌 阅读记录

“亲家母独身一人在金陵,此事不妥。”徐京墨是个孝顺的孩子,如何安置他母亲显得尤为重要。

“此事不难,一并去临安便是。徐京墨这次考了秀才以后,要等三年才会再考乡试。”这入赘的事情是纸包不住火的,与其留在这里承受流言蜚语,不如换个地方安心做学问。

江晚清觉得是这个理,“府上周边可有合适的宅子?”

南宫君烨想了想,倒还真有一个,不过不算很大,是个三进的四合院,“有个小宅子,算是与我们比邻而居。”

“那这聘礼就加上在这宅子,旁的不如多些书卷、银子?”读书人的书可永远不嫌多,多些银子也好让他们母子的生活得体些。堂堂徐家嫡女如今却要亲手操持生计,怎能不让人唏嘘。

“也可,我们先去拜会一下徐娘子,这礼不可废。”

夫妻二人备下这见面礼就去了徐家。

到徐家时,来开门的却是徐娘子,而不是徐京墨。他们选今日来,也是打听过今日是府学的旬休,难道徐京墨出门儿了吗?来都来了,自然没道理掉头回府,夫妻二人自报家门,徐子凌一听就明白是什么事情,请他们进来说话。

夫妻二人走到院子里,却见徐京墨在院子里劈柴,看他一头的汗,应该干了有一会儿了。

徐京墨看到南宫君烨二人,站起身来,行了礼,“小子见过伯父、伯母。”

江晚清看着这样的徐京墨,心里反倒是更踏实,“大热天的别中暑了,你做做就歇歇。”

“小子省的,马上就好了。”

徐家母子住的这小宅子虽然很小,但是收拾的很整洁。徐子凌进屋后给倒了两杯玉米须茶,“家里没什么能待客的茶叶,这是京墨琢磨出来的饮子,味道还不错,黄郎中也看过,说是常喝对身体有益处,你们尝尝看。”

这玉米须茶就是用玉米须、苦荞、栀子和玉米颗粒煮成的茶,放凉后随时取用。

江晚清就着那股玉米的清香喝了一口,口感回甘,虽然不似茶水,但是别有一番滋味儿。“这孩子倒是有些巧思,玉米须居然也能制成饮子。”

“京墨不喜欢喝白水,就时常琢磨些法子来换个口味。”

两家父母一边寒暄,一边谈了这对小儿女的婚事。徐子凌看着手上的礼单,这东西都是他们需要的,大概也是为了考虑京墨的面子,没有弄些大件,反倒是都换成了银子和契子。

江晚清也是为人母的,她自然明白徐子凌的纠结,“徐姐姐,我与夫君商议过,日后若是一切都平定了,这入赘之事可以随时作罢,至于他们的孩子,姓氏轮着来就好。”

入赘的方式不止一种,有的是永远入赘,有的是有时限的入赘,后者多是有特殊原因,一般双方约好,待到多少年后,去官府撤销那入赘的文书,夫妻二人若是没有和离就当是寻常夫妻那样。

徐子凌自然明白他们的好意,儿子也与她说过这事,“姓氏不重要,只要他们好好的就好,是我对不起京墨,也谢谢你们愿意冒着风险接纳他。”

她其实有些犹豫的是要不要随着京墨去临安,不是金陵有什么值得她留恋的,只是她怕自己去了影响儿子。

徐京墨根本不急着进屋,他不慌不忙地劈完柴,又回到自己的屋里擦洗一番,换了身衣服,才往正堂走去。等他过去,这婚事都谈的七七八八了。

江晚清现在看徐京墨,就是哪哪顺眼,南宫君烨则不然,属于在很满意和很不满意之间反复横跳。

“京墨,院试在即,我们与你母亲商议,后日就去官府立文书。”

“有劳伯父。”

徐京墨和南宫云辞波澜壮阔的一生,就在这个不起眼的小院中开始了。

夜里,徐京墨问母亲,“母亲,白日里,可是有什么不妥?”他看见母亲眉眼间有些愁绪,但是表情又不像是被为难了。

“南宫家确实是个好人家,只是母亲是不是留在金陵会更好一些,你小舅舅也不知会不会来寻我们。”

这后半句明显就是托词了,徐京墨明白母亲这是在为他考虑,怕他为难,“母亲,小舅舅不会来的。”

任谁都清楚,这里有着天罗地网在等他。

徐子凌知道瞒不过儿子,“女儿嫁人都没道理带着寡母的。”

这话里话外的,全当宗政傅宽是个死人。徐景墨心下好笑,不过这种父亲有或者没有确实没什么区别,甚至没有会更好一些。

“谁让我是个有本事的上门女婿呢,母亲,您若在金陵,那么那位就有了拿捏我的筹码。”徐京墨打趣自己,他确实不在意这赘婿的名头,和母亲一起搬去临安,能少了不少的烦恼,何乐而不为。

第15章 恶毒的宣平侯

宗政傅宽知道徐京墨入赘商户后,当即怒不可遏,在他看来,他可以不要这个不听话的儿子,但是这个不孝子必须要认他这个父亲。越想越气的他,一刻也等不了了,当即出门去府学门口堵那不孝子。

徐京墨从府学出来就看了他,这怒目横眉的看样子是专门在等他,稍一琢磨,大抵也能猜出是他是来干嘛的。徐京墨想都不想,转身就走。

“站住,逆子。”

逆子?当他那断亲白签的吗。

宗政傅宽看徐京墨压根儿不理他,更气了,让家丁上前拦住他。

“光天化日之下,不知道侯爷此举是何意?学生并无银钱傍身,若是要银子,侯爷恐怕找错人了。”

宗政傅宽听他说完,脸都黑了,忍无可忍,亲自动手,拉着他走去一旁的巷道里,“你还要脸不要脸,居然去给商户做上门女婿?”